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知识的教学策略研究

2018-04-28李雪峰

世界家苑 2018年2期
关键词:语言知识小学语文教材苏教版

李雪峰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锻炼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开端,更是学好其他各们课程的前提和基础,而语言知识的教学则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侧重对语言知识的精选和编排,强调语言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本文详细介绍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并对如何做好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知识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知识;教学策略

近些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材的使用上也出现除人教版之外的多个不同的版本,其中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的運用和推广,越来越多学校开始使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授课,在使用过程中,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的喜欢和家长的高度认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致力于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正确把握小学语文课程定位,教材更加丰富有活力,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知识更倾向于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思维方式的开拓,强调把语言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

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知识的特点

1、语言知识和生活实践密切结合。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在在课后练习和综合练习部分,都相应的安排了一些与知识点相关的实践性活动,在课后实践探索活动中,一方面,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帮助和带领下去图书馆、资料室、或是网上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筛选,针对语言知识点写一篇小论文或学习心得,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通过观察反馈写一篇报道。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学会把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去。

2、语言知识点更加新颖。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合理的编排了一些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知识点,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紧扣时代发展趋势和需要。比如有反应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的课文:《航天飞机》和《我叫神舟号》,有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意识的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和《大瀑布的葬礼》等。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增强了对祖国的荣誉感、自豪感,也培养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3、教授语言知识点更侧重与情景化和视觉化。目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有色彩鲜明的配图,这样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声母b、p、m、f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书上面的情景图,说出情景图片要表达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然后带领学生朗读课文中的语境歌:爸爸(b)带我去爬山坡(p),爬山山坡看大佛(f),广播里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m),在这种优美的情景和语境歌中学生很轻松的就掌握了声母的学习。

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在语言知识的教授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快速的掌握和学会知识点,大多会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机械的讲授语言知识,往往忽略了情感的注入,忽视了语言知识本身所包含的情感因素,缺乏对语言知识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历史溯源等的讲解。学生虽然表面掌握了知识点,但对语言知识的产生、发展以及如何正确运用还是不够清晰明确,学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思维方式的开拓和文化审美品味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在教学任务和压力的影响下,教师在教课过程中表现的过于急功近利,单纯的追求提高学生成绩,却不能引导学生把所学的语言知识很好的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语言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脱离,长此以往并不利于学生文化素有的培养。

三、如何做好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知识的教学工作

1、教师要不断的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积累,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多知识教材中讲的比较浅显或涉及的比较少,但学生又需要去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要求,比如在教授汉字的学习课程中,教师要运用自己大量的知识储备来告诉学生汉字的由来,起源与何时,都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汉字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甚至与汉字发展相关的历史故事,如果没有强大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教师就不能很好的实现教学任务,让学生学到更多的课本之外的语言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品味。

2、采用多种方式教学,丰富教学模式,不断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以往小学语文教学常常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形式单一,古板枯燥,造成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把枯燥的课程和语言知识通过图片、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这样既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活力和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活跃和主动。比如在学习古诗《锄禾》时,教师在讲课时带领学生朗读后,再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农民耕种和田间劳作的画面:烈日当头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间辛勤劳作,汗水一滴滴的掉落在地面上。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不但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会了诗词的对仗和押韵,更明白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以后要懂得珍惜粮食,不浪费粮食,珍惜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成果。

3、加强课堂情景和语境的设立,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景和语境中学会语言知识。通过即时情节展现的方式,不断的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由于缺少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很多小学生不敢在公众场合条理清晰的表达自我的观点和意见,畏首畏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语境的设立和情景的模拟。比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进行角色扮演,最后分组演绎。这样不但帮学生更好的理解了课文要表达的意思,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更是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把阅读和写作进行有效的结合,培养学生对语法的运用能力。由于小学语文知识点比较零散,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阅历,因此不能对语言进行很好的组织和整合,在学习完一篇课文后很难找出课文中的语言知识点,在运用知识点的过程中就显得更加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词语的组织能力和整合能力。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表达出来,写成作文。教师在批阅作文中找出错误的语法和语句,以及不符合语境的修饰词语,然后对这些错误一一进行指正,并举例方式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语法的掌握程度和熟练运用程度,使学生把所学的语言知识点与实际运用做到了很好的结合。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知识的教学是一项长期而任务艰巨的工作,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去提升自己,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量,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不断的去研究和创新,不断的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去文化素养高,有品质,有内涵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彭洁.苏教版小学语文的人文内涵及研究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6,(34):69.

[2]虞婧.提升苏教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方法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04):96.

[3]柴祎.“体裁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导师:樊莹莹.云南师范大学,2016.

[4]董亚琴.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写作教学策略开发——人教版、苏教版和香港启思版教材的比较研究[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08):32-33.

(作者单位: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公会镇建新小学)

猜你喜欢

语言知识小学语文教材苏教版
苏教版六下《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名著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浅谈语言知识与技能教学中存在困难
构建框架,理清思路
如何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单元整合的语用能力培养策略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