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8-04-28阿连日聪

世界家苑 2018年2期
关键词:巩固成功氛围

阿连日聪

摘 要: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性和高度抽象性的学科。教师要改变部分学生对数学感到枯燥、乏味、没兴趣的情况,就要通过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及培养学生进行巩固练习等,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当学生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之后,才能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关键词:激发;巩固;氛围;兴趣;成功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互动与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发挥自己的积极性,还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都要在共同的教学目标下,共同努力,切实达到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驱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探求新知、发展能力的必要前提,而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情境是教学的突破口。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就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學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认为教师应该从创设课堂情境方面下功夫,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的任务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假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学生的思维就不能被激活,就不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也就不能体现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更不会达到教学目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结合本地、本校的教学实际,巧妙的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觉得好奇,把学生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求新的知识,弄懂问题的来龙去脉,就会打开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及想象的空间。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所创设的数学教学情境要与教学目标一致,要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服务,并要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围绕教学情境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案,紧紧把握学生感受到的现实生活来创设问题情境,让班上的学生至始至终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比如我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就提出疑问,让学生的心理产生悬念,使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给学生一些有趣味的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

二、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我认为,对于我们边远山区的小学生而言,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十分突出,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朋友。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平等的气氛,学会倾听学生的心里话,包括学生的怨言,也就是说,教师要学会接纳、学会欣赏、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课堂上民主、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会感到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才能使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也才能使学生敢想、敢说、敢质疑。

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具有的特点,对于思考力、理解力、想象力还没有成熟的小学生而言,有的时候会很难理解,时间长了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减弱,久而久之数学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数学教师就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不逃避数学,不讨厌数学这门学科,还要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一些与我们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实际问题,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中,切身感受到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从而提高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素质。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时,就会认真的去学、去思考、理解,就会起到应有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突出学生的“乐”、“学”、“思”,才能使班上的后进生得到转化,中等生得到优化,优等生得到强化,真正使学生学到应该掌握的数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当教师的都知道,学生巩固知识很重要,而巩固练习阶段又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一般而言,学生要经过30分钟左右的紧张学习以后,他们的注意力已度过了最佳时期。在这个时候,学生就很容易疲劳,学习兴趣也不高。为了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练习的兴趣,我不但要注意学生练习时的目的性、典型性、针对性外,而且要注意学生练习形式的设计,注意在练习过程中的趣味性。同时,在练习的时候,还要适当提出一些富有思考性、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专心致志地练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当学生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以后,就很容易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对学生的启发性,使学生能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教师所提出的具体问题。不求多只求好,只要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行。

四、获取成功的快乐,让学生体验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后,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获取成功的快乐。任何人都渴望成功,包括我们师生。教师要从浅显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对数学习题作出正确的解答,使学生获得成功。当学生经过分析、思考,对问题有独到见解或创造性的思维,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好成绩的时候,学生就会为获取的成功而感到无比的高兴,也就感悟到成功的快乐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弄懂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就会有希望,就可以成功。当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不会灰心丧气,还会加倍努力,不达目的不罢休!所以,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在设计提问、板书、作业、辅导时,都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性格特点分层次地提出切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使班上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希望,从而获得成功的快乐,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及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四川省普格县瓦洛乡中心小学校)

猜你喜欢

巩固成功氛围
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之我见
材料作文模拟题集锦(三)
初中英语词汇复习与巩固的几种方法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体会
告诉孩子并非“成功”才是幸福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基于新课标, 打造灵动物理课堂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