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沃“乡村美术教育”土壤,播撒“蒲公英种子”
2018-04-27刘雪
摘 要:农村美术教育受环境、经济、资源等条件的制约,出现了师资贫乏力、美术教学设备滞后、留守儿童肩负重任等弊端。为响应落实国家“十三五”计划,解决三农问题,农村美术教育问题迫在眉睫。“蒲公英计划”顺应而生,致力于更新教师理念、优化课程资源配置、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美术教育对精准扶贫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扶贫工作已进入“肯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农村美术教育弊端备受关注。蒲公英行动的目标是使偏远地区的学生和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学校享受现代化建设带来的福音,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农村美术;蒲公英行动;教育改革
一、农村美术教育现状
1.美术教师师资匮乏
农村美术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数量不够、质量不佳。在“乡村校长计划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在偏远的农村,一个校长就是一个地方的“教育部”部长,由此可见,对农村教师的期盼可谓枯苗望雨。受农村自然环境和经济的影响,留乡美术教师赴外学习机会微乎其微,受传统美术教学束缚,对教学概念化、模式化,漠视了美术的发展性和科学性。农村学校经常出现“一师多用”现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课堂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课后不进行教学反思,使农村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
2.美术教学设备滞后
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相对落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信息化普及带来的教育契机衍生了多媒体教学、网课、微课堂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这些发展带来了多元美术视角和各流行文化的冲击,中小城市的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看世界,在视觉思维和创新意识上更胜一筹。其次,农村美术绘画媒介、绘画种类止步不前,仅限于图画本和水彩笔,相比于中小城市的绘画种类、绘画媒介方式过于单一、枯燥。教学设备的匮乏,使教学活动的开展如履薄冰,纵有高质量的师资团队也不过是巧妇难为无米之饮。
3.农村留守儿童肩负重任
据统计,中国有70%的中小学生是来自农村,这些学生大多是父母在外的留守儿童。来自“学校”“家庭”的重任使他们负重前行。急于跃出“农门”急功近利的金蟾折桂,头悬案,锥刺股的传统学习压力,使他们只注重语文、数学、外语的学习,美术课程不被重视。加之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学生们买不起教科书式的图画册和美术器材,被贫穷限制了想象。其次,教师枯燥、传統的填鸭灌输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美术教材的的编写渗透着城市喜闻乐见的审美情趣和一些猎奇的民族审美观,让美术课程蒙上了神秘的面纱。美术课对农村学生来说是奢侈品,不是生活必需品。
二、“蒲公英行动”为乡村美术教育增资添彩
1.春风化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蒲公英行动”扎根农村,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培养教师辛勤耕耘,桃李芬芳为目标,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无私奉献的在农村大地播撒爱的种子,培养学科带头人,以点带面,以个体带动全体的方式为农村美术教育增资添彩。提升“师德”建设是肥沃农村美术教育的重要抓手。“蒲公英”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趣味性、灵活性、创造性为出发点,把传统的教室教学转移到广阔无垠的户外,打破束缚,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从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这样一支师德崇高,专业精湛,具有时代前沿的教学理念必定会为农村美术教育注入新的血液。
2.挖掘民间美术资源,做传统文化传承者
“蒲公英”立足实践,因地制宜,开发当地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使之成为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民间美术是传统文化长期的历史积淀和传承,体现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民族审美情怀。民间美术进课堂,不仅有利于整合资源配置,还有利于发扬优秀的民间文化,使学生树立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培养乡土情怀和民族认同感,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
3.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在心理上造成了后天性的创伤,“蒲公英”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心灵上的慰藉,用绘画的方式打开内心的闭塞通道。“蒲公英行动”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为他们带来希望。它们的到来,为昔日冷清的课堂带来温暖。留守儿童因亲人没有常常作伴,关爱的流失,致身心健康处于麻痹、空虚的状态。美术学习是一种有效心理疏导方式,志愿者们与学生共同创作,关注他们的发展因材施教,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引导其正确认识自己,为他们插上梦想起飞的翅膀。
三、实施建议
(一)深入调研,量身定做
蒲公英行动根植乡土,深入发掘民间美术资源,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域特色开发创造出不同的教学灵感,蒲公英活动应听民言、访民情、调农户,深入了解地域民间美术历史文化内涵,请当地资质民间艺人共同参与美术活动中来,做到技艺并存,落实民间美术进课堂,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理念。
(二)聚集焦点,精准培养
1.精准圈点
对农村地貌、资源优势进行斟酌筛选,形成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大部分农村学校依然保持着“原始特色”,停滞不前。所以应针对符合计划可行性的美术教育进行圈点,划分好范围、处理好主次矛盾、由特殊到普通、有个体到全面,精准落实调研工作。
2.精准识才
精准识才不仅限于老师,还要发掘有潜力、有创造力的学生,形成师生强强联合,以点带面带动发展。识可用之才、识可造之材、识可行之才,共同为乡村美术的发展增威助力。
结语
农村美术的发展仍然处于瓶颈期,随着蒲公英行动的不断深入,让更多的艺术家、优秀的美术教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并为之动容,不断地参与进来,蒲公英行动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是一个“草根计划”为中国广袤的神州大地撒下福音,在多个偏远农村以遍地生花。让一枝一叶,一砖一瓦像神笔马良为农村孩子画出似锦前程,灌溉农村美术教育。
参考文献
[1]金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形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2]刘爱军.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N].济宁日报,2010-11-24(B02).
[3]陈健勇.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及改革、发展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5.
作者简介
刘雪,女,1994年12月,湖南怀化人,硕士学位,湖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