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基础教育中教师“蜗居课堂”的现象
2018-05-06周波
周波
摘 要: 基础教育中往往存在“蜗居课堂”的现象,教师把教育教学工作自我限制在课堂中,限定在教材中。“蜗居课堂”现象的形成,既有社会原因、教师原因又有职业原因。“蜗居课堂”现象与教育目标、教育教学过程、社会需求、学习者需求相冲突。应通过教师教育,加强与社會各行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合作,转变教育评价、学校管理,使基础教育跟上社会发展,将教育与学生的终身发展结合起来。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蜗居课堂 社会生活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几年前,对教师职业现状进行了一次调研,发现基础教育中往往存在“蜗居课堂”的现象。所谓“蜗居课堂”是指在基础教育中,教师把教育教学工作自我限制在课堂中,限定在教材中。这部分教师普遍热衷于教学工作——他们爱校如家,却独来独往极不合群;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却让学生厌烦;他们研读教材,却迷失在课程教学中;他们兢兢业业,却得不到社会认可……“蜗居课堂”的教师不会主动接触社会,习惯将课堂变为“战场”,把教材作为“武器”,向学生灌输“教学内容”,学生成为教师“射击”的“靶子”。
一、“蜗居课堂”现象的形成原因
1.社会原因
我们自古就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士大夫心态,当然也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是,这些都是围绕“仕”字展开的,分别针对“未入仕”、“入仕”和“出仕”而言。
“未入仕”者为入仕而“只读圣贤书”。(《增广贤文》为道家的儿童启蒙书,作者无考,恐怕就是“未入仕”者。)
“入仕”而不得志者才看重“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作者顾炎武,屡试不中,捐纳为国子监生。)
“出仕”者为宽心态才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孔氏之遗言,鲁国公沉溺于齐国设计的“美女计”而排挤孔子,孔子罢官周游列国。)
那么教师属于哪一类?当然是第一类,基础教育教师不仅自己而且要求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就是教师“蜗居课堂”的历史性因素。
2.教师原因
个人择业有三个关键因素,一是生活的经历,二是家庭的引导,导致第三个因素兴趣爱好。报考师范的学生一般在基础教育阶段受到过“老师”的特别优抚,或许还是“教师世家”出生,自小特别崇拜“老师”,对这个职业充满了憧憬(兴趣)。学生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就是“爱学生,上好课”,爱在哪里?在哪里上课?课堂。课堂是“重心”,课堂是“中心”。幼小的心灵中一旦诱发了对某一职业的第一印象,那么往往一生挥之不去。这也成为“蜗居课堂”的直接原因。
当然不否定有其他因素,例如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收入原因(八十年代末就有“提高教师地位,大幅度提高教师收入”的导向)、就业压力(直到世纪交叉时,师范生还是包分配的,没有就业压力)、入学压力(报考师范在同等条件可以下调录取分数线)、经济压力(特别是在五六十年代,师范生的生活补贴还是有很大诱惑力的),等等。概括地讲,基于种种原因,教师“爱岗敬业”、“从一而终”,一定程度上导致“蜗居课堂”现象的发生。
3.职业原因
对从事这份职业者的称谓有:教师、导师、老师。“师”是对从事高端专业工作者的职业认可,“老”是极度的尊称(现在有的教师自称“老师”,实在是不妥);“教师”是指职业的核心在于“教”——单向传授,“导师”又是指职业的核心在于“导”——单向引领。无论是“教”还是“导”,对教师职业的普遍观点就是单向“教导”。既然是单向的行为,教师就可以不经其他任何人的认可,选择最简捷的方式进行“教导”——“蜗居课堂”式教导。
不明确教师职前教育为什么只能蜗居在课堂中实施?不明确教师职后教育为什么只能蜗居在课堂实施?也就不明确教学工作为什么只能蜗居在课堂实施?不久前还有学者宣称“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现在想想教学的主阵地究竟在哪里?是在课堂吗?
总之,基础教育中“蜗居课堂”的教师离开了课堂,就没有了归属感、自信心、责任心、成就感。
二、“蜗居课堂”现象和教育发展的冲突
“蜗居课堂”和“职业倦怠”不同,部分教师即便蜗居在课堂里还是不知疲倦、无私奉献的,但离教育目标却渐行渐远,这比“职业倦怠”更可怕。
1.“蜗居课堂”和教育目标冲突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基础教育的教师还是“蜗居课堂”,那么试问:不深入社会只在课堂也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吗?
2.“蜗居课堂”和教育教学过程冲突
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提出“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作准备”,基础教育的教师务必将“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作准备”、“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作准备”和“为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发展作准备”放在同等地位看待,在三个准备的基础上实施课程教学改革。试问:“蜗居课堂”如何知晓社会生活之所需?“蜗居课堂”如何知晓高等教育之所需?“蜗居课堂”如何知晓职业教育之所需?“蜗居课堂”如何实施课程和教学的改革?
3.“蜗居课堂”和社会需求、学习者需求冲突
学习者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学有所长”是从学习者需求出发的“长”,“学以致用”是从社会需求出发的“用”。如果“学无所长”、“学不致用”,那么为什么还要学习?学生的长处不是看出来的,而是要在适当的社会环境下通过潜能的开发显现出来的;社会的需求不是写在课本上的,而是通过社会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发现的。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长”与“用”协调的过程。“蜗居课堂”如何发现“长”与“用”?如何协调“长”与“用”?
三、改变“蜗居课堂”现象的举措
1.寄希望于职后的教师教育
职后的教师教育必须有所动作。教师教育需要:
(1)和社会各行业(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金融贸易行业等)合作。为社会生活做准备就要和社会生活结合,“社会生活”不是简单的“洗洗涮涮”,而是学生“立身立命”之本。要通过教师教育让基础教育的教师明确:学生经历了基础教育,就该明确社会职业分类及其特点,并从中筛选与自身特质相符的可能的发展方向。基础教育的教师要具备“为学生的社会生活作准备”的所有相关知识。
(2)和高等院校(不是只指高等师范院校)合作。和高等教育合作的目的主要是让基础教育的教师了解“高等院校的专业分类和专业特点”。目前基础教育的教师一般是不清楚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他们的概念里专业就是学科。基础教育教师在指导学生专业选择的时候往往是凭空想象的。有些教师感觉不对,但也无计可施,只能先按照学生的可能考分选学校(不管这个学校的主体专业或专业强项在哪里),再按照学生可能的兴趣选专业(大致即可,关键是能进这个学校)。这样如何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作准备”?
(3)和职业院校(包括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应用型高等院校)合作。基础教育似乎先天就和这些院校有着“深仇大恨”。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可能就是出处。智能化时代,“劳力者”和“劳心者”已经很难划分了。特别是随着综合性院校的招生压缩,地方本科院校逐渐转型为应用型院校,高等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的深化,等等,以及“社会收入分配和劳动力价值高度离散”现象被纠正,学习者关注的不仅仅是学历层次,更关注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基础教育教师必须为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作准备”工作,教师教育必须和职业院校更多的合作。
2.寄希望于转变教育评价
目前评价一所学校的标准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影响力,二是学校升学率。为了达成这两个方面的成就,采用的方式:特色班招生、智能化建设、学习型师资。
首先是“特色班”招生的问题。决定了升学率的第一位因素是生源,教学是第二位的。几乎没有一所名校不是从“特色班”起家的。即使在同一所学校里,相同师资配备的情况下,“平行班”和“特色班”之间的升学率相差甚远。这充分说明多数的“名校”徒有其表,“名校”只是优等生的集聚效应而已。
其次是“智能化”建设的问题。高投入不一定有高回报,但要有高回报必须有高投入。这里的“高”不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例,而是绝对值。我们看一所“名校”往往只看绝对值而不看比例。有些“名校”的“智能化”投入是发达国家望尘莫及的,但“智能化”设备闲置或低效运作的比例极大。
最后是“学习型”师资问题。为办好一所“名校”,大量招聘了高学历的师资,但从目前调研看,高学历(现在基础教育博士不少,主要是学科类的博士,不是应用类和研究类的)的师资与办好一所学校没有必然关系。但“名校”为什么还是要聘用高学历师资呢?除了宣传之外,主要是因为这批教师大多是“学习型”的,即能够按照导师的引导,将学习成绩做得“出类拔萃”。
3.学校管理
是典型的“蜗居课堂”的教师爱校如家,却独来独往极不合群;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却让学生厌烦;他们研读教材,却迷失在课程教学中;他们兢兢业业,却得不到社会认可。可能“蜗居课堂”的教师一时会出好成绩,家长感激,学生感激,但10年、20年后呢?……
學校的管理要跟上社会发展,要将管理与学生的终身发展结合起来,而非贪图一时一事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杜红芳.浅论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2010(12).
[2]张智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J].中国成人教育,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