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抓好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

2018-04-28曹平

世界家苑 2018年2期
关键词:洗碗写景童话

曹平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生语文知识、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方面综合能力的体现。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因此三年级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次面对起步作文的教学工作,一时竟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样教。因此我前后反复认真地翻阅了三年级上、下两册语文书中的习作,有了一点发现,不能说对学生习作一定会有多大的提高,但是相较之下对于学生习作的提高应该有一点帮助。

一、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如果将上册的习作做个归纳整理,习作主要分为三大类,每一大类在不做细节要求的前提下,又各有不同的要求。

1.写事习作

语文课本上的第一篇习作就是写事的,可见写事作文的重要性和基础性。第一篇习作是取自于生活中的事情,并且是学生第一次写真正意义上的作文,很多学生提笔又将笔放下,有的学生“动作很快”,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就写完了,但是只有短短的四行字。“这哪是作文,这是写话吧。”再仔细看看这段话中的内容,需要续写的事情过程仅仅是一句话,很显然这篇作文需要返工的,所以我马上喊停,布置每个学生回家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家务——洗碗。第二天,我利用早读课的时间问学生“昨天回家有没有都洗一洗碗?”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洗了”“洗碗时怎么洗的”,学生开始七嘴八舌说开了,这时我拿起粉笔让学生一个动作一个动作说,过程不能遗漏。说完后,黑板上留下了整个洗碗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我告诉他们习作要有开头和结尾,写的时候要语言通顺。介绍洗碗的过程就要先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洗碗,洗碗的结果如何,在写过程的时候需要将每个动作都写出来,但是要用先??然后??再??接着??最后??等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这样不但使文章更流畅,而且也清楚地告诉了大家你洗碗的先后顺序。有个这个基础,写童话也不难了,只要把主人公经历的事情过程完整的写出来,童话富有童趣,写的时候不用局限实际,所以想象丰富的孩子写起来就比较容易。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经过了这样一个返工,在写后来的习作时就知道如何描写过程了,这为下册中出现的写事作文奠定了基础。

2.写物习作

所谓的写物习作包括了写人物,写事物,写植物,写动物的习作。上册第二篇习作就是一篇写人的,第六篇是写物《铅笔盒》的。大家接触的第一篇写人的习作,就是写自己。课前我让每个学生面对镜子仔细观察自己,你长什么样子,也可以注意你身边的同学、朋友的长相。在指导课时,我将写人习作的模式告诉学生,写人时要写人物的外貌、性格,外貌包括长相、身高、体重、衣着等。写人的作文外貌是不可缺的。写事作文的惯性,使很多学生认为外貌描写也需要人物的每个部分都描写,我以班中的一个学生为例,让大家观察这位同学,然后说说他的长相与你自己有什么不同,从上到下慢慢看。学生们很自然的进行筛选,也没有出现类似于“他有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两个耳朵??”都可以找到关键的部分,而且细心的学生还可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出来。第六篇习作指导时,我告诉他们写事物和写人物一样,先写事物的外型,再写功能。稍加点拨,再加上对例文的模仿,相对来说习作的指导慢慢开始轻松了。部分学生已经找到了写作的方法,入了门,写起来便得心应手。

3.写景习作

与写事的和写物的习作相比,写景的习作要难很多,因为很多景色我们看得太多了,反而不会发现景中的美。因此第一篇写景习作给出了一幅图,让学生看图,将图中看到的内容写出来。我同样在黑板上写出了写景习作的模式,你所看到的风景给你的整体印象,然后按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描写,写景时要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的同学甚至还用上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以上三种形式的作文是小学阶段遇到的最常见的类型,它们分别奠定了将来写记叙文、说明文、散文的基础。

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就以写事的作文为例,第一单元的看图写童话,可以说是写事习作中最简单的,但相较于上册的童话,突出的重点在于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对话的细节描写,将上学期所学的写事习作的过程写得生动具体。但很多学生看了四幅图片后开始迫不及待的写起来了。我一下子将习作的字数提高为300字,有的学生叫了起来,有的学生放下了笔,似乎有点不敢相信。看到学生的注意力成功地被吸引后,我没有继续强调字数问题。我让学生观察图片,让他们说说没附图的内容,让他们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哪几幅图。童话都写过,但这一篇童话,和之前写得有所不同。我没有直接说出其中的不同,而是先让学生同桌一组,一人演小猴一人演小熊,分别演一演四幅图,想象一下他们间发生了什么,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我在此问“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小猴是怎样爬上去的,又做了什么动作”,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中,小猴爬柱子的样子说完整了,小猴顽皮的性格也由这一连串动作细节的描写显得更加鲜明、突出。我没有进行过多的指导,只是要求一幅图一个自然段,起因、结果略写,经过详细些。大家写的习作有详有略,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细致,人物形象具体生动。从克服学生对字数恐惧,到能写出一篇分段描写,有完整的起因、经过、结果,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叙述中加入人文的生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最终告诉大家一个经验或道理的作文,也就是一篇生动形象,重点突出的,有意义的记叙文。写景习作要求能够按顺序写出景色的美后,能够对看到的景色进行一些详略的描写,抓住景物的突出特点描写,可以加入拟人、比喻或成语,从所见的颜色、形态、味道等方面描写。

三、把握机会,勤学多练

我每次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就让他们写一个片断,抓住时机写作文。例如,课间一个精彩的场面,运动场上精彩的表演,课堂上发生一个有趣的“风波”,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下来,或者在讲读课文中补写一个情节,续写一个结尾等。学生写起来感兴趣“难”字就会不翼而飞。还有先实践后作文。有计划地设计游戏,外出参观,织活动等情景创设。学生亲身参加的实践活动,往往津津乐道,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自然兴趣盎然。由于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让其增长见识,提高认识能力,因而写的文章就会有条理。语言也比较生动活泼,而且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

四、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在作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较快地提高写作水平,首先是仿效例文。仿写虽不利于学生创造,但从训练角度来说对学生有益。仿写不是抄写,而是让学生仿思路,仿方法,仿語言的表达形式,师生教学课文不就是学思路、方法、语言表达吗?特别是典型例文仿写,例如,在学习三年级第一学期的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总—分—总”的结构,按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顺序写的,鼓励学生学习这种方法,并应运到自己的作文中。在写一个想去或去过的地方这篇习作时,学生就会选择校园、家乡、小树林等不同地方,按“总—分—总”的结构,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也就会写出这些地方四季的风采,达到条理清楚,语言优美,习作就会成功。

作文教学难,难就难在学生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难,难就难在没有东西可写,不敢、不愿下手去写。只要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变得更轻松、更愉快。

(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区复兴小学)

猜你喜欢

洗碗写景童话
示范·情境·交流——以“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为例谈默会知识的作文教学启示
不能为写景而写景
洗碗记
洗碗记
童话镇
第一次洗碗
午夜童话镇
超贵的洗碗神器
写景成语连线
如何写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