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之有效途径

2018-04-26王珺

新一代 2018年24期
关键词:积累阅读个性化

王珺

摘 要: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这个信息社会一个现代人的基本素养,教会学生阅读文章,学会积累,能进入文本,又能有个性化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积累;个性化

阅读能力指的是理解运用和反思书面文字的能力,旨在达到个人目的、发展个人知识及潜能并参与社会的能力。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这个信息社会一个现代人的基本素养,但是在对小学生各项语文能力的检测里,阅读能力是他们最弱的一项,让人堪忧。

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学会如何去读

阅读首先要感受文字信息。如何感受文字信息呢?传统读法就是朗读,其实阅读方法有多种,如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猜度、探究读等等,教师应该结合阅读教学要求,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从而提高阅读能力,例如,朗读多半在学生识字、读书和背诵时使用,检验的是学生是否真的会读,它的不足是缓慢,效率低。当我们要理解某些概念或获得某些重要知识时,我们又需要精读、研读。当我们的阅读目的变成查阅某一特定的资料或信息时,我们又需要快速读。小学语文教材以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为主,对于精读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步骤阅读以到达深度阅读的目的。因为小学生的心智、思维能力等的不成熟,难以一下子驾驭精读。所以要教给学生精读的一些策略,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初步知道如何去精读一篇课文,精读一篇课文。精读一般有以下5个步骤:

(一)浏览读文。就是对文章做鸟瞰式感知,用较短的时间诵读一遍,或缺大量的有效信息,得到总体的印象,概括了解文章的主题,大意或觀点、材料。

(二)质疑读文。在第一遍浏览读文后,第二次读文,目的提出问题,根据浏览的印象和自己的需要,轻声读文,提出需要弄清的问题,使阅读文章的目标具体明确,提问可以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去设计。

(三)深度解疑。这是关键的步骤,必须认真阅读文章,圈点、批划、评注,弄清词句含义,逐段理解内容,理清线索,把握主题,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作摘要,抄卡片,写笔记,列提纲,绘图表等,求得切实具体地解决问题。

(四)背诵。强调记住需要记忆的内容,不一定都是一字不差的背诵,可以做尝试性回忆,再与文章对照反复记忆,力求记得准确、迅速,也可以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默写提纲,记住要点。

(五)复习。包括系统整理提纲和读书笔记,重温主要问题解决的办法,完成必要的练习。

这五个步骤环环相扣,构成一个整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控制好难易程度,多实践,初步掌握深入阅读的方法。

二、学会如何积累

我认为一堂阅读课是由亮点串起来的珍珠。这个亮点首先指的是字词句。一篇文章少则几百个字词,多则几千个,如果不采取特别的办法,学生学完后可能不记得什么,或记得模糊,这不能只靠死记硬背得来。其实每篇文章选用字词都是精心组织的,有些字词它的位置,它的含义,它的作用都是特别的,有些句子也是特别重要的,他们有的含义深刻,有的有特殊作用,有些句子是中心句,有些句子是上下文的桥梁,有的措辞特别等等,把这样的句子找出来,并思考它们在上下文中的作用,在全篇中的作用,想想他们带给你的启示等,几乎每篇文章都有这样的字词句,找到了它们就找到了全文的点、全文的线、全文的魂。这些亮点不仅要学会找,还要摘抄、诵读。阅读中如何提高阅读效率呢?就是要学会“视读”。视读是让我们眼睛接触到的信息可以直接反映到大脑中去,听觉系统,发音器官都关闭,从而使阅读效率提高,要达到这种境地,需要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节积累。

三、要学会进得去出得来

进得去是指对文章的深入理解,与文本深入对话,只有进得去才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中心,体验文章的情感。进入文本有个方法就是创设情景,创设情景指把学生引到文中的情景中去,去体会当时的一切,在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一)语言描绘情景。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教师可以用语言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大自然,体会司机的变幻多姿;可以把学生带去远古,体会风云变幻,沧海桑田;可以引领学生畅想未来;更可以把学生带入到栩栩如生的生活场景,体会世间百态……(二)表演体会情景,表演体会情景就是指角色表演。分为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书本上的,而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

(三)问答讨论情景。运用认知冲突的教学策略,营造一个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问答互动的情景,并诱导学生用自己的想法处理并解决问题,讨论和辩论是更高层次的交际性情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让学生投入活动,从而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用生活展现情景,用实物展现情景;用音乐渲染情景;用电教多媒体创设情景等,情景创设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文本,主动积极地参与文本对话,积极思考,理解课文中所发生的一切。

文本既要进得去又要出得来,当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表达的情感等等之后,又要把学生拉出来,以旁观者的角度对事对人,甚至是作者的写作技巧等发表意见,或赞赏或批判,或认同或否定等等。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在阅读中对文本的内涵进行着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师要搭建桥梁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意见得到表达,教师一方面要构建安全、和谐、民主的课堂生态环境,热情鼓励学生敢为人先,标新立异,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学生批判性阅读,培养问题意识,学会质疑,阅读过程也是一个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猜你喜欢

积累阅读个性化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