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经典教学指津

2018-04-28田龙杨邦俊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田龙 杨邦俊

【摘 要】中学语文教材收录了不少传统文化经典篇目。这些课文代表着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观,连接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历代学者的解读,包粹蕴奥,古拔深邃,阅读理解不易,课堂教学更难。文章以庄子《逍遥游》的教学为例,介绍传统文化经典篇目在语文课堂上应该怎样施教才能破解教学上的难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经典篇目;教学指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6-0022-02

一、走出误区,回归本色

中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把传统经典篇目当作一般的文言文来处理,课堂上只重字词讲解、文言翻译,忽视对文本的整体观照,忽视对经典内涵和奥义的深入探究,教学碎片化、肤浅化。举例而言,《逍遥游》节选部分,文字畅晓明白,孤僻古奥的字词不多,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并不困难,但很多语文老师仍然把教学重点集中在教会学生翻译,弄懂字词和句式方面,而忽视对文中“大鹏”“蜩”“学鸠”等艺术形象的整体观照和比较鉴赏,忽视对庄子“逍遥游”奥义的深入探讨,颇有焚琴煮鹤之嫌,难于达成课程标准所期望的教学目标。对传统文化经典篇目的教学,不但要重视基础,落实字词,引导学生把文章疏解透彻,而且还要回归本原,把它们真正当作文化经典来处理,引导学生读懂经典的原旨,领会课文深厚的文化内涵。为此,语文老师自身必须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了解这些经典在学术上的分野,最好还能参阅历代学者对原著的注疏。如此方能准确地解读经典,教好课文。

二、深钻文本,探微索隐

中华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形成非常完整的思想体系。从源头“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发展为一个由“经”(十三经)、“史”(二十五史)、“子”(二十八种)、“集”(历代文集)构成的浩繁系统。要真正懂得传统文化经典的义理,需要走进传统文化的世界,登堂入奥、探微索隐、发掘大义。例如:《逍遥游》是《庄子》的开篇之作,而庄子又是中国道家文化的代表人物,道家文化的义理又最为深奥,诸多因素决定了对文本不能作简单化理解。

1. 对艺术形象的理解不能简单化

《逍遥游》塑造了“大鹏”“蜩”“学鸠”“斥鷃”等众多艺术形象,有着深远的用意和不同的目的。但是,很多教师在对这些形象的理解时简单地认为它们都是用来说明事物皆“有所待”的,其援例在用意上并没有多大区别。甚至连“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五《教师用书》也如是说:“选文一开篇就尽显壮阔、神奇,以大鲲巨鹏展开想象……这种异想天开之辞造成先声夺人之势,似乎是对鲲鹏大加褒扬,但随即笔锋一转,指出鲲鹏看似逍遥,实则还未达到逍遥的境界,因为鲲鹏还是‘有所待”。按照这种解读,庄子开篇描绘展翅高飞的大鹏,似乎只是为后文写“万物皆有所待”做铺垫,即告诉读者无论是飞起来遮天蔽日的大鹏,还是飘起来无所归依的尘埃,皆“有所待”。既然如此,文章的题目为何是“逍遥游”,而非“待而游”呢?作者在列举“大鹏”和“野马”(尘埃)的例子后,为什么还要“啰啰嗦嗦”列举“蜩”“学鸠”“斥鷃”等众多的例子呢?深入钻研课文后,我们发现:本文要表现的主题并非“倚物而游”这样简单,开篇有关大鹏的描写,实际上是要为读者展示一种“逍遥游”的宏大境界,与庄子一贯倡导的“追求精神自由”的主张是一致的。“大鹏之游”,尽管也“有所待”,但文章绝大多数篇幅并没有去写“待”,而是集中笔力写大鹏的“逍遥”:——巨鲲化鹏,鹏身之巨,举翼怒飞,状若“垂天之云”。相反,对它的“有所待”,只是轻描淡写地用了两个句子:“是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去以六月息者也”。前句只是一般陈述性语句,意在说明大鹏此行的时机和目的,后句也并没有强调“待”,突出的仍然是“去”。作者这样描写,用意非常明显,就是要展示大鹏此行的逍遥。

此外,文中关于“蜩”“学鸠”“斥鷃”形象的塑造,也并不是为了简单地强调“物有所待”的主题,而是要与大鹏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隐含着只有崇高境界的人物才能追求精神自由的逍遥游。

2. 对传统经典的解读不能断章取义

中华传统经典,具有鲜明的文化取向,代表着不同文化流派的思想倾向,阅读理解,应该尊重原文,通晓原意,万不可断章取义、肆意曲解。例如,庄子的《逍遥游》,全文共分三章,根据庄子研究的权威学者陈鼓应先生的解读,“首章起笔描写一个广大无穷的世界;次写‘小知不及大知,点出‘小大之辩,接着写‘无功‘无名及破除自我中心,而与天地精神往来。第二章借‘让天下写去名去功,借‘肩吾问连叔一段写至人无己的精神境界。篇末借惠施与庄子的对话,写到用大与‘无用之用的意义。”全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统观全篇才能深刻理解《逍遥游》的主旨:“一个人当透破功名利祿、权势尊位的束缚,而使精神活动臻于优游自在、无挂无碍的境地。”可见作者在《逍遥游》中描写大鹏展翅高飞的艺术形象,其用意并非借以传达“万物皆有所待”的所谓主旨,而是意在表达只有那些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崇高精神境界的人,才能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实现真正的“逍遥游”。这与庄子一贯倡导的“无为而为,无用而用”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人们之所以对《逍遥游》主旨会作出上述错误的解读,与教材编辑对《逍遥游》的不当删节有关。《逍遥游》在选入教材时,编者删除了原文的后两章,有意回避庄子主张的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的真正主题,造成对经典的重大曲解和误读。这种对原著的删节曲解造成了逻辑上的众多混乱:一是细节不合常识,如果《逍遥游》是为了解说万物皆“有所待”的道理,那么按照一般人的思维,往往是理解大鹏这样的庞然大物高飞有风的托举容易,理解“野马”“尘埃”这样的微小之物漂动是有气息吹拂困难,庄子理应将解释的重点放在后者,可庄子为何要苦心描述大鹏,却将“野马”“尘埃”一笔带过呢?二是学理上的自相矛盾。关于文章“小大之辩”的段落,《教师教学用书》指出“作者列举了大年和小年对立的例子,进一步发挥了物有所待的观点”。庄子明明在上文中以“适莽苍”“适百里”“适千里”为例说清了大小的区别,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吗?庄子上文提过“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说明越“大”所待越“多”,又怎么说小不及大呢?为了一个错误的主题,任意删节经典,并作牵强附会的解释,最终在逻辑上难于自持。

古人认为,在传统经典中,诸子的文章是最难读懂的,需要贯通理解。因此,古人治学也是先通经史,再修诸子。今人急功急利,没有这份耐心,但也万不可断章取义,随心所欲地解读原典。如此而为,只能带来学理上的混乱。

三、尊重经典,正确施教

对于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篇目,教学中我们要做到:尊重原典,领会原旨,不失原味。这类课文教学要依据经典自身的特点,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走进”文本,探究文中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在反复的深读品味中,理解文章内在的精神和旨趣,领悟经典包孕的人生智慧。下面,我们介绍一些教学的重点。

1. 精读文本,解读深意

传统文化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智慧,有着独特的价值取向,学理精微深奥,内容博大精深。引导学生精读文本,把握作品的行文思路,探究文章的学理,解读文本的深意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

例如,庄子的《逍遥游》,从硕大无比的“鲲鹏”写起,写到“学鸠”“斥鷃”这样的“屑小”,通篇贯串着“小大之辩”。这“小”“大”难道仅指形体的大和小吗?难道就没有另外的深意?深入阅读课文后,我们发现这“大”与“小”在庄子的笔下实际上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大”是大智慧、大境界,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正是出自这种境界;“小”是目光短、境界低,是凡夫俗子所株守的“屋檐”。全文正是在这种对比中形象地论述什么是“逍遥游”,从而透视出人生的不同境界与智慧。“小大二分”可谓是庄子思辨的逻辑原点——全文从创作方法到思维模式无不贯穿这一逻辑特征。弄清这一点,我们才会明白庄子嘲笑斥鷃,其实不是因为它的个子小,而是因为境界小,智慧低。

庄子的文章学理深厚,《逍遥游》宏大的境界是“学鸠”“斥鷃”一类的常人无法到达,无法享用,也是无法理解的。这是最需要向学生讲透彻的道理。

2. 辨明特征,挖掘含意

传统文化经典有着特有的表现形态。有的采用《春秋》笔法,“当笔则笔”“当削则削”,微言大义;有的讲究“名实之辩”,重视逻辑推理,重视说理;有的善于通过艺术形象的刻画来传达自己的旨意,以象达意,以象尽意。不同的表现形式需要通过不同的路径来解读。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辨明文体特征,明确作者表情达意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入挖掘出文本的深层含意。

例如,《庄子》的文章善用“寓言”“重言”“卮言”。所谓“寓言”,是指那些出自庄子虚构、别有寄托的语言;所谓“重言”,是指庄子假托前贤古人说过的话来表达自己见解的语言;所谓“卮言”,则是那些写起来行云流水,读起来酣畅淋漓,给人以浪漫主义美感的语言。只有明确了庄子语言的风格特点,才能真正读懂他的文章。《逍遥游》采用寓言方式写作,文中的“大鹏”是作者虚构的一个艺术形象,“庄子把自己的心灵安放在大鹏身上以此来鸟瞰世间万物、人间百态,宛如凌空高悬的镜子”,大鹏的形象实际上暗喻逍遥“人生的境界”,有深刻的寓意。对“大鹏”形象的解读,不能坐实。教学中,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讲解。

3. 突破难点,解读真意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流派众多。流传下来的经典大都具有独立的学术主张,不同流派之间甚至存在很大的分歧。学生的阅历有限,对经典的解读往往有很多困难,教学中,只有帮助学生突破这些难点,才能理解经典的真意。

例如,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到三类人:第一类人,他们才智可以担当一官的职守,行为可以顺着一乡的俗情,德行可以投合一君的心意而取得一国的信任;第二类人,像宋荣子一样,整个世界都夸赞他他却不感到奋勉,整个世界都非议他他却不感到沮丧;第三类人,像列子一样,能乘风游行,自视而反,对于完善的事,并没有汲汲地去追求。这三类人,看似很自由啊,但为什么没有进入庄子“逍遥游”的境界呢?要理解这个难点,必须抓住三句话:一是“其自视也,亦若此矣”。理解的关键是要弄清楚,他们“自视”什么?落实到“若此”上,这个“此”又指的是什么呢?就是上文中说到的活在别人的评价之下,即使达到了别人的要求也不自由。二是“犹有未树”,宋荣子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境界更高,他“未树”什么?按照逻辑推论应是前文提到的“定乎内外之分”,尽管他活得自我,但过于自我使境界依然不高。三是“犹有所待”,御风而行的列子“待”什么?有人说“待”风,根据庄子的逻辑,风不是实物而是虚指,风是到达高境界的途径和手段。列子的问题在哪里呢?在“御风”,他将手段和目的混为一谈,为逍遥而逍遥,离真逍遥还有一定距离。原来,庄子认为任何目的的行为都会成为牵绊和困扰,真正的逍遥是物我合一,物我两亡,达到“无己”“无名”“无功”的自由之境。对于这些难点、疑结,需要逐一盘点、剥解。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5(必修)·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陳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3.

[3] 赵德鸿.《逍遥游》“鲲鹏”象征意象解读[J].语文教学通讯,2014,(7).

(编辑:张 婕)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运用传统文化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论弘扬行为德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