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背景下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8-05-02顾晓琳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5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民办高校转型

顾晓琳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革和经济的转型发展,民办高校将面临转型的巨大挑战。作为民办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积极实现自我定位与转型,突破困境,采取多种途径进行转型,实现英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促进民办高校的顺利转型。

关键词:转型;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教师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5-0022-02

2014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倡导600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要率先实现转型,转向应用技术型和职业教育型高校。民办高校是地方本科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资源匮乏的有力补充,在转型的大背景下,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承担着艰巨而繁重的教学任务,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和针对发展现状的对策分析对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转型发展至关重要。

一、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现状

1.教育理念陈旧。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都受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仍然扮演着教学绝对权威的角色。这种教育理念不利于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模式的更新。面对民办高校转型的大背景,这种陈旧的教育理念已经不适应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转型发展,甚至使大学英语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和挫败感。

2.发展的时间和精力较少。民办高校因特殊的校情,大部分教師的授课工作量较大,行政事务较多,这在不同程度上牵扯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也不例外,在工作中,除常规教学工作外,他们需处理一些行政事务,还要应对学历的提高、职称的申报等压力,另外在生活中他们还有成家立业的压力。多方的压力使得民办高校的英语教师用于进行钻研书本、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时间和精力较少,致使民办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较低。

3.发展提高的方式和途径比较传统。民办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提高大多参照公办院校的模式,普遍采取的是校本培养和外出培训两种方式。这两种培养模式在某些情况下流于形式,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这两种发展提高的方式很难满足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与英语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相脱节。在转型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保证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英语的实践教学能力,所以教师发展提高的模式也应该进行转型。

二、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目标

1.形成“外语+专业”的发展格局。大学英语教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转型背景下对大学英语教学也产生了新的教学要求,基础英语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所以要求大学英语教师除了具有基础英语的教学能力外,还应懂得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满足个性化和多元化的需求,具备一定专业英语的培养能力。

2.提高自身专业实践能力。市场经济的转型发展要求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提高自身的英语实践能力,只有教师实践能力提升了,其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才会提升。民办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不能只顾书本教学,应该利用课余时间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提升自身的英语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将自身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3.转变课堂教学的角色。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绝对“权威”的角色,这种权威地位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另外,在转型的大趋势下,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模式的提出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大学英语教师改变自身课堂中的“权威”地位,克服职业盲目感,尽快进行课堂教学角色的转变,变主体为主导。

三、对策分析

1.转变教学理念。面对转型的大背景,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应该发生转变。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转型,各行各业都有着对外交流和合作的强烈需求,这种就业需求对毕业生的外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理念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确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转变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面对转型,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及时转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知识方面,除了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的学科知识、英语教学知识,最好具有适量的“专业”知识,或者具有在行业单位的实践工作的技能和行业的实践经历,这些“专业知识”、技能和经历可以转化为实践知识,从而及时转变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机构。另外,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通过在行业单位工作,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并将其融入自身的综合能力结构中,为实现学生在其专业领域中使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应用,要求民办高校英语教师具有能够把较高的英语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转化到课堂教学的能力。通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转变,使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具备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条件,从而促进学校的整体转型。

3.转变教师的发展模式。民办高校教师的发展受到多方因素和条件的限制,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也不例外,大多照搬公立院校的培养形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校本培训,二是外出短期进修或交流。这两种形式的培训内容大多是英语专业知识的提升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两个方面,这种发展格局完全满足不了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为了实现民办高校的转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除了采取校本培训、短期外出进修、交流提高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之外,还应该定期派教师去行业中进行学习进修,或请行业中知名的专业人士来学校为大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努力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保证民办高校的顺利转型。

4.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民办高校在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转型发展和社会经济对外交流的需求,为了实现民办高校的顺利转型,民办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进行转变。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授课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处于“权威”的课堂教学地位,采取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填鸭式”,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参与度不高,学习效果较差。新形势下,教师可以采取翻转课堂、任务驱动、问题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例如,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课后准备,之后教师做点评和补充。或者课前让学生学习课堂授课内容,课上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由小组成员相互解答或由老师解答。在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将课上的内容以任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用任务来驱动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问题教学法主要是在讲授课文的过程中通过设定问题,提升学生的理解力。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师变为了主导,这样可以真正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实现转型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满足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

四、小结

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转型发展是民办高校转型的重要内容,作为民办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积极进行自我定位,并设定转型目标,努力克服转型过程中的发展困难,转变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素质,探索自身转型发展的渠道,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努力转型为“双师双能型”教师。将教育与科研结合起来,实现自身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全力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转型,更好地促进民办高校的顺利转型,实现民办高校与时代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黄东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可持续发展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9):109-110.

[2]钟杭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转型问题的理性审思[J].黑河学院学报,2017,(3):114-115.

[3]徐鑫,王翠萍.应用型本科培养下大学英语教师转型[J].英语广场,2016,(11):88-89.

[4]陈亮,王光雄.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优化[J].教师教育研究,2015,(12).

[5]李俊.“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7,(3).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师民办高校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中医药院校公外教师向ESP教师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沣芝转型记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