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慢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样变的临床效果
2018-04-27叶劲松
叶劲松 梁 昭 李 闯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109
胆囊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胆囊分泌的胆汁参与胃肠道内物质的消化,有利于帮助机体保持内环境的平衡,而当胆囊发生病变时,则会引起上腹部的疼痛,不仅影响其正常生活,而且还会引发较多的并发症。临床上常见的胆囊病变有急、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样变等,常常以手术切除胆囊治疗,随着科技的发展,胆囊疾病的治疗也采用微创手术进行,腹腔镜是常用的手术方式,但是不同的疾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影响不同,本研究就此情况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104例我院自2015年8月~2017年9月的急、慢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样变的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组进行治疗,其中急性胆囊炎组有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34~72岁,平均(51.5±2.5)岁,病程 1~ 4周,平均(1.8±0.7)周;慢性胆囊炎组有36例,男17例,女19例,年龄34~75岁,平均(49.8±4.7)岁,病程范围2~6周,平均(3.5±0.5)周;胆囊息肉样变组的有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4~74岁,平均(49.5±4.5)岁,病程2~5周,平均(2.7±0.8)周。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慢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样变的诊断,无精神和认知障碍,家属及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此次治疗研究,无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损伤。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行气管插管麻醉,常规消毒后,在选定的手术部位开孔,建立三个孔后将腹腔镜套管放入,并通过其通入CO2建立气腹压,若通过腹腔镜观察手术视野暴露不佳则可以建立四孔,对于胆囊颈结石嵌顿导致胆囊张力增大的患者,首先应经过辅助孔用气腹针对胆囊底进行穿刺,将胆汁进行抽吸并减压[1-2]。对于胆囊管较为粗短,夹闭有困难的患者,则用缝扎或者圈套器进行结扎;对于创面有渗出、胆囊大部分被切除、胆囊管残端处理不满意的或者合并有内脏损伤的患者,经Winslow's孔放置1根单腔管,术后24~72h拔除[3-4]。对胆囊进行切除和游离则依据术中的探查情况按顺序进行,可结合顺行、逆行、顺逆结合等方式进行探查并将胆囊切除,对于术中需要转为开腹治疗的,则实行开腹治疗[5-6]。
1.3 观察指标
对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比较
治疗后,三组患者开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
表1 三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比较[n(%)]
表2 三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 s)
表2 三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 s)
注:与慢性胆囊炎组比较,#P<0.05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后住院时间(d) 术中出血量(mL) 总住院时间(d)急性胆囊炎组 38 78.5±10.6# 5.4±1.5# 83.8±9.8# 7.2±1.6#慢性胆囊炎组 36 60.4±7.8 5.3±1.4 54.2±6.7 13.7±1.5胆囊息肉样变 30 58.7±8.4 5.2±1.6 52.5±5.9 6.8±1.8 F 5.847 0.365 10.526 11.988 P<0.05 >0.05 <0.05 <0.05
2.2 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治疗后,慢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少,与急性胆囊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慢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样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样变的总住院时间短于慢性胆囊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性胆囊炎、胆囊息肉样变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胆囊是人体中一个重要的器官,胆囊分泌的胆汁可以作用于肠道而帮助消化,胆囊也是较容易发生病变的器官,其常见的疾病有胆囊炎、胆囊息肉、胆囊结石等,而其中较为常见的有胆囊炎和胆囊息肉,胆囊炎又可以根据其起病的速度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7]。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是由于胆囊管阻塞或者炎症侵入胆囊而导致的炎症反应,它起病较急,发病后患者疼痛难忍,对其生活存在较大的影响[8-9]。而慢性胆囊炎则起病较慢,患者有长期的明显的疼痛,两种疾病均对患者的生活有较大的影响。而胆囊息肉样变则是由于胆囊受到病菌的刺激导致上皮组织过度增生的一种情况,发病后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起病之初疼痛多局限于上腹部剑突下,疼痛较轻,呈持续性疼痛,以后疼痛逐渐加剧[10]。临床上对于胆囊疾病常常以手术治疗,不同的疾病采用腹腔镜治疗的效果也有所不同。
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疾病,也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腹腔镜切除胆囊,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在本次研究中,对于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样变均采用腹腔镜治疗,治疗后慢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少,与急性胆囊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为:慢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样变均为择期手术,利于患者在术前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包括生理指标和心理状态等[11-12]。而急性胆囊炎则需要尽快手术,对于患者的病情确诊需要在手术中进行,时间较为紧迫,同时对于止血也是需要做好充分输血的准备,因此术前某个方面准备不足,会导致急性胆囊炎治疗中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也会延长[13-14]。而急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样变的总住院时间短于慢性胆囊炎(P<0.05),是因为急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切除治疗均可快速康复,对胆囊周边组织等的影响和损伤小,因此术后恢复较快,而慢性胆囊炎则是长期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对胆囊以及周边组织均存在破坏,术后则恢复较慢[15]。由于三种疾病均采用腹腔镜治疗,因此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少,同时转开腹的情况低,术后利于机体的恢复。
综上所述,急、慢性胆囊炎和胆囊息肉样变均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存在较大的影响,在治疗中实施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显著,由于均采取微创手术治疗,因此术后恢复较好,并发症少,但是不同的疾病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来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轩兴铁,阚艳敏,马琳,等.术前超声检查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12):1987-1988.
[2] 程晓剑,章安庆,叶显道,等.经脐单孔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比较研究[J].安徽医药,2013,17(07):1180-1182.
[3] 赵永红.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0):1323-1324.
[4] 吴君正,李谦,梁海飞,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慢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样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0,5(21):32-33.
[5] 陈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慢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样变的临床疗效分析[J].心理医生,2015,21(19):20-21.
[6] 徐龙,徐家法,沈华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应用分析 [J].中国医师杂志,2015,17(6):918-920.
[7] 王永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及胆囊息肉样变的疗效 [J].甘肃科技,2016,32(5):129-130.
[8] 肖亿,潘光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残余小胆囊17例 [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2):2043-2044.
[9] 欧阳彦成,侯锡斌,文帮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12,18(6):789-792.
[10] 焦勇,张钧,雍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的临床比较[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6,19(2):161-161.
[11] 徐欣,冯轲,付强,等.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0例应用体会 [J].腹部外科,2012,25(3):172-173.
[12] 胡俊,刘双海,贾竞超,等.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转为多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原因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3,41(10):39-40.
[13] 杨勇,田明国,辛国军,等.改良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4,26(5):362-364.
[14] 李家福.完全左侧视野下胆囊剥离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17(6):421-421.
[15] 赵磊.腹腔镜手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9):1399-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