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新进教师如何以科研促教学

2018-05-02王振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5期
关键词:科研教学能力师资

王振华

摘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高等院校的两大基本职能,教学和科研也是高校教师的两大基本职责。高校新进教师具有扎实的科研基础和丰富的科研背景,但教学经验缺乏,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如何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辅助教学、促进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值得每个高校新进教师思考。

关键词:高校新进教师;科研;教学能力;师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5-0020-02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当今高等院校的三个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核心工作,科学研究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最终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都要延伸到社会服务。只有真正实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实际上,这就是当今高等院校建设和发展中永恒的两个主题——教学和科研。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时代到来,科研占比在高等院校评估中有所提高,科研与教学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对科研的重视也体现在了高等院校人才招聘上,目前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岗招聘绝大部分是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博士研究生,这些高校新进教师具有系统全面的科研训练、扎实的科研基础、丰富的科研经历,对促进学校的科研工作、提高学校的科研实力有重要意义。

然而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高等院校除了科研工作,教学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基本职能。教学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直接途径,是高等院校的立校基础,是直接和学生面对面。教学对于学校总体发展有直接影响,和科研一样重要。教学与科研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科研充实教学,教学反促进科研。科研和教学都是新进教师的基本职责,然而绝大部分新进教师都不是专业的师范院校毕业,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学培训,也没有实践实习经历,教学能力亟待提升。

对高校新进教师而言,提高教学能力的方法有很多,而利用新进教师的优势——科研,来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作为一名高校新进青年教师,我认为以科研促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识到科研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科研活动和教学内容息息相关,我们曾经学习过的每一门课程知识,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特别是对高校新进教师而言,感受应该尤为深刻,因为我们从事的工作都是学习科研的延续。

每一个高校教师都经历过高校学习阶段,应该都体会到这样一种感受:刚开始学习时感觉很多课程或多或少枯燥难以理解;但当我们在做科研实践时才恍然大悟,这个问题可以用某一门课程的某一个知识来解决。也就是说我们学习过的课程其实在我们实际工作科研中都有所涉及。例如《材料科学基础》这门材料类的专业基础课,介绍了关于材料的各种基本知识,一方面为继续深造科研打下了基础,另外这门课的学习对于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对材料的结构、缺陷、性质及应用进行分析有很大帮助。

作为过来人,我们很清楚学习的课程内容与今后科研工作的联系,但是我们的学生却不一定明白,学生们的知识、经验和眼见有限。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自己丰富的科研知识、科研背景结合课程内容,预先引导学生了解每一门课程在他们将来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使他们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从而有主动去学习的意愿。只有学生对学习有了热情,才能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二、将科研引入教学,丰富、更新教学内容

高校新进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长期从事科研活动,对学科的前沿动态有充分的关注和了解,对科技发展也有丰富的了解。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其引入教学内容中,对其进行补充和更新,使学生直观了解所学课程的应用领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引入教学中,之前我曾研究过磁响应光子晶体,利用磁场诱导磁性纳米胶体粒子自组装成固体的光子晶体,棕色的纳米粒子能组装成显各种颜色的固体光子晶体。在这个实际例子中,运用的知识包括磁性物理、材料合成、光学物理等课程,在教授这些课程时就可以用到这个例子。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这门课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

总之,长期的科研活动使我们具有丰富的科研背景和科研知识,这些带来了丰富的教学案例。教师除了利用专业教材开展教学外,还可以利用课堂讲授和专题报告,甚至可以以学生分组报告的形式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延伸,将目前最前沿的科学展示给学生。

三、提供科研平台,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为了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早已不局限于单纯的知识传授,还包括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操作能力等全方位的培养。目前,科研与教学与学习的结合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科学研究是大学的一项基本活动。这项活动不仅仅是对研究生而言,对本科生也尤为重要。

科研工作需要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科研活动可以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因此引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最终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方位应用型人才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理解和学习。而且,对学生未来发展而言,无论是出国、读研还是工作,学生尽早进行科研活动都有所帮助。

高校教师长期从事科研工作,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也具有一定的研究平台。在经过前面一、二两个步骤后,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科研热情,对科研工作有一定的向往。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让其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比如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师自己的研究课题,通常教师的研究课题符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教学内容有较大的关联性。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也是对教学内容的一个回顾和加深,有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作为指导老师,帮助学生申请国家、学校等创新性实验项目等。在这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总之,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和平台,以科研促进学习,以学习支撑科研,是高校新进教师以科研促教学的重要手段。

四、丰富课堂形式,加强学习交流

教学主要采用的还是课堂教学的形式,而在科研工作中,我们熟悉讲座、会议、头脑风暴等多种交流学习的形式,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形式引入教学中。对一些知识理论性不强的课程,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自学,然后以報告的形式在全班进行讲解。这个过程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知识自学能力和语言报告能力。

除此之外,可以邀请一些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学术牛人进行学术报告讲座等,鼓励学生参加学习。还可以以头脑风暴、集体讨论的形式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讨。多种课堂形式的引入主要是为了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不再枯燥乏味,使学生能更加热爱课堂学习。

总而言之,教学和科研都是高等院校的基本职能,也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学和科研结合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高校教师自身发展的关键。作为一名高校新进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二者的重要性,更要认识到二者是相互关联的;充分利用自身科研优势,将科研经历、科研知识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以科研促教学,最终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

参考文献:

[1]周喜峰.提高高校教师科研水平以科研促教学[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9,(7):117-118.

[2]王艳.高校青年教师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思考[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3,30(7):5-13.

[3]高倩.高校教师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1):13-14.

猜你喜欢

科研教学能力师资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