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策略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8-05-04顾一萱

校园英语·上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阅读策略渗透文本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薄弱的现状,通过分析阅读教学策略渗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堂教学实例,提出形成策略渗透模式,培养策略阅读意识;强化语境意識,培养预测能力;巧设问题,激活“思辨”意识等有效举措发展阅读思维能力,从而提升阅读兴趣和自信心。

【关键词】阅读策略;渗透;文本;思维

【作者简介】顾一萱,杭州市明珠实验学校。

阅读策略指阅读者在阅读活动中进行有效阅读和解决问题而采取的方式、技巧或行为。根据Oxford(1990)提出的学习策略系统理论表明,阅读策略是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认知策略包括总结、解释、预测、分析、使用上下文暗示等阅读策略;补偿策略则包括类推、阅读中猜测、查阅字典等阅读策略。心理学家和教育研究者开展了一系列阅读策略教学实验,结果证实:阅读策略的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孩子的阅读能力提升。这就是说,阅读策略的有效使用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和水平,增强学生英语学习和考试的自信心。因此,笔者所在的地区自2009年就开始转变阅读教学方式,注重在阅读教学中渗透阅读策略。然而,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不尽人意。主要体现在:阅读速度慢;文章中心大意概括能力薄弱;猜测词义脱离语境或望文生义;逻辑推理不严密,以想象代替,或以举例代替等。基于这种结果,笔者开始探索如何有效渗透的阅读策略,以提高阅读能力。

一、阅读课中阅读策略渗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长期的课堂观察和课堂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阅读策略渗透时存在以下问题。

1.重文本语言点,轻阅读理解。部分教师注重语言点讲解,忽略了系统的语篇分析、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因此,学生习惯了基础阶段词-句-语法-翻译-问答的初学模式,结果不仅阅读速度慢,而且不能把握文章的主要脉络,忽略了文章的整体理解,缺乏宏观的英语阅读能力。这样的授课模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得“见木不见林”,不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阅读模式教学,轻阅读策略指导。在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严格依照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模式构建教学内容,活动设计都有策略的提示,但缺乏对策略的指导,也忽略“归纳、推理、概括、评析”等深层次的问题的挖掘和处理。如教师在渗透略读这一策略,教师会在PPT上呈现,Skim the passage and find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在渗透跳读时,则呈现,Scan the passage and find the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笔者在课后随机采访了部分学生,问他们是否知道skimming 和 scanning的含义。学生均摇头说不知道。由于学生缺乏对这些策略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就谈不上使用这两种策略了。

3.重阅读策略指导,轻实战验证。有些英语教师为了让学生在阅读课中学习某个阅读策略而教策略,没有注意阅读策略与阅读过程的有机结合,使得整节课光为了学习某个阅读策略而设计。把一节课变为策略训练课,而不是阅读课。

还有些教师过分注重策略的渗透,往往把学生的阅读限定在自己的预设范围内,老师的设问指向性非常明确。如八年级Unit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授课老师为了渗透预测这一策略,要求学生根据图片和标题进行预测机器人的形状和功能。然后他用了十八分钟的时间,把阅读材料中介绍的机器人的形状和功能都罗列出来。笔者认为,教师完全可以在学生对本文的内容作出预测后,通过主动地阅读来验证自己的预测结果,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更高。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根据篇章特点,有效地渗透阅读策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形成较系统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

二、阅读课中阅读策略渗透的对策与建议

1.形成策略渗透模式,培养策略阅读意识。《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的阅读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课程标准对五级阅读教学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我们发现,这些阅读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猜测词义、预测、略读、寻读、细读等阅读策略获取文本信息。

实际上,我们所使用的《新目标英语》教材尤其侧重英语阅读策略的指导。八下是阅读策略实施的起步阶段,九年级则是逐步实施和深化阶段,所以教师要有步骤地做好全局的安排。在起步阶段,整理出哪些策略需要训练(如下表所示),并一一在阅读中实践策略。在深化阶段,教师要对阅读策略进行有意识的归纳和总结,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动化、无意识地运用阅读策略。

(1)直接渗透策略意识。正如刘兆义老师所言:学习策略的培养和训练一定要渗透在学生亲身参与、感受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保证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这些阅读策略并能够运用这些策略去解决阅读中碰到的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不同的策略,主次分明以实现教学目标。通常笔者先将新策略或频繁再现的策略确定为主策略,然后依照示范—演练—验证模式进行讲解。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和九年级中的每篇长阅读文章,都根据篇章特点提供了阅读策略(如上表所示),这是编者精心安排的,里面包含了编者的意图。我们应该把这个策略当作主策略,以示范—演练—验证的模式反复再现。即教师先做细致到位的指导和垂范,然后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了解该策略在阅读过程中的用法,并将这一策略有意识地运用到相类似的阅读材料中。例如,在八下Unit5 SectionB Reading 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这堂课中,主策略为“Reading the title and First Sentence”。为了讲解预测这一策略,在导入环节,笔者引入马航失联的一则新闻,引导学生根据标题和图片进行预测:What do you think this passage will be about?When did it happen?/ What was the date?在阅读前环节,笔者呈现文本图片和题目,让学生预测,How many events are there in this passage?What are the events?然后让学生在文本中寻找答案进行验证。然后,讲解这一阅读策略的运用技巧,即在根据标题和图片可以预测文本内容。而在解读Event1时,笔者提问,引导学生读the first sentence得出the main idea of Event1?然后让学生自己找the main idea of Event2,从而得出结论,We can possibly guess the main idea of a passage from the title and the first sentences. 在反复的示范—演练—验证中,学生学会了预测及通过读题目和首句归纳文本中心思想的策略。

(2)间接渗透策略意识。

实际上,每节阅读课都可能使用多种的阅读策略。经过总结发现,初中阶段常用的阅读策略有:Predicting by reading the title and picture(预测) ; Skimming for the main idea(略读); Scanning for the specific information(寻读); Reading carefully for the details(细读); Guessing the words meaning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猜词); Inferring by 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推断)等。因此,在阅读教学时,笔者将主策略和次策略综合应用于每堂课,形成常规的阅读策略渗透模式。尽管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对常规策略进行细致的示范指导,但由于这些策略的再现率比较高,学生在反复的阅读实践中,间接形成策略意识。

《新目标英语》教材每个单元包含一篇短阅读和一篇长阅读。每篇阅读可以按照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环节进行设计教学活动并渗透教学策略。阅读前,根据图片和题目预测文本的话题和内容。阅读中,通过略读,熟悉文本的体裁、框架及中心大意;通过寻读,寻找文本特定信息;通过细读,理解细节,积累语言知识。阅读后,通过归纳总结,生成新的语言知识。学生在完成设置的活动时,不知不觉掌握了一些阅读策略。

2.强化策略阅读实践,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1)强化语境意识,培养阅读预测能力。成功的阅读者不仅需要有必要的语言能力,还要有较高的预测能力、认知能力和语篇能力,预测能力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英语阅读文本的标题,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总结和浓缩。从标题中不仅能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也能预测文章的主题和大致框架,还能获得更多的文本潜含的信息。因此,在阅读前,学生应形成根据文章标题和图片预测文本主题、内容和结构的习惯。例如,在新目标英语八下Unit8SectionB Reading “A Country Music Song Changed Her Life Forever”授课时,笔者借助题目和图片的解读,通过设问“A good change or bad?Why?Whats the possible content of the passage?”,引導学生得出文本内容是“A Country Music Song Changed Sarah from bad to good.”的预测。又如,在新目标英语八下Unit10 Section B Reading “Hometown Feeling”授课时,笔者借助题目和图片的解读,引导学生得出文本主题是“change”的预测。

(2)激活“思辨”意识,发展阅读思维能力。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抽象到具体、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因此,教师设计阅读问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环环相扣,体现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和条理性,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化。按照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法,我们将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提的问题分为展示型问题、参阅型问题和评估型问题,思维活动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已能围绕略读、寻读、细读所设置的展示型问题,从而使学生了解文章脉络,初步获取文本事实信息。但这些展示型问题仍然停留在阅读理解的表层,无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性能力。因此,要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教师应结合文本并超越文本,设计参阅型问题和评估型问题,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第一,据“文”内化,巧设参阅型问题,拓展文本内涵。这就是说,在学生理解并获取文本事实信息之后,为了拓展文本内涵,教师可以针对文本结构、写作意图或文本中其他有价值的可以生发的关键点进行提问。(如下表所示)

由于这类问题在文本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作答时需在一定程度上参阅文本内容,同时结合已有的认知和经历,对文本信息进行提取、加工和运用,并且能够从文本中找到足够的信息来佐证答案。因此,为了回答这类问题,学生会不自觉地使用已学的策略:summarize,use previous knowledge等,从而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强化了学生归纳和推理的能力。

第二,借“文”发挥,巧设评估型问题,发展心智思维。这就是说,在学生准确获知文本内容、深入理解文本内涵之后,教师可以设计评估型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话题、内容、作者观点等行进一步深入思考。(如下表所示)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学生需要以文本为基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结合逻辑和情感得出综合性的评价和结论。通过反复讨论,学生逐渐形成思辨意识,深刻理解文本内容或作者观点,从而发展心智思维。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尤其喜欢借“题”发挥。以新目标英语8年级下Unit 7SectionA为例,标题Qomolangma-the Most Dangerous Mountain in the World?明明是陈述事实却使用问号,比较独特,耐人寻味。因此,在文本阅读完之后,笔者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Which title is the best?Why(Title1:Qomolangma—the most dangerous mountain.Title2:Qomolangma—the most dangerous mountain?)。学生分组讨论之后,呈现很多精彩的回答。例如“I think dream is the most dangerous mountain. When we want to achieve our dream,well be in face of difficulties.” 由此可见,通过讨论,学生激活了思辨意识,发展了独立思维能力。

三、实践阅读策略,激发兴趣和自信心

教师在阅读语篇教学中直接或间接地渗透阅读策略,学生已学会在阅读中有意无意地运用这些阅读策略。比如,在阅读理解练习中,要求学生选出最好的标题,学生会通过略读查找中心思想,然后进行比较和推断出答案。又如,词义猜测题,学生会根据上下文的阅读来猜测出正确的意思。在课外练习中运用阅读策略,不仅提高了学生做题的正确率,还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

当然,阅读策略的学习不仅是让学生能在题海中游刃有余,更是为了学生让能够运用阅读策略去挖掘文本内涵,欣赏文本的美感。所以,笔者认为,把阅读行为延伸到课外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课外阅读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落到实处。在教学之余,笔者选择一些不同体裁的美文,并适当地布置一些任务,例如,查字典,摘抄好词好句,写故事梗概等,督促学生或独立或合作完成。这些任务都需要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在课外阅读实践中,科学的运用阅读策略,不仅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取信息、提高兴趣,也能開阔学生的思维,提升阅读能力。

教学实践证实,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地渗透阅读策略能提高阅读水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形成策略阅读模式,培养学生策略意识,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强化语境意识,培养阅读预测能力;通过巧设问题,激活“思辨”意识,发展阅读思维能力,从而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英语八年级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Oxford(1990),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Newbury House 1990,18-151.

[4](美)Diane Lapp,(美)James Flood.吕良环.成功英语阅读策略[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5]夏光明.阅读教学中交互式教学方法的实践与反思[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8).

[6]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策略渗透的问题及对策.http://guxiangsheng.blog.163.com/blog/static/430737032009926106366/.

[7]初中英语阅读策略.http://www.doc88.com/p-773473645623.html.

猜你喜欢

阅读策略渗透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