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及孕酮的影响比较

2018-05-02黄尚岗阮晓晶滕家安

中国药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氨磺泌乳素利培

黄尚岗 ,阮晓晶 ,龚 俊,滕家安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1;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1)

氨磺必利为第2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为苯甲酰胺衍生物[1],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特点,但也有影响泌乳素分泌的不良反应,影响用药依从性[2-3]。导致患者自行减药甚至停药,造成部分患者精神分裂症状反复发作,难以控制[4]。以利培酮为代表的第2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显著减少锥体外系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有很大帮助,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及孕酮水平的影响仍不可忽视[5-7]。本研究中分别使用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观察临床疗效及对血泌乳素和孕酮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8],符合医学伦理学原则;首次发病,病程1个月至1年;入院前未使用过抗精神病药物,未接受过相关治疗。

排除标准:器质性疾病及精神活性药物所致精神障碍;对氨磺必利、利培酮过敏;有心、肝、肾、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重大躯体疾病;妊娠及哺乳期。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取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培酮治疗组(A组,50例)及氨磺必利治疗组(B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 1。

1.2 方法

B组口服氨磺必利片(商品名帕可,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13231,规格为每片 0.2 g),100 mg/次,1次/日,治疗首周逐渐增加剂量至每日300 mg,并稳定在此剂量。A组口服利培酮片(商品名思利舒,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160,规格为每片1 mg),起始剂量为 2 mg /次,2 次 /日,每周增加 3 mg,最大剂量不超过8 mg。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前及治疗8周时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10 mL,离心后取上清液,分离取血清后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泌乳素及孕酮。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治疗前后PANSS减分率≥75%为基本痊愈,≥50% ~<75%为显著进步,≥25% ~<50%为进步,<25%为无效。以前三者合计为总有效。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结果见表2至表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表4 两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阳性症状评分 阴性症状评分 总评分P值t值治疗前14.3 ± 2.7 13.9 ± 2.5 1.925 0.055治疗后10.2 ± 1.6 10.8 ± 1.9 1.906 0.057 t值P值t值P值A组(n=50)B组(n=30)t值P值2.436 2.395 0.022 0.023治疗前27.8 ± 2.0 27.3 ± 2.2 1.872 0.061治疗后21.3 ± 1.8 23.1 ± 2.0 1.803 0.072 2.389 2.196 0.024 0.046治疗前80.8 ± 3.3 79.7 ± 3.1 1.825 0.068治疗后66.4 ± 3.2 65.9 ± 2.8 1.857 0.064 2.264 2.492 0.303 0.020

表5 两组患者血清泌乳素及孕酮水平比较(±s)

表5 两组患者血清泌乳素及孕酮水平比较(±s)

泌乳素(g/L)孕酮(ng/mL)组别P治疗后59.38 ± 12.44 59.56 ± 13.52 0.007 0.994治疗前25.62 ± 8.56 26.21 ± 8.78-0.296 0.768 t值t值P A组(n=50)B组(n=30)t值P值-9.940-11.263< 0.01< 0.01治疗前2.30 ± 0.72 2.26 ± 0.23 0.295 0.769治疗后1.61 ± 0.56 1.52 ± 0.19 0.682 0.497 5.349 6.401< 0.01< 0.01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阳性症状表现为幻觉、妄想、思维紊乱、不协调、异常亢进的行为活动,阴性症状包括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减退、动作迟缓和社会退缩。以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为主的第1代典型抗精神病药主要作用于中枢多巴胺D2受体,对阳性症状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但非选择性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也会引起明显的锥体外系反应,对患者泌乳素的分泌也有极大影响[9-11]。以利培酮、奥氮平、氯氮平为代表的第2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第1代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作用机制外,另有5-羟色胺受体拮抗、多受体作用及选择性多巴胺D2/D3受体拮抗等作用机制[12-13],可显著减少锥体外系反应发生,并对阴性症状的改善具有很大帮助,但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孕酮水平的影响仍不可忽视。

氨磺必利可选择性阻断边缘系统多巴胺能D2和D2受体,低剂量时主要阻断突触前自身受体而治疗阴性症状,高剂量时主要阻断突触后受体而改善阳性症状,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均有治疗作用,对纹状体多巴胺作用较弱,锥体外系反应较轻微[14-15]。利培酮引起泌乳素升高的作用比氨磺必利明显。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相当。泌乳素受下丘脑的泌乳素释放因子及泌乳素释放抑制因子的双重调节,下丘脑内多巴胺能促进泌乳素释放抑制因子分泌,进而减少泌乳素的分泌;而5-羟色胺则促进泌乳素释放因子分泌,进而增加泌乳素的分泌。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泌乳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而血清孕酮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可见,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似,但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及阳性症状改善更好,且在患者血清泌乳素及孕酮水平改善方面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相当,安全性好,利培酮对患者血清泌乳素及孕酮水平影响更大。

参考文献:

[1]汤光花,王艺君.氟奋乃静联合氨磺必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J].医学综述,2015,21(7):1332-1334.

[2]李 娴,袁桂艳,王本杰,等.国产与进口氨磺必利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0,26(1):33-36.

[3]黄素培,张瑞岭,王来海,等.氨磺必利的药理学进展与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8):679-683.

[4]杜 彪,李庆平,母 波,等.阿立哌唑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安全性系统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9):682-684.

[5]孙振晓,于相芬.氨磺必利的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J].精神医学杂志,2014,27(5):392-397.

[6]王 雄 .泌乳素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18(1):6-10.

[7]李 洁,姚贵忠,刘丽娟,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关代谢不良反应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30(3):210-216.

[8]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6.

[9]李 明,曾 勇,陈 鹏,等.以阳性、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血清蛋白因子差异[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42(7):431-434.

[10]陈统献,闫耀宇,鲍佑元,等.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0):809-811.

[11]李 涛,胡晓科,尚同军,等.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阴性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量表评分及安全性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3):235-237.

[12]刘建君,孙菊水,沈鑫华,等.利培酮和奎硫平治疗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殖激素和骨密度及体质量的影响[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4,47(5):288-292.

[13]叶志远.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医药,2014,9(4):553-556.

[14]陈登霞,潘竹松,陈登国,等.氨磺必利治疗76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4):413-415.

[15]朱 庆,唐小伟,丛小兵,等.氨磺必利对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1):97-100.

猜你喜欢

氨磺泌乳素利培
无抽搐电休克(MECT)、氨磺必利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的有效性、安全性观察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CYP2D6*10基因多态性对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浓度的影响
60例利培酮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特点分析
降低高泌乳素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观舒适度的临床研究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男性为何也会 患高泌乳素血症?
二维液相色谱测定氨磺必利血药浓度的临床应用分析
氨磺必利临床研究进展
聚乙二醇沉淀联合化学发光法检测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