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角色探究
2018-05-07王淳
王淳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外语教师能否成为学生的“朋友”这一话题入手,结合实例深入地分析了外语教学尤其是小语种教学的特殊性,揭示了一些课堂定律,从而提出既不要做“朋友”也不要做领导,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并针对该角色提出了笔者的一些建议,该文立题切合教学实际,对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语种教学;朋友关系;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G645.1;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20-01
当今时代,随着国际间日益频繁的交流与合作,应用外语进行交流与翻译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英语是国际的通用语言,每个孩子从幼儿园甚至早教阶段就开始学习它;而其他相对小众的语种(如法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在这里简称为小语种。)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他们越来越多地在高校里选择小语种专业,因此,关于如何进行小语种课堂教学话题的讨论一直在持续。许多年轻的高校外语教师为了达到课堂气氛的融洽,常会希望跟学生做朋友,和学生“打成一片”。然而,高校外语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成为学生的“朋友”吗?
一、高校外语教师教学的特殊性
在高校里,外语的教学有它自身的特点。这里主要谈一下小语种教学,大多是从零开始的,也就是从字母、简单的单词、音标、发音和语音规则学起,然后便加入单词、课文的背诵,语法的系统学习,当学生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语言基础,教师才开始利用该语言教授相关的文化、文学等领域的内容。
实际上,对于把这些语种作为母语的人来说,他们都是从孩提时代开始学习的,起初的学习往往都是以模仿为主,然后,在生活当中受到不断的重复与反复,逐渐由发音到吐字再到联句,从而实现交流的目的。然而,对于生活在其他语言环境的人来说,外语的学习只能依靠不断的记忆和背诵来实现,显然,这个过程无疑是枯燥无味的,是需要学生不断地刻苦努力学习的。
因此,在起初的课堂教学中,外语教师需要督促学生,通过小测、听写、对话等多种方式实现语言的记忆和背诵的目的,之后,为了让专业学生通过专业四级、专业八级、出国语言考试等考试,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做大量的习题练习,这样看来则有些应试教育的意味了。可见,为了教学的持续进行,外语教师需要每天要求学生早读、晚读,进行定期口笔试,口中总要喊着“背、背、背”,这跟许多外行眼中的高校教师的形象就有些不符了,这也是外语教学的特殊性所在。
二、“朋友”一詞的定义
在这样枯燥的语言学习中,学生不免会出现不良情绪、抵触心理和表现,青年教师为了可以缓解师生间的紧张关系,缓和课堂气氛,往往会试图去以朋友的姿态来与学生交流,那么,这样真的有利于课堂教学吗?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朋友”的定义。
在《新编汉语词典》中,“朋友”一词的解释有三点:1.指彼此了解有交情的人;2.指恋爱的对象;3.对初次见面的人的尊重客气的称呼。 在百度百科里的定义为朋友(友情)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由双方都认可的认知模式联系在一起的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的相互尊重、相互分享美好事物、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自觉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的人及其持久的关系,其最高境界是知己。
三、高校外语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
从这两种解释来看作为“朋友”的前提条件是有交情,并由双方都认可的认知模式联系在一起的关系。那么高校外语教师在课堂上能否与学生做“朋友”?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从“朋友”的定义来看,师生双方需要都认可一定的认知模式,笔者认为在课堂上这是很难达到的,因为教师一个人需要与一个班级的学生达成认知一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朋友”这个定义的基础都不存在,其他的相互尊重等关系就更无从谈起了。那既然无法做“朋友”这个角色,高校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充当怎样的角色呢?其实角色的扮演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实现课堂的有效管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课堂管理的几条定律:1.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这是维持正常教学的根本;2.破窗效应: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在课堂上,如果有一个学生出现了影响课堂秩序的行为,如打电话、大声喧哗、无故大笑等,那么便会诱使其他学生出现类似行为;3.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在课堂上也会经常出现,当教师布置作业或提出问题时,如果学生一次没有完成或无法回答,那么也许就会导致他以后都不会完成,甚至认为作业或者问题很难而止步不前。由于字数的限制,笔者在此仅列出这三条。既然课堂教学会存在这样的问题,那么教师应如何解决呢?这便引出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当的角色:引导者。外语教师应为引导者,指引课堂的走向,予以学生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教学相长,而既不要做“朋友”,也不要做领导者,做朋友需要与迎合学生的认知观,容易产生登门槛效应,而领导者,存在等级因素的要求和压力必然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学生似水,抓的越紧反倒后退得越快,而建渠自然可引水过。
四、结论
从以上的论述及分析看来,高校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那么如何扮演好这个角色,从而进行良好的教学?在此,笔者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供参考:1.应了解一些课堂定律,从而更好的管理课堂;2.在教学前就要制定一些课堂守则,并要求必须执行,有赏有罚,绝无例外,避免破窗效应的产生;3.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和布置作业时,要全面考量学生的学习和知识接受能力,防止畏难情绪的产生,同时,可以由浅入深的设置问题和作业,使学生逐渐产生学习自信;4.不做课堂的绝对主体,只起引导作用,可以利用赏识教育和激励政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5.适时地树立榜样角色,榜样也是由引领作用的;6.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从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平等感,最终将偏离的观点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7.在课堂中引进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讨论、表演、游戏等。笔者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更好地发挥引导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新编汉语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https://baike.baidu.com/item/朋友/7128.
[3]https://wenku.baidu.com/view/f886f4c4a1c7aa00b42acb00.html.
[4]https://baike.baidu.com/item/登门坎效应?fromtitle=登门槛效应&fromid;=5027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