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三英语第二轮复习课堂知识的延续性
2018-05-07陈景霞
【摘要】高三英语第二轮复习的过程中,大量的练习与讲解下,如果在课后能够更好的复习和回忆课堂知识,让学生在课堂后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也是巩固和复习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在此就高三第二轮复习如何保持学习的持续性及如何设置帮助学生有效掌握课堂知识的延续性练习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三英语;第二轮复习;延续性学习;小组活动
【作者简介】陈景霞,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
一、引言
学生听课属于被动行为,无论在听课的过程多么认真,但毕竟是外语,没有运用的语境,导致学生無法更好地回忆与复习课堂知识;并且也更难进一步对知识的延展。因此,作为一线的高三英语教师,经常会在办公室听到英语教师的抱怨:“这个知识点已经讲解了几十遍了,学生依然无法理解与掌握,现在的学生真的很难教”;“学生整个晚上都没有碰过英语书,作业未能及时完成。”等等。也会听到学生的声音:“我不知道英语应该复习什么,练习做了那么多,为何成绩不见提高?”
究其以上抱怨声音的原因,其中之一原因是现在市面上所出售的课堂辅导资料大多都是互相抄袭,无法体现层次练习的要求。但是笔者认为造成这些现象更主要和更深层的原因是很多英语教师并没有充分利用好课堂知识的延续性,没有很好的利用课后时间及时对课堂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练习。
二、如何设置延续性练习
1.设置基础性练习。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Lev Vygotsky,1896—1934)在他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中把学生的发展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因此,设置延续性练习时,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重视基础;同时又要为学生提供略带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区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所以布置延续性练习时内容要重视基础和提高,即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笔者认为知识的延续性学习主要是针对课堂学习的知识,必须保证10-20分钟再接触当天的教学内容。
2.开放性和研究性——学生自主出题。《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去决定,去思考,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实践,去应用。因此,课后的延续性练习的内容要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让学生真正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创造性地去学习。
3.可重复性。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总在一些题目反复出错。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发现一种现象,在所任教班级中超过30%的学生出错的题目,在接下来的练习或者考试中,依然此类题会出现同样的错误。因此,往往在设置基础的延续性练习时很多时候是从学生的错题中摘抄出这些练习,所以学生的小组活动中出题就有了依据,也就是平时测试与考试的题目要进行复习并找出错的题,在出延续性学习的题目时就可以参考,那么学生可以进行有效地复习。在很多时候,学生在复习是比较盲目的,会的题目不断在重复,而不会的还是不会,所以重复性地出一些学生常错题目,并且是通过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研究后出的题目,对大脑的刺激就更加地大,记忆和思考的量也会加大。
三、不同题型课堂知识的延续性练习的设置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高三英语第二轮复习更注重的是题型的专项训练,而专项题型训练也是需要在课堂练习后继续延伸知识,强化训练。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高中英语学习的突破的困难就是语言障碍。学生无法很好掌握单词意思,构成理解上的困难。所以利用以小组活动为形式,保证每天都进行知识的延续性学习,在小组这个小集体中互相互助的潜移默化地掌握单词意思,巩固课堂知识是一种很好的方式。现在针对不同的题型,笔者在教学当中应用的一些延续课堂知识的做法。
完形填空延续性学习。完形填空的特点:现行全国I卷高中的完形填空试题是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把握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去选择恰当的选项。因此,情景意义型的命题形式是完形填空试题自身的内在要求。同时,它也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语言测试题,是一种高难度的障碍性阅读题。而阅读的障碍在于单词,完形填空一般不考超纲的单词,但也会有由考纲词汇的词根派生出来的新词。针对考题特点,延续性练习需要加强学生的派生词练习和一词多义的掌握。小组会在课后中需要在每次完形填空练习后对题目中所出现的派生词与一次多义进行练习,平时进行多积累。
四、结语
高中英语学习的过程,其实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而这种兴趣的培养与保持,笔者认为需要充分创设语境,让学生参与、体会,并延续地接触英语相关方面的知识,有利于保持学习的连贯性与知识的全面性,尤其是在高三紧张的第二轮复习中,小组活动集体参与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发现薄弱的问题,而不是更多在重复已经懂和会了的题目,能够更有效地复习课堂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彭立波.新课程下英语词汇教学的认识[OL].http://www.9116998.cn/jxlw/ShowArticle.asp?ArticleID=60&Page;=1.
[2]黄文源.英语新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冯忠良,伍新春.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