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化学概念形成和教学策略微探
2018-04-26王正江
王正江
摘 要: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基础阶段,包括了不少化学概念,是学生的重要学习内容。化学概念是对一部分化学知识的浓缩概括,类似于数学公式或是物理定理。但是学生概念形成却存在不少问题,没有取得对应的教学成果。本文对概念形成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深入探讨了概念形成的教学策略,以期提升初中化学教学工作。
关键词:初中化学;概念形成;教学策略
化学概念的普适性决定了其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只有彻底掌握各类化学概念,才能提升初中化学的学习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水平等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加强学生概念形成。
一、初中化学概念形成存在的问题
(一)化学概念难以理解
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对化学的认识十分浅显,导致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一时之间难以对化学概念形成快速理解。加之化学概念数量繁多,比较抽象,而且彼此之间具有联系,这就加大了化学概念形成的难度。化学概念跨越了宏观和微观,对某一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描述,学生难以对其准确把握,容易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出现偏差,比如蒜、碱、盐等。此外,部分化学概念十分抽象,学生无法理解其具体内容,比如原子、离子、元素等。
(二)学生自身认知水平的干扰
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思维方式和判别能力尚未形成,这些元素都对化学概念形成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化学概念的认知不深入,普遍停留在表面,无法做到实际应用;二是学生对化学概念的认知会受到其自身其他认知的干扰,进而导致化学概念和日常认知之间发生冲突产生混淆。
(三)教学方法不当导致化学概念形成困难
教学方法不当会对化学概念形成产生直接的影响,导致化学概念形成困难。一方面,教师在升学压力的负担下,教学活动过于考虑应试重点,要求学生对应试重点进行强化记忆,没有用正确地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对概念形成的认识存在误区。大部分教师认为化学概念进行直接背诵记忆就可以了,但是化学概念是和化学原理紧密相连的,应该在化学题目或是实际问题中进行运用,进而理解掌握化学概念。
二、初中化学概念形成的教学策略
(一)对化学概念进行直观教学
直观教学就是利用最直观的手段对化学概念进行表达,进而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记忆,直观教学的方式很多,比如化学实验、化学视频等,都可以对化学概念进行直观反映。比如在教学溶液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当堂进行实验,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糖水中水相当于溶剂,是溶液糖的液体;糖相当于溶质,是溶于水的物质。但是,糖是由多种化学物质构成的,所以糖水实质上是多种化学物质的混合溶液。通过对糖水进行现场实验分析,学生就可以十分直观地对溶液、溶剂、溶质和混合溶液的概念形成深刻地认知。不仅如此,还可以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以便对相关化学概念直接体验,加强对化学概念的认知。
(二)设立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化学概念
化学概念有许多都和化学反应具有密切关联,教师可以设立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进而对化学概念形成深层次的认识。比如,对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这两组概念,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个问题: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存在哪些区别,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转化关系?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选取10ml饱和碳酸钠溶液A和10ml不饱和碳酸钠溶液B,同时向两组溶液加入3g碳酸钠固体,可以发现A组加入的固体没有融化,B组加入的固体部分融化。再向A、B加入等量的水,直到A组固体全部融化。由此可以看出,饱和溶液无法继续溶解溶质,不饱和溶液可以继续溶解溶质;不饱和溶液通过添加溶质可以转化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通过添加溶剂可以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三)进行化学概念重构
化学概念重构就是对化学概念进行重新解读,首先要提出化学概念特征,进行适当延伸。化学概念的描述中都具有特征字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取出这些特征字符,将其进行延伸,进而具现化学概念的实质。比如,催化剂的而化学概念就是改变某一化学反应速度,但是不改变反应全过程物质。这一概念的特征字符就是改变和不改变,改变针对化学反应的速度,可以是加快,也可以是减慢。不改变的意思就是不论是否加入催化剂,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和性质不会产生区别。其次要区分概念同异,将表述相近的化学概念进行细致区分,可以通过对比试验强化区分效果。比如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是一变多,化合反应是多变一,只需通过对比试验,就可以清楚地区分这两个化学概念,并且形成深刻地理解记忆。
化学概念在初中化学中占比较大,也是学习好初中化学的关键所在。初中化学概念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化学本身的原因,也有教学手段的原因。因此,需要通过更加直观的教学、设立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对化学概念进行重构,以促进化学概念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高清鴻.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理论创新,2013(03)
[2]孟献华.初中化学概念形成与教学策略[J].化学教育,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