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公外教师向ESP教师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12-14叶丽萍
叶丽萍
【摘要】随着全球化发展对复合型外语人才需求的增加,国内的大学英语教学正面临着由EGP逐渐向ESP转型的必然趋势,这一变化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挑战,他们在角色转变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本文以一所中医药大学的ESP团队中的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采访和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分析这些ESP教师在转型过程中遭遇的一些问题,并探讨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ESP;大学英语教师;转型
一、前言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如电子商务英语、外贸英语、国际金融英语、新闻英语、医学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营销英语、学术英语、科技英语、文献阅读、论文写作等,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专门用途英语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国际间的科学、技术、经济和文化交往日益扩大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二、大学教师的发展
大学教师的发展指大学教师在校内、外环境的作用下,其个体围绕着职业需求在认知、技能、态度、修养、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积极的变化,具体包括教学发展、组织发展、专业发展以及个人发展等;同时,大学教师发展也是一种成人教育活动,它不仅要关注教学效果的提高,更要促进教师对工作以及活动的理解;教师发展是一种目的,以帮助教师在一定的环境中实现个体的发展(林杰,2010)。20世纪50年代世界大部分国家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学术职业规模迅速扩大,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的竞争对大学教师能力和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学教师的角色地位与功能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李志峰,龚春芬,2008)。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不仅给大学教师的成长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存在着诸多挑战。
三、大学英语教师向ESP教师转型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作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的方法,定性分析为主,结合定量分析,以某一中医院校的ESP团队为研究对象,团队中的教师除了2位有着十多年ESP教学经验的教授,其他教师都是多年从事大学英语教学,转型为ESP教师的时间不超过2年,这些研究对象对研究ESP教师发展过程中的阻碍因素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3.1 问卷
本次问卷调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精简高效,对于ESP教师发展这一比较陌生的领域,要制定多项选择的问卷可行性不强。本问卷的4个问题可以对ESP教师的动机、发展问题和对策提供研究素材。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5份,收回25份。
3.2 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指研究人员深入ESP课堂,通过摄像机记录、课堂笔记和课后聆听学生和教师反馈的方法对ESP教学状况进行调查。主持人为了研究ESP教师的教学特点和变化,对研究对象中的全部教师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听课,重点观察ESP教师的教学方法、教材的使用、师生的互动、教学工具的使用、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的反馈等。
3.3 主要问题
通过前期的调查和对资料的整理可以对研究对象向ESP教师转型中的主要问题归纳为2类—外部问题和内部问题。
外部问题:
1)许多英语教师已经存在职业倦怠,缺乏充足的精力谋求专业发展;
2)ESP 课程地位不高,教师发展外部支持条件缺失。
3)ESP课堂沉闷,教师缺乏充足的反馈;
4)ESP理论及实践成果匮乏,ESP 教师发展缺乏可参照的成功经验。
内部问题:
1)内部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 ESP 教师的发展:
2)部分 ESP 教师存在很严重的职业倦怠
3)教师原有思维定式的阻碍
4)部分教师毅力不足,ESP 教师发展半途而废。
3.4 解决对策
3.4.1 激发教师自主学习意识,提高教师觉悟
束定芳(2008)把学习者的动机分为工具性和融合性动机。简单地说,为了获得某种利益而去学习的是为工具性动机,而出于对学习的真正热爱而学习的是为融合性动机。大英教师在转型为ESP专业教师的过程中必定困难重重,知难而退者,半途而废者并不鲜见,要想在ESP教学及研究方面有所造诣,教师本身一定要端正态度,重视ESP,激发自身对ESP的热爱,这是做好ESP的先决条件。
3.4.2建立学习型组织,为 ESP 教师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促进环境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这是由美国学者彼得·圣吉率先提出的管理概念。学习型组织的五大要素,即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改变心智模式、自我超越和系统思考,对ESP的学习非常有帮助,教师的发展不仅是一个个体过程,更是一个团体过程,尤其是对于ESP这块“硬骨头”而言,大英教师更应该通过学习型组织这一模式相互学习,相互激励,集体反思,共同进步。
3.4.3以校本行动为 ESP 教师发展的主要手段
校本行动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方针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从基本理念来看,校本行动研究与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校本管理等完全一致,都充分体现了“基于学校、通过学校、为了学校”的主要思想,通过校本行动ESP教师更深入地了解本校ESP教学及研究,如学生的需求、教师的专业能力、ESP教学大纲、教材的编写与更新。然后通过学校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行为的调整和改变,来实现和达成问题的逐步解决,这样便能最终实现学校的ESP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特定目标,促进本校ESP教育的持续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3.4.4 多渠道促进大英教师向ESP教师的转变
鉴于目前国内ESP教学地位不高、教学体系混乱以及相关研究肤浅的现状,有志从事ESP教育研究的英语教师更是不能自暴自弃,而是要寻求多种资源和途径促进自我在ESP方面的发展,如访问学习其他高校的ESP教学、组织和管理经验、积极主动的学习专业知识、与专业课教师合作教学、充分利用图书馆及网络资源、多与其他 ESP 教师进行交流等等,
四、结束语
大学英语教师转型为ESP专业教师不仅是教师个人专业知识和自我的提升,而且从长远角度来看也是必经之路,可以视为大学英语改革的前景。本研究所提出的教师在转变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内外部问题具有代表性,而提出的相应解决之对策目前尚属理论阶段,还未付诸实践,期望将来有相关领域之学者进行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04):306-308.
3)蔡基刚,廖雷朝.ELE还是ESP,再论我国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J].外语电化教学,2010,(135):20-25
4)陈明伟.我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1.
5)邓俊.高校ESP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6.
6)龚波.试论大学组织文化与大学教师发展的共生机制[J].当代教育论坛,2003,(07):67-68.
注:该论文为江西省教育厅高校教改课题《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向ESP教师转型的模式探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XJG-1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