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学课程开发对历史学科教学的重要性研究

2018-04-28王烨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教学实践

王烨

【摘 要】开发游学课程,对于帮助学生获取直观的历史信息,增强学习体验,激发学习选择性、积极性、主动性有重要意义。游学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徑,游学能实现学生由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体验式学习、由学习参与者变为学习设计者,也能让教师由学习的主导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做好游学课程规划,是实现“游而不学”转变为“游——学”并重的关键。

【关键词】语文课程;教语文;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6-0051-03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没有与课程实施相匹配的课程资源,我们的课程育人目标将无法变成现实。我们开发游学课程,就是希望通过游学,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取关于历史学科的大量信息和亲身体验,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动力。笔者结合几次游学实践,谈一些感受与思考。

一、历史课程资源的含义

历史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就历史课程来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能够服务于历史课程的一切可资利用的物质和非物质因素的总和。课程资源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内的,也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传统的教科书、图书资料,也包括现代的网络、科技成果。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助于推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与发展。作为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当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知水平,并且积极主动、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二、历史课程资源的应用——游学

游学,既不是单纯地旅游也不是单纯地学习,它的内容贯穿于学习和参观游览,介于游与学之间,同时又融合了学与游的内容。在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都记载了这种学习教育方式。中国民间自古以来,也非常重视游学对人格养成和知识形成的重要作用,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增进弟子的学识,培养弟子的品质,开阔眼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是中国传承至今家喻户晓的教育古训。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的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说明我们从2013年开始设计游学课程,并将游学与历史教学紧密结合,是符合改革方向并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

三、游学与历史学习相结合的实践

1. 教学任务与游学地点相结合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课程标准起到了统领全局的作用,我们无论设计什么样的学习方式,都应该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关于西安兵马俑,课程标准是这样的要求:①通过实地学习,体会兵马俑气吞山河的气势;②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及艺术创造力。针对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带领学生去西安游学。第一站去的就是兵马俑。站在一个个兵马俑前,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学生就能体会到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及艺术创造力。

2. 爱国主义教育与游学地点相结合

中国古代史的学习中,中国古代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绚丽的文化等无不激发着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游学中,我们选择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国家博物馆等地,让学生收集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方面的世界之最,如粟、水稻、桑、茶和漆都是中国最早种植使用的,都江堰是世界上最早的农田灌溉系统,且现在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隋朝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我国还是世界最早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中国有“瓷器之国”的称誉,还有著名的“四大发明”,等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引导学生收集、学习、欣赏汉唐时期的史学、诗歌、宗教、书法、绘画和雕塑等文化艺术方面辉煌灿烂的成就,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从而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起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激情。

中国近代自鸦片战争开始,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的深渊,国土沦丧、主权瓜分。反映这一段历史的校外资源很多。在初二年级游学课程设计时,我们选择了天津大沽炮台。站在被列强拆毁的炮台前,学生感受到中国的屈辱,在这种情绪中思考、探究中国被动挨打的原因,初步理解资本主义完成工业革命后,实力增强并急于寻找原料市场,对外侵略扩张。而清朝末年,中国生产力及政治制度综合国力的落后导致被侵略、掠夺的局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身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国家和民族责任感。

3. 思想教育与游学地点相结合

学习《孔子与百家争鸣》一课,课标中写到: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为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有利的思想营养,我们选择了山东曲阜。在出发前,教师提供给学生《中国人史纲》中的一段话:百花怒放,百家争鸣。这些怒放的百花好像生长在火山灰一样。火山爆发时的震撼固然惊天动地,甚至造成大量伤害,但它喷出的火山灰确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中华人的思想已进入无涯的空间,充满了想象力,奔腾驰骋,彩虹四起,处处是活泼的灵性和丰富的生命。大黄金时代是中华人最兴奋的时代。带着问题,站在孔府大成殿前的师生共同思考:为什么柏杨说“大黄金时代是中华人最兴奋的时代,处处是活泼的灵性和丰富的生命?”再引导学生思考充满活泼灵性和丰富生命的“百家文化”。同时还补充了孔子的名言:子曰“君子当庄敬日强”“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理解中国儒家思想是在社会这个尺度上,要求人担当,道家思想在生命层面上,要求人超越。担当是我们的一份社会职责,超越是我们的一个生命境界。鼓励学生既要积极追求进取,勇于担当,在社会中有所为,又能面对困难挫折有超越胸怀,从而从容面对自己的人生。

4. 能力培养与游学地点相结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4课“破解彩陶之谜”是关于古代陶器制作。在游学中,我们选择了陕西半坡遗址。在遗址前,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尖底小口瓶的图片,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请大家猜猜这个小瓶的用途”?讨论结束后,教师把物理专家和历史专家对尖底小口瓶用途的不同意见展现给大家,让学生现场查阅博物馆资料,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现场画出一种陶器,并标明它的用途、形状和象征意义。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了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5. 多学科的综合与游学地点相结合

各科知识之间存在本质的内在联系,随着课程改革深入,我们强调打破学科的界限,强调学科之间的通融。就历史学科来说,要主动、积极地运用相邻学科的知识、方法,扩大最近发展区,减少学科之间的相互干扰,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促进。对游学地点的选择上,尽量选择综合性强的地点,以便多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例如,初一年级游学地点为泰山,很多学科都可以在泰山找到学习资源。历史学科:泰山文化遗产非常丰富,自炎帝后72王封禅泰山,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书法提供了实物资料。地理学科:了解中国山脉的基本概况。生物学科:生物与环境,可以学习生物圈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概念。思想品德:通过登山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同学间互相帮助,克服困难过程中感受成长的快乐。一个游学地点,涵盖了四个学科内容,在游学过程中,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相互融通,突破了学科的封闭特性,学习走向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走向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

四、游学课程与历史学习相结合的反思

游学课程的开发,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能力,对于历史教学的发展意义重大。学生也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方法,在问卷调查中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感想:“游学参观博物馆体验了许多平时看不到的东西,学习了知识,感受了快乐。”“通过这次去周口店博物馆游学,让我对书本的内容产生了新的认识,非常有意义。”通过几次设计、参与游学课程,教师也对游学课程与历史教学的整合有了新的认识。

1. 游学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1)学生由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体验式学习。如果我们能创设历史场景,重塑历史事件的空间,对学生感悟历史必将起到作用。游学课程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做到这点。例如八年级上抗日战争史的学习,教师通过图片、视频创设情境,试图将学生带回到70年前战火纷飞的年代。课堂上,学生也能进入到历史情境中,感受只是一时,毕竟这些历史内容距离学生已经久远,并不能真正做到感同身受地触摸历史。在游学中,当学生走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九一八纪念馆,在那种氛围之下,教师不用任何语言,那些图片、视频包括文字呈现出来的就是鲜活的历史,学生真切感受到日军的残暴,以及当时的国难当头。学生在参观完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后自觉在留言板上留言。以前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写,现在是学生参观结束后没有人组织自己写,家国情怀的学科素养在这一时刻得到最好的诠释。

(2)学生由学习参与者变为学习设计者。在日常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很难对学习进行设计,只是完成学习任务。游学课程改变了学生的身份,他们由参与者变成设计者。游学前,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探究性问题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填写游学规划书,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游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题目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询问工作人员,也可以询问带队老师,游学结束后,学生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形成文字或者课件进行汇报。例如,在华清池——西安事变发生地,教师提供的探究性问题为:“通过参观,了解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及意义”。李同学没有采用教师的题目,自己设计了新的题目“西安事变过程中不可控因素可能导致的事件发展方向”。她认为,西安事变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偶然因素,如果某一因素成立,西安事变的结果就不是我们教科书的结论。她的问题启发了教师,教师把她提出的探究性问题写进了游学手册。事实证明:很多学生提出的探究性问题丰富了游学资源。

2. 游学课程让学科教学转变为学科教育

教育给学生一个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的平台,游学的过程也是学科育人的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合作交流,这正是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时机。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教师提出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寻找馆藏文物中涉及历史教材中的3个插图,学生开始没有找到,最后拿着历史课本询问馆内工作人员。

游学是一项团队集体活动,学生、教师都会参与其中,学生除了学习之外,还需要处理很多问题:个人自理、团队合作、危机应变等等,这些都在游学中得到锻炼。同时,教师也更好地了解学生,有些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可能不尽如人意,但是通过游学,教师发现了孩子还有闪光的一面,凡是共同参与游学的师生,回校后都显得格外亲切,同学们都说,我们是从同一个游学地点走出来的。

3. 教师由学习的主导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

游学除了改变学生,也让教师角色发生了改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是学习的主导者,设计好教学流程,带领学生完成教学内容。在游学课程中,教师的知识权威作用显得不那么重要,游学地点的学习资源,同伴之间的合作、专业人员的指导,这些因素都大大超过了教师的能力。此时的教师由主导者变成了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思考课题的研究角度,引导学生寻找资源完成课题,引导小组成员之间更好地合作,引导学生向工作人员寻求帮助,这样的角色是教师最喜欢的。

4. 如何解决游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从只“游”不“学”到“游”“学”并重。开始阶段,游学课程被部分学生变成是旅游。只“游”不“学”,或是重“游”轻“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精心设计探究性问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西安兵马俑游学地点,最初的探究性问题是拍摄反映兵马俑的图片,文字说明为什么它们气势恢宏?这个问题太大、太模糊,学生不用认真学习,直接在百度上就能搜索出答案。因此在游学中,学生不用学习,更不需要探究。在后来的游学中,教师改变了问题:①铜车马的设计有哪些精妙之处?这种精妙对掩盖秦始皇的死因有什么作用?②认真观察彩色陶俑,他们的服饰靴子有哪些不同?说明了什么?③认真观察馆内陈列的士兵俑外貌,有什么特点?根据这些特点,谈谈你的看法。④举例说明3个俑坑反映了怎样的精神风貌?这些答案在百度上搜索不到,学生只有在馆内认真观察文物,阅读文字资料,还要通过询问馆内工作人员才能完成。

在山东泰山游学的探究问题设计方面,以前的问题是:通过攀登泰山,观看摩崖石刻、参观沿途建筑、知道泰山在中国历史的特殊地位。这个问题大、空,摩崖石刻上的文字学生大多不认识,无法回答问题,因此攀登泰山就成了体育运动。后来的游学前,教师提供文字资料,提出问题:①什么是泰山封禅?②秦始皇为什么要进行泰山封禅?③拍摄与泰山封禅有关的原始史料,文字说明其意义。④绘制秦始皇进行泰山封禅的路线图,标注重点地点。这样的问题既明确,学生又有抓手,同时在游学过程中除了欣赏泰山风光外,还要绘制路线图,并将材料中所示内容标注在路线图上,做到了游与学相结合。

(2)过程性评价明确、落实,具体,可操作性。游学既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良好行为养成的过程,评价是游学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学生通过评价知道游学过程中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从学生身边开始———先“近”后 “远”。学生对于他们生长学习的环境非常熟悉,但是缺乏對环境范围内人与事的系统认识和思考,能够认识自己居住的城市或者地区已为不易,因此游学地点的选择先从学生熟悉的北京开始,慢慢辐射到周边地区乃至更远的地方,做到循序渐进。

(4)全过程跟进———重视游学“前”“后”。游学的意义不仅在于游学的过程中收获什么,更在于如何使游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最大化。因此,游学前对学生进行指导,除了课题的指导还有安全、同伴合作的指导。结束后,举办游学的总结性活动让学生回顾、反思、总结游学的经历。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对课程资源进行识别、开发、加工和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校外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胡昌成.校外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组稿:刘汝明 编辑:张 婕)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教学实践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台湾语文课程中文化传承教育及启示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