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经典危机与文学教育

2018-04-28李琼

世界家苑 2018年2期
关键词:文学经典文化研究文学教育

李琼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形势逐渐发生了改变,一个全新的消费社会悄然降临,在此背景下,文学经典也受到了影响,而文学经典作为影响人们精神生活的主要方面,也逐渐的显露出疲态。一系列的因素,致使文学教育的体系逐渐的发生改变。如何在全新的社会环境下,构建一个理想的文化体系,是我们需积极研究的话题。本文现就文学经典危机与文学教育,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文学经典;文学教育;文化研究

在全新的社会背景下,文学经典逐渐面临危机,细致分析来看,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人们的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建设逐渐的发生改变,文学经典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文学经典的作用也逐渐被遗忘。但是,我国众多文化的发展都是以文学为基础的,其的教育意义非常之大,由此可见对文学经典的再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本文认为进行文学教育的重建,积极的对理论进行实践,发展臻于至善,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分析文学教育在消费社会中的可行性

随着历史的变迁,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改革的熱潮,而在国际形式的促进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非常快速,社会环境也是日新月异,在此冲击下社会文化也不断的面临改革,消费社会逐渐形成。而所谓的消费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是对社会变革、社会新特征的一种总称。细致分析来看,首先,随着资本支配力的不断加大,社会形势不断发生改变,新的动向以及新的特征逐渐出现,现代文化促使新的消费理念逐渐形成,这也就代表新的消费需求也会随之出现,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社会的生产力,提高社会利润。以目前社会的发展形势来看,其的活力非常的充足,但是这样促使人们的生活体验更加的物质化。其次,人们更注重形象价值,很多时候形象比具体的商品更具有价值。这也就导致,很多商家过于注重对商品的包装,忽视其他。最后,对精神文化的接受与创造,与很多商品的生产与消费,站在同一地位,人们对于精神因素非常的看重。我们需要对这些新的东西以及特征进行了解,才可以知晓消费社会的走向,这样才可为文学教育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1]。

二、分析文学经典危及以及文学教育的特点

以消费社会的发展形势来看,实施文学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实际从古至今就非常注重文学教育。某著作中曾言“帝曰:要!命女典乐,教胃子”,句子中的“乐”字所代表的就是诗词、歌曲以及舞蹈,也就是古代所说的“乐教”,而乐教涉及了许多的文学因素。由此来看,不管是在古代的社会,还是在现今的消费社会,文学教育都以各种形式存在。如果将文学教育独立出来,也就是进行专业化的文学教育,而不是与其他文化进行融合,在现代化、科学化的教育形式下,文学教育也会逐渐向高等教育体制发展。而受国际形式发的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形势越发的细化,现代教育的目的也越发的明确,就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全能型人才,尤其是科研人才、技术人才等[2]。因此,本文所说的专业教育,涉及了文学教学、科学教育、技术教育等多个方面。为了满足教育的需求,我们还需对教师团队进行建设,培养更多的文学教师、文员等,而通常我们对文学教育的定位就是高等教育的文学知识教育,也就是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文学写作能力等各方面,也可以说是对文学原理的研究。而根据对现代高效的文学教育情况进行分析可知,其所进行的文学教育,只是文学教育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文学教育的基础部分。我们的基础文学教育核心就是语文课程,语文是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但是受社会形势的影响,文学教育被人们理解成为,语文读写能力的教育、文学基础知识的教育、以及思想道德的教育等[3]。

受消费意识的影响,人们对于文学教育的了解较为淡薄,而了解的来源多为书本,理论性较强。可以说从古至今社会文化经历了多次大的变迁,文学的危及一直都是存在的,因此,本文认为改变文学经典危机的主要方式,就是重建文学教育。

三、分析文学教育的内容并研读经典的文本

目前分析来看,提高写作能力、阅读能力以及文学史知识的教授是现代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其中研读经典文本是非常重要的。细致来说,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根据对我国教育体系的研究可知,文科学生的基本训练,就是对经典文本进行研读,学生通过研读经典文本,可以深入的了解文学史知识,并转化成为自身的内涵,进而掌握更多的写作手法、阅读方法,用以满足自身的不足,阅读能力的提高会带动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步提高。二是,深入的研读经典文本,被教育人员,更能深刻的理解和感受经典文本中所表达的人文意境,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这样审美教育以及人文教育,就可以和文学教育共同的进行。在文学教育的实践中,我国可从锻炼学生的文学史能力入手。这样一方面可以对文学史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也可提高文学教育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学史知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通常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文学的本质,部分学生不能清晰的判断文学作品的好坏。而研读经典文本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对文学知识理论进行了解,还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进行探索性的阅读,理解文本的意境[4]。

结束语:通过文章以上的论述,文学经典危机的出现对文学教育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通过本文的论述,可知改变文学经典危机的主要方式就是重建文学教育。我们还需根据实际的教育形式,综合考虑文学知识的特点以及发展情况,对教育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促使文学教育具有全面向,让每个学者都可以在此教育环境下,得到发展,让臻于至善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

参考文献

[1] 李海.文学经典危机与文学教育研究[J].情感读本,2017(26):3-3.

[2] 周露.文学经典危机与文学教育初探[J].长江丛刊,2016(35):63-63.

[3] 谭添蓉.文学经典危机背景下的文学教育开展实践[J].求知导刊,2015(20):19-19.

[4] 王衡.经典危机语境下文学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2(1):52-54.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猜你喜欢

文学经典文化研究文学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渗透
多媒体技术与高校文学教育
西班牙语文学与学生语言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
汉人政治权力与文学经典传承的关系
永恒的莎翁
我眼中的莎士比亚
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科技文化视阈下的文学研究概述
从文学名著到舞剧成品
“文化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