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真实互动的回应
2018-04-28
幼儿园里教师与幼儿最常见的互动模式是:提问—回答—回应,教师提问可以预设,而幼儿回答之后的教师回应是可变的,最能体现一位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观念。在观摩一些展示课时,常常会对老师精彩的回应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一些精心设计的比赛评优活动,老师的回应总是那么及时与准确。可是通过这些师生和谐的问答,如果我们细细品读,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1.急匆匆式的回应。
提问:请小朋友来看一看视频里的小朋友是怎样猜领头人的?
幼儿1:分成两队。
幼儿2:围成两个圈。
回应:对,小朋友分成红、蓝两队,围成两个圈。每一组推选一个亮眼睛,戴上亮眼,然后各队悄悄商量谁是领头人……(老师非常完整、清晰地讲解出了游戏规则。)
想举手发言的孩子有很多,但是老师只给了两个孩子回答的机会,而且只回答了两小点,教师就总结出了完整的游戏规则。不可否认,本次活动使一个传统的游戏迸发出了新的火花,很有创意。特别是教师一环紧扣一环的提问与回应,非常严谨有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很多的回应都如案例中所展示的,孩子们无论说的对与不对,只请2-3名幼儿回答,最后老师完整总结出游戏的规则。这是很常见的现象,老师为了使活动更为顺畅,使比赛不出差错,所以已经预设了自己认为精彩的回应。这些回应不是从孩子的回答中提炼升华出来的,而是教师为了完成下面的活动流程而设计和背诵的。在预设的问题面前,无论孩子回答什么,老师很快就能有回应了。
2.紧箍咒式的回应。
提问:你观察到的蚯蚓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儿1:长长地。
幼儿2:一节一节的。
(老师对孩子的回答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幼儿3:老师,我知道蚯蚓如果断开了,还可以……
孩子的话还没有说完,老师就打断了他的发言,说这个问题后面再回答。后面陆续有几个男孩也要说自己所知道的蚯蚓的知识,都被老师打断了。
在活动的结束部分,教师把这部分内容提出来讨论,可是孩子的兴趣点已经转移,似乎不太关注这个问题了。
这也是教学活动中常常出现的现象。老师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总想着孩子们按部就班地回答自己的提问,不要有偏差,不能够偏离,不能有发挥。活动要围绕老师的想法开展,而不是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进行。这就如同唐僧的紧箍咒,死死地控制着孙悟空,不允许出界。
3.专注个别的回应。
一次科学活动,请孩子听辨声音,制造声音来编故事。可能是活动的难度比较高,一开始很多小朋友发言,到后来只有小部分的孩子举手。特别是一个男孩子,非常的积极,反复发言,回答的问题精彩而富有创造性,为活动增色不少。
在展示活动中,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往往会寻找自己认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孩子去提问,这样提问的效率提高了,教学进展也不会出现偏差。但是,这样的活动岂不成为了老师和个别幼儿的互动,提高的是能力强的孩子的水平,这样的回应也是片面的,无法真正满足全体幼儿的需要。
透过这些片段,看到的本质是:教师们为了追求所谓的教育有效性,为了表面活动的流畅性,为了能够更为顺利地完成一次展示,规划好了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将回应当成是一种表演,而不是与孩子的真实互动。其实回应是一门教育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在回应中会产生很多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无需焦虑,要用耐心、童心、真心,从容地面对孩子抛还给我们的回答,还原真实的回应。
一、懂得孩子,拥有童心
在一次《玩具总动员》的音乐欣赏活动中,老师请孩子通过肢体表演来表现每个乐章的节奏和差异。以往此类的表演活动,孩子们很难融入到乐曲中,场面一度混乱。可是这次,孩子们像着了魔似的,俨然一个个变成了玩具盒里的小玩具,静悄悄、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这完全是老师的魅力,她懂得如何把握住孩子的兴趣点,每一次的回应都让孩子越发体验到自己就是乐曲中的那个玩具。老师和孩子们一同投入到音乐的情境中,就如同一个梦幻的童话剧,每一位听课的老师都被他们纯真的表演所折服。
老师在师生互动的回应中,时而是智者,时而为同伴,时而又做主持人,多变的身份都基于一点——孩子的需要。我们只有拥有一颗童心,才能在这些角色间灵活转变;我们只有懂得了孩子的需要,才能从容地进行师生互动。所以,真实的回应要从懂得孩子,拥有童心开始。
二、等待孩子,保持耐心
1.给予孩子充足的时间。
在大班“不用手也行”的科学活动中,教师要求幼儿借助辅助物(小棒、橡皮泥、纸板、杯子等),将筐里的乒乓球运到一定距离外的另一个筐里。操作后,教师组织幼儿交流运球的方法,其中一个举手的小女孩被请到台前演示。她先将纸板架于两筐之间成“小桥”,然后拿起小棒将乒乓球赶向“小桥”,但是三次都没有成功。当她握着小棒想进行第四次尝试时,教师转身对众幼儿说: “谁来帮助她?”话音刚落,上来了一个小男孩,此时小女孩脸涨得更红了,只见她放下小棒默默地站到了旁边。
老师的回应显然是不恰当的,她扼杀了女孩尝试成功的机会,也打击了女孩的自信。为何不给孩子多一点的时间呢?看看结果是怎样的:小男孩试了三次,也没能将乒乓球送上“小桥”。一直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一过程的小女孩一把抢过小男孩手中的小木棒,屏住呼吸轻轻地将乒乓球送上了“独木桥”,并小心地赶到了另一个筐里,伴随着教师、小朋友们“成功了”的喊声,小女孩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其实当活动遇到困境(如:幼儿很难回答老师的问题,幼儿活动积极性不高等)时,避开困境并不是可取的办法,我们不妨等待一下幼儿,给予他们充分实践与思考的时间,说不定成功就在眼前。
2.处理好教育的留白。
有一次关于“蝴蝶”的音乐活动,在学会了唱歌后,有一个幼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蝴蝶是怎样长大的?”这时有的幼儿说:“蝴蝶跟我们一样,是慢慢长大的呗!”也有的幼儿说:“不对,蝴蝶是卵变成的。”……针对这种现象,我没有告诉幼儿答案,而是把这个问题留了下来。但留而不忘,在活动结束后,顺势利导地创设了“蝴蝶的一生”展示区,于是一次快乐的师幼探索之旅就开始了。
我们的常规教育活动是有时间限制的,有很多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样的教育留白不可错过,要成为后续的延伸活动。需要教师耐心地重新设计,生成新的教育内容,等待孩子新的探索与发现。
3.静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老师在回应孩子时,必须静下心来倾听,这样才能了解孩子想表达的。但我们经常会不知觉地啰嗦,如:老师问“哪里有树”,孩子答“公园里有树”,老师会脱口回应“对,公园里有树”;孩子答“马路边有树”,老师会紧随回应“对,马路边有树”。这样重复机械的回应不仅无效,还往往会打断孩子的思绪和表达。当孩子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老师只需应允和赞许,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想法。有时老师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身体的动作都是对孩子的回应。这样的回应既能对孩子的回答做出反应,又是在等待孩子完整地表述出自己的观点。
三、面对孩子,付出真心
很钦佩特级教师朱静怡老师的活动,平实、朴实而真实。一次朱老师展示了绘本阅读,为孩子提供的教学材料是人手一本的绘本,听说她本人也是刚刚拿到书。很难想象,这样的公开教学朱老师不需要任何的课前准备。看着她从容、有序、机智地引导孩子们去阅读,我明白了她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她的回应没有预设,却是那样的精炼与有效,她是用真心在与孩子互动。
可见付出真心的回应,才是真实的回应。我们的活动是为了孩子获得发展而开展的,不是为了展示而进行,不是为了获奖而参与,不是为了好看而设计……抛开一些老师自己的利益,真正地从孩子出发,真心地为了孩子思考。不因为孩子的一句不合适的回答而急于纠正,不因为孩子的回答跑题而急于打断,不因为孩子可能回答不到预期的目标而剥夺他回答的权利……一切都从一个教育者的内心出发,真实地面对每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