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究
2018-04-26崔泽鹏
崔泽鹏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感悟阅读方法,强化阅读体验,提高阅读技巧,拓展阅读范围,提高阅读水平,培养健康的人格,让学生充分感受阅读的魅力。
关键词:创设情境;个性化阅读;阅读能力;培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新课标下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推广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阅读教学的兴趣与信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增强阅读体验,而且可以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与感悟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创设阅读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阅读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关注点仅仅局限于由不同的汉字所组成的文章,而往往忽视了这篇阅读所营造的另外一个无形的世界。小学生之所以会觉得阅读枯燥和乏味,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正确的阅读方法,没有领悟到阅读真正所要表达的教学情境,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让阅读充满活力和生命力。教师要根据阅读内容的不同、表达情感的不同,创设不同的阅读教学情境,吸引小学生参与阅读教学中去,和阅读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达成共鸣,营造一个和谐的阅读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讲解之前先放映一些有关桂林美丽山水的图片或者是介绍桂林的视频,让学生对桂林山水有一个直观形象的了解。然后再要求学生结合所看的视频和图片对这篇文章进行仔细朗读,将作者这些文字转化为一幅幅图画和美景,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教师再对整篇文章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包括写作特点、表达情感、写作哟框架,让小学生能够从宏观上对这篇文章有一个技术层次的掌握。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来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浆》这首歌曲,让学生闭上眼睛,假设此刻他们就处在桂林,进行享受美景。通过这样一个阅读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眼、口、耳、脑等多种器官,一起感受作者笔下的桂林美景,一起體验作者对这些美景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此刻,《桂林山水》不仅仅是一篇阅读材料,更赋予它活力和生命。
二、倡导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课有效教学要确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持续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即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主动、轻松、自如地学习语文,做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阅读课有效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唤醒并释放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个性化阅读、个性化发言、个性化探究、个性化发展。因为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每个学生又都是个性的,即他们的性格特点、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思想认识、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都带有较大的个性差异。因此他们学习语文的方法、过程、行为等都是富有个性的。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和点拨,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使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使阅读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现的过程。
三、尊重学生阅读感受,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个性化阅读尤其强调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创造。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体验,不能把教师个人的理解或是教参的提示强加于学生。要激励学生勇于表现自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求异思维。如在教学《捞铁牛》一课时,学生对捞铁牛时材料的运用提出异议。有人说“我可以不用装沙,这样太麻烦”,有人说“沙铲入黄河造成河床抬高,不利环保”,针对以上问题,学生展开讨论,针对当时情况下有何更好的办法捞铁牛,学生们各抒己见,有人建议不用装沙,改为装盐,盐化到水中,不会造成泥沙淤积。有同学建议干脆直接用黄河水来捞铁牛,取之于河,还之于河,既环保又方便。还有人建议不用两只船,而是换上四只大船交替装沙,既利于环保,又简化准备工作,效率更高。这样课堂上气氛热烈,群情激昂。
四、情感体验,让阅读教学点亮儿童的灵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只有挖掘课文内容,把情感点化出来,才能打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放小鸟》那伟大的母爱和美好的同情心;《这儿真好》那纯真的朋友情;《我叫足球》那种自豪与激情……其次是要发挥教师们的情感诱导作用。“刚出生的小鸡对什么都感到好奇和美丽,你们见多识广,会带他到什么地方去看看呢?那儿是什么样的呢?”第三是老师要加强学生的主体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真正体验学习的愉悦情感。“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情感读出来吗?”“能用你的身姿表现出来吗?”“能用你的动作表现出来吗?”从根本上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主体生命的投入,是他的生命的全部展开。学生不应该是课文的旁观者,而应该与课文融为一体。这样才能达到“我在课文中,课文也在我中”体验的最高境界。
综上所述,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双向的推动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个性化特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体会阅读乐趣,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