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个别化学习活动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活动

2018-04-28

幼儿100 2018年12期
关键词:同伴礼物内容

随着“我要上小学”主题的开展,通过前期在教研组内对主题实施方案进行解读,关于主题核心目标、内容要求以及各小主题活动的目标、要求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依据各班幼儿的实际兴趣与需求,我们有侧重、有针对性地推进主题的深入开展。

在“毕业时刻”这个小主题中有一条核心经验是懂得感恩(感谢师长、留恋同伴),结合主题下的素材点我们设计了“制作感恩卡”这一个别化学习活动。活动就这样开始了……

起初,我们是这样做的:

我们为孩子想到尽可能多的内容去制作感恩卡,以此来表达对师长、同伴的留恋不舍之情。

孩子是这样的:

?

从 “兴致盎然”到“意兴阑珊”个别化活动开始了,几个女孩子兴致盎然地准备为好朋友制作一张贺卡。

可是几天后,我们发现来这个区域的孩子越来越少,孩子们失去了之前的热情……

透过故事,让我看到:

1.孩子“有心”却显得“无力”:投放初期兴趣较高,都想来为老师和同伴制作一张感恩卡。但慢慢地,孩子们对此渐渐失去了兴趣,因为做来做去就是在重复做一张感恩卡,孩子们就如同操作工,教师对材料、玩法的严谨框架成了束缚孩子放肆想象与表现的枷锁。

2.表现内容与形式单一:看似提供的材料丰富,比如有各类不同的纸张和装饰材料,我们以为已经给孩子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但我们却不曾想,虽然表现的材料很多,但所要变现的内容,以及表现这些内容的方法实质是单一与重复的,这让孩子们逐渐进入到审美疲劳与表现疲劳的状态。

由此引发的思考:

“如何让个别化学习活动变得好玩又有意义?”成了我们不断调整的关键,我们开始思考:

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

看似挺有意义的一份“制作感恩卡”的材料,可是孩子们却不领情,重复单一的在制作感恩卡,孩子们制作的兴趣从一开始的兴致盎然慢慢变得意兴阑珊。其实孩子对于这个活动是喜欢的,都想制作一份礼物送给朋友,但是如何更好地让材料与孩子们的互动更多元?如何更好地让孩子们发挥活动的自主性呢?

材料的玩法与表现形式是否多元?

看似制作感恩卡的材料丰富,老师提供了不同类型的纸张、不同的装饰性材料,但其本质就是单一的制作感恩卡而已,孩子的兴趣不高涨,归根结底是活动材料本身的玩法单一及表现形式单一。如何让孩子们真正的喜欢这个活动,在这里做朋友喜欢的礼物,做自己想做的礼物呢?

我们的调整与跟进——

一、素材的再解读、再设计——内容由“小”变“大”,放开手来做“礼物”

在材料调整前,我们重新解读“毕业时刻”这个小主题及主题核心经验,我们发现其实我们预设的“制作感恩卡”只是反映这一素材核心目标的一个非常小的载体、内容。因此,基于核心目标,基于如何让幼儿自主的学的思考点,对素材进行了再解读与设计:

将原本小格局的“制作感恩卡”进行解绑,让孩子们放开手来制作“给朋友的礼物”,单纯从活动名称来看就能发现,这样的改变将原本单一的表现内容变得丰富了,孩子们不仅可以制作“感恩卡”,还可以制作朋友喜欢的,或自己喜欢的礼物。

二、活动的再思考、再设计——“假礼物”到“真礼物”的小心思

◆ 信息大搜集

运用调查表,让信息搜集更聚焦、更有效。

既然收礼物的人是老师和孩子,那势必先要对“朋友们喜欢什么礼物?”做一个调查与搜集,这样孩子们在活动中才能更有目的地去为他人制作礼物。因此我们设计了三份关于礼物的调查表,分别是老师版(包括幼儿园里的各类工作人员)以及孩子版。

原来孩子们对礼物的需求是如此的广泛,在看看、听听老师、朋友们喜欢什么、想要什么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确定自己要做什么礼物,而且能够促进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你喜欢什么礼物?”“我喜欢发夹,可以把我打扮得美美的。”“我喜欢机器人,它可以……”孩子们的话匣子一下子就被打开了,原来这才是孩子们喜欢的,这才是孩子们自己的活动。

◆ 表现材料多元化

在了解了孩子们对礼物的喜好、需求之后,我根据调查表上的信息对孩子们的需求与兴趣做了材料与环境上的支持,为了更大程度地支持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类型的材料,除了种类上的丰富、多元,在数量上也做了保障,以更好地支持孩子们的表征。

◆ 展示空间多维度

作品的呈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欣赏示范与鼓励的重要作用。我们充分利用该区域的柜面、墙面、间隔物等为孩子们创设作品多元展示的空间,多元的作品方式让孩子们被礼物“包围着”,不仅让孩子们感受着成功体验,也让孩子们享受着同伴之间的爱。

◆ 送礼物表心意

孩子们做好的礼物不只是放着、挂着的,我们为孩子提供了小卡片。在制作完礼物后,孩子们可以在小卡片上写上自己的名字、要送礼物人的名字,还可以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或者对好朋友想说的话。每天放学前,我们有一个送礼物的活动,孩子们可以将自己的礼物和卡片送给好朋友或者老师。通过送礼物这个活动,一方面让礼物确实成为真礼物,同时也让孩子们在每天收礼物、送礼物的过程中增进同伴情谊。

三、感悟

最后,我想说……

经过调整与改进后的“给朋友的礼物”这个活动,现在可是班级里的一个“热门”活动。我们的孩子都争着要为朋友制作礼物,制作好了一份还想再制作一份,为朋友、为老师、为保安叔叔也制作一份。我们发现:我们的孩子变的主动了,变得自主了。因此让个别化活动变得有趣而又好玩,关键一定是离不开孩子的,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喜欢玩吗?他们是怎么玩的?多问问这样的问题,或许,孩子们玩得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精彩!

猜你喜欢

同伴礼物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寻找失散的同伴
送错的礼物
爱的礼物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