楼兰汉文简纸文书中的简化字形
2018-05-09路志英
路志英
(中国人民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2)
简化现象是汉字学一直关注的问题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出土材料为基础的简化字形研究进一步成为热点。学者李乐毅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80%的简化字形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1]李水等人在对张书岩《简化字溯源》一书中字头和偏旁统计的基础上,发现其中共有源自秦汉的简化字形83字,占全部简化字形的16.4%,完全同形者66字。部分简化字形见于出土材料居延汉简、敦煌汉简、银雀山汉简、武威汉简等。[2]简牍文字为日常书写文字,其价值应当高于铭刻文字。
楼兰汉文简纸文书中的简化字形记录并保存了魏晋时期汉字具体状况和简化的过程,本文在建立《楼兰汉文简纸文书字形全编》的基础上通过对楼兰简纸中简化字形的研究,可以查明简化字形在魏晋时期的断代情况,有助于厘清汉字演变的脉络。
从出土楼兰简纸来看,为了书写便捷,文字有形体减省的需求,这就形成了简化的趋势,在楼兰汉文简纸文书中,共有简化偏旁3种,简化字形33种。
一 可类推的简化偏旁
汉字可以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合体字的基本的构形元素可以称之为偏旁,之所以名之为偏旁是因为这些构形元素位于字的一侧,是整字的下一级概念,例如我们平时所说的竖心旁“忄”、国字框“囗”等,偏旁直接与意义或者声音关联,故此不再做进一步解析拆分,不能像构件那样逐层拆分到底部。偏旁由构件或者构件组合体而来,与构件关系密切,但偏旁隶属于汉字构字学范畴,构件隶属于汉字构形学范畴。草书的快捷书写使得构件向偏旁转换。在构件转换为偏旁的过程中,一方面根据空间大小对笔程作了调整;一方面对笔形作了改造,使之更符合书写的生理习惯,书写速度更快;另一方面,对相邻的笔画组合根据书写快捷的需要进行重新整合。从出土材料来看,从构件向偏旁演变的重要时期萌芽于三国甚至更早的汉时的手写俗体,探索酝酿于楼兰简纸所处的魏晋时期,至南北朝时期,这种演变还未完成。*本文中所引用汉代手写字形全部引自吉林大学白海燕博士学位论文《居延汉简文字编》(2014年);东汉石刻字形全部引自中国人民大学史晓曦硕士学位论文《东汉石刻文字编及相关问题研究》(2012年);三国字形全部引自中国人民大学张翔硕士学位论文《走马楼三国吴简文字编及相关问题研究》(2012年)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刘玥博士学位论文《三国吴简文字系统研究》(2014年);魏晋南北朝石刻字形全部引自中国人民大学张颖慧博士学位论文《魏晋南北朝石刻文字研究》(2012年)。
楼兰简纸中简化的偏旁如下:
1. 讠
2. 饣
3. 贝
二 简化字形
1. 盖
“蓋”,《说文·艸部》:“盖,苫也,从艸,盇声。”在东汉石刻中已经出现简化倾向,并有部分字形已经形成简化形体“盖”,如(曹全碑),(鲜于璜碑),从图片中可以看出简化“盖”的上部当是盇的上部构件的笔画改写并与艹重新组合规划而来。楼兰汉文简纸文书中已经全部呈现为简化形体“盖”,如,(马纸180)、(沙纸925)。
2. 单
3. 丧
4. 诸、许、谈、谌、说、计
5. 为
6. 将
7. 会
8. 来
9. 麦
10. 楼
11. 乐
12. 东
13. 员、贷、负、责、贾、赀
14. 写
15. 见
16. 长
17. 烧
18. 发
19. 断
20. 随
21. 乱
22. 辞
23. 张
三 楼兰简纸简化字形来源及成因
从全部楼兰简纸中简化字形及源流来看,其来源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前代简化字形的继承,部分简化字形在东汉石刻中已有呈现,如乱、辞、随、麦、将、盖等,探其原因,当是继承自比东汉更早时代的文字。楼兰简纸中保留了这类简化字形且在后代得以继续流传。
第二类是只在楼兰简纸中出现的简化字形。查其字体,多为草书,如张、乐、东等字,这类简化字形不见于同期的魏晋石刻及略后的南北朝石刻,是否得以存留需进一步稽考查证魏晋以后的手写材料。
第三类,偏旁简化而类化的简化字形在楼兰简纸中也有出现,如“貝”→“贝”而形成的简化字形“员”“贷”“负”“责”“贾”“赀”等。
关于简化字形,多数研究中将其表述为草书的楷化结果,楼兰简纸中的简化字形为我们补充完整了简化的轨迹。从楼兰简纸中的简化字及其源流可知在楷书出现以前已有部分简化字形存在,将简化字来源简单归纳为草书楷化并不完全准确。简化字形的本质是汉字发展和自我规整的,简化字的真正来源应当是正体对变异形体的规整,草书楷化只是规整手法之一,因此,草书楷化而来的简化字只是简化字形来源之一,而对前代字体的承袭改造也是简化字的来源。
简化字是字形为了书写便捷而自我调整的结果,这种简化调整时期不局限于楷书的形成过程中,而是在楷书以前就有,简化的路径是:草写→规整→简化。楼兰简纸中简化字的存在说明形体的简化是汉字发展的需求之一,汉字简化形体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楼兰以前的汉代。王宁先生认为:“汉字史不是个体字符演变情况的简单相加,仅仅探讨汉字个体字符的形体变化不能称作汉字史。只有在弄清个体字符形体变化的基础上,考察出汉字构形系统的总体演变规律,并且对这种演变的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做出符合历史的解释,才能称为汉字史。”[3]简化字形作为汉字发展史中的一环不应被忽视,在断代研究的基础上搜集出全部的简化字形进行历时研究是对汉字发展史的一种补充。
参考文献:
[1]李乐毅.简化字源[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
[2]李 水,李凤兰,李媚乐.始见于秦汉时期的现行简化字溯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4-116.
[3]王 宁.汉字构形学讲座[M].台北:三民书局,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