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核抗体谱、补体和免疫球蛋白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意义

2018-05-02陈艺心张志成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年8期
关键词:红斑狼疮补体阳性率

陈艺心,张志成,潘 锋△

(1.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检验科 409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检验科,重庆 40004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疾病。患者机体通常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侵犯全身多个器官、系统,最终导致相关系统、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早期SLE患者组织脏器中的活动性损伤是可以治疗逆转的,而慢性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因而及早确诊、早治疗是决定SLE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临床对于SLE的诊断,普遍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修订的分类标准,但SLE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尤其是对于一些早期不典型病例,很难通过这一标准进行诊断,常常造成漏诊或误诊。近年来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及相关标志物的发现提高了SLE的诊断率,但检出率仍不太理想,仍需加强研究,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及时开展相关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了2016年1-11月门诊或住院部收治的SLE患者131例(SLE组),其中男8例,女123例,平均年龄(40.0±12.5)岁。所有患者均根据1997年修订的美国风湿学会SLE诊断标准进行确诊。同时纳入同期本院收治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59例作为疾病对照组(AID组),其中男9例,女50例,平均年龄(52.7±14.5)岁,包括类风湿关节炎45例,结缔组织病9例,强直性脊柱炎4例,系统性硬化病1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10例,女50例,平均年龄(45.3±12.5)岁。

1.2仪器与试剂 抗核抗体(ANA)和抗核抗体谱(ANAs)的检测均采用德国欧蒙公司配套试剂和相关仪器。免疫球蛋白和补体采用贝克曼库尔特IMMAGE 800特定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检测。

1.3方法 采用真空采血管抽取受试者空腹静脉血标本,按常规方法离心分离血清,分别进行各项目检测。

1.3.1ANA检测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将标本血清与Hep-2/猴肝基质片充分反应并用FITC进行标记,根据镜下荧光类型及强度进行结果判读,以抗体滴度大于或等于1∶100为阳性。

1.3.2ANAs检测 采用现行免疫印迹法,将标本血清与自身抗体谱膜条反应、显色,待膜条晾干后用扫描仪扫描膜条,用EUROLineScan软件进行结果判读。

1.3.3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检测 按照仪器标准操作要求在IMMAGE 800分析仪上采用速率散射法对血清IgG、IgA、IgM、C3、C4水平进行检测。免疫球蛋白指标高于或补体指标低于说明书规定的参考值范围为阳性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和构成比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四格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3组ANA和ANAs阳性率比较 SLE组分别与AID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ANA阳性率(97.71%)显著高于其他两组(46.2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As结果比较,SLE组抗nRNP/Sm抗体、抗Sm抗体、抗Ro-52抗体、抗SSA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和抗核糖体P蛋白(Rib-P)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LE组抗SSB抗体和抗组蛋白(Histone)抗体阳性率仅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下的抗Scl-70抗体、抗CENP-B抗体、抗PM-Scl抗体、抗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抗体和抗线粒体2型(AMA-M2)抗体,SLE组与其他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ANA和ANAs结果阳性率比较[n(%)]

注:与AID组比较,a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bP<0.05

2.23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结果阳性率的比较 SLE组与其他两组比较,补体C3、C4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免疫球蛋白IgG、IgA阳性率仅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I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LE组免疫球蛋白IgM阳性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结果阳性率比较[n(%)]

注:与AID组比较,a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bP<0.05

2.3SLE组和AID组患者多指标联合检测结果分析 选取SLE组阳性率较高的指标进行联合检测,SLE组各联合模式阳性率均显著高于AI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Ro-52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Rib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C3+C4模式阳性率均高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SLE组与AID组多指标联合检测结果比较[n(%)]

注:与AID组比较,aP<0.05;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模式比较,bP<0.05

3 讨 论

SLE临床表现多样,起病隐匿,自然病程多表现为病情的加重与缓解交替,因而须借助生物学指标进行诊断。临床上诊断SLE多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在1997年修订的SLE分类标准,其中强调了多种ANA(如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等)对于SLE诊断的重要性。中华风湿病学会于2003年制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指南》也提到,有多系统受累表现并有AID者,应警惕SLE[1]。出现SLE常见临床症状时,应常规筛查ANAs。SLE患者由于形成大量循环免疫复合物,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常升高,同时补体因消耗增大而降低,下降程度与病情活动程度常呈平行关系。

本研究分别对SLE、其他AID患者和健康人群进行ANA、ANAs、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检测,结果显示,SLE患者ANA阳性率(97.71%)显著高于其他AID患者(46.27%)和健康人群(3.33%)。SLE患者通常有自身抗体的表达,是临床普遍认可的,用于SLE诊断灵敏度较高。但本研究显示,其他AID患者甚至是健康人群也有部分ANA为阳性,这一点在以往很多文献中也有所反映[2-4]。

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是美国风湿病学会制订的SLE分类标准中明确提到的可用于SLE诊断的免疫学指标。在本研究中,SLE患者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21.37%,其他AID患者和健康人群均未检出抗dsDNA抗体阳性,特异性较好,但灵敏度略低。王永芹等[4]研究了103例SLE患者抗dsDNA抗体阳性检出率为63.12%。HIROHATA等[5]也认为抗dsDNA抗体用于SLE检测灵敏度为51.2%,特异度为96.1%。本研究中抗dsDNA抗体检出率略低,可能有以下两方面原因:(1)抗dsDNA抗体与SLE活动性和肾功能损害高度相关,不同研究间病例构成的差异可能导致结果的差异;(2)存在方法学的差异[6]。彭赛蛟等[2]用ELISA和IIF方法分别检测到SLE患者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38.2%和30.9%。杨育红等[7]用3种方法检测SLE患者抗dsDNA抗体,得到的阳性率结果ELISA法>IBT法>IIF法。抗Sm抗体也是公认的对SLE诊断特异性较好的指标,在本研究中SLE组抗Sm抗体阳性率为22.9%,与AID组(1.69%)有显著差异[8]。

本研究中SLE患者检出率较高的指标包括抗Ro-52抗体、抗SSA抗体,以及补体C3和C4,阳性率均在50%以上,但是特异性较差,在AID组中也有15%~25%的阳性率。抗SSA抗体与各类AID相关,最常见于干燥综合征,在SLE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也有表达。抗Ro-52抗体也可见于多种AID,特异性较差。而补体作为机体免疫反应的重要环节,由免疫复合物激活,与肝病、过敏性紫癜、类风湿关节炎及AID等多种疾病均相关,但是其在血清中的水平在SLE发病初期就会有相应的变化,并且也有研究认为补体下降程度与病情的活动程度呈平行关系[9-10]。此外,抗RNP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Rib-P抗体在SLE组和AI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认为这3个指标用于诊断SLE特异性较好,可辅助诊断SLE[11-12]。尤其是抗Rib-P抗体,HIROHATA等[5]研究结果显示抗Rib-P抗体用于SLE诊断的灵敏度为37.3%,特异度为96.1%。CARMONA-FERNANDES等[12]用该指标诊断SLE灵敏度为14.2%,特异度为99.4%。而SLE组与AID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虽然较健康人群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两组间阳性率并无明显差异。

由于各独立指标用于SLE诊断的灵敏度普遍不理想,本研究尝试将多指标联合检测。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目前是公认的诊断SLE特异性较高的指标,并且也是国内外SLE诊断指南明确提到可用于SLE诊断的实验室指标,因此本研究将这两个指标与其他指标联合进行SLE诊断。研究结果显示,SLE组各联合模式阳性率均显著高于AID组,并且各联合模式阳性率也显著高于单个指标,在保持了较好的特异性的同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诊断的灵敏度。

综上所述,SLE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表现多样,并且个体差异及疾病活动程度的不同都会造成患者血清中各指标水平的差异,很难通过单一的指标来进行疾病的诊断。多指标联合检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疾病的检出率,降低SLE的漏诊、误诊的风险,有助于临床医生及早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提高预后,是值得临床尝试及推广的方法。

[1]顾越英.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7):508-513.

[2]彭赛蛟,陶锡东,王敏.不同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4,30(6):831-833,837.

[3]陈善昌.检测抗核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应用[J].免疫学杂志,2011,27(11):1008-1012.

[4]王永芹,王胜玉,张雪峰.抗核抗体谱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意义[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4):753-754,759.

[5]HIROHATA S,KASAMA T,KAWAHITO Y,et al.Efficacy of anti-ribosomal P protein antibody testing for diagnosi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Mod Rheumatol,2014,24(6):939-944.

[6]VILLALTA D,BIZZARO N,BASSI N,et al.Anti-dsDNA antibody isotype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IgA in addition to IgG Anti-dsDNA help to identify glomerulonephritis and active disease[J].PLoS One,2013,8(8):e71458.

[7]杨育红,田卫花,张邦能,等.3种抗双链DNA抗体检测方法比较及其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5):588-590.

[8]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5):342-347.

[9]PICKERING M C,BOTTO M,TAYLOR P R,et al.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complement deficiency,and apoptosis[J].Adv Immunol,2000,76(76):227-324.

[10]漆晓玲,聂滨,余庆贞.补体C3与四种自身抗体在诊断SLE中的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0):96-97.

[11]HADDOUK S,BEN AYED M,BAKLOUTI S,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ntinucleosome antibodies in Tunisia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J].Clin Rheumatol,2005,24(3):219-222.

[12]CARMONA-FERNANDES D,SANTOS M J,CANHO H,et al.Anti-ribosomal P protein IgG autoantibodie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diagnostic performance and clinical profile[J].BMC Med,2013,11(1):98.

猜你喜欢

红斑狼疮补体阳性率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中国骄傲,一起致敬!
流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