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师的教学风格

2018-04-26张文荣

新一代 2018年24期
关键词:教学风格因材施教教师

张文荣

摘 要: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稳定的、个性化的教学风貌和格调。本文主要论述教师的教学态度及因材施教原则,简约、直观、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实现课堂交流的多向互动。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表现教师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教师;教学风格;因材施教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有的教师思辨能力强,善于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质疑思考的空间;有的教师语言生动幽默,能够深入浅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有的教师善于写画,简明的线条、概括的板书,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因此,教师良好教学风格对学生的教育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人就教师教学的风格浅谈拙见如下:

一、平等待生,因材施教

学生是教学中的个体,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专属个性,教师要等同对待每位学生,以学习成绩最低或最高的同学为标准是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的。在学习上教师不能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这是教师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做到既能关注全体,又能兼顾个体。

二、多份表扬,激发学生

绝大数的学生都需要教师用表扬的方式去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与上进心,教师要主张“课堂是学生表现自我,体验成功、自信、快乐的地方”。努力创造让学生表现自我,体验课堂的机会,让他们在老师的赞赏中、同学的掌声中,获得成功的课堂体验,从而产生学习信心和兴趣。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并适时提醒,让他们尽量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去认真聆听和学习。

但且记不要只表扬那些表现突出的学生,我门要关注的是全体,多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这样就会让学生对学习、生活更快乐更有信心,更具活力和进取精神。

三、课堂教学,简约明了

“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性格,对我们来说一直是个难题”,简明扼要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修炼和积累转化的教学技能,教师如能将知识点简约高效地进行教授和传达给学生,这样的教师基本可称之为教学能手了,如果一个教师的教学不是越来越简单而是越来越复杂,那么这位教师离“庸师”也不远了。课堂简约化原则,应注意简约不等于简单,那种上课随便讲几句,放任学生漫无目的地“自由学习”的课堂是低效的不可取的课堂,这样的教师是不负责任的、不合格的教师。

四、形式多样,直观教学

(一)实物直观。实物直观是通过实物进行教学,直接将对象展示在学生面前,在学习日常生活中比较生疏的内容时,实物直观教学能真实有效地为学生提供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所必须的感性经验。另外,到实地参观也是实物直观的最好途径之一。

(二)影像直观。影像直观是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包括图片(教材插图与课堂板画)、图表、模型、幻灯、录音、录像、电影、多媒体技术等进行辅助教学,影像直观相对实物直观更具有不受实际条件限制的特点,可以弥补实物直观的不足。

(三)语言直观。语言直观是教师运自己的语言,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述,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直观的教学效果。语言直观的运用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业务素养。

(四)知识直观。是指新的知识如果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现有知识和经验的延伸、拓展、联想、迁移得来的,这样的知识形成过程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直观的基本原则也是将复杂的问题解答用直观的形式简约讲解,把我们所要讲授的知识“简约而不简单”地传授给学生。

五、课堂提问,注意技巧

教师在教学中药善于适时提问,启发思考,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后发表见解。提问时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不能用个体思维代替全体思维;不能用教师提问代替学生提问;不能在多教学生尚未进行独立思考的状态下就给出答案;不能用标准答案去扼杀不同意见;不能提出超过大多教学学生能力的问题;不能提出过多过于复杂的问题。

六、以生为主,培养能力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和主人这一核心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两个凡是:“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完成的事,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属于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教师决不占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过程应围绕问題的提出与解决来进行。教师应努力让学生拥有五种课堂权利,即:自由阅读课文的权利,独立思考问题的权利,自由质疑相互释疑的权利,获得教师个性化指导与激发的权利,得到同学互帮互助的权利。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先同学后老师”的良好习惯。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有疑问先找同学帮助,后找老师指导,做完作业先让同学批改后让老师批阅的好习惯,坚决改掉有疑问停笔等老师解答,做完练习等老师批改的不良习惯。

七、课堂交流,师生互动

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学提倡开放式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有一个关键词就是“互动”。对课堂要求多项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已成为新课改的亮点之一,师生互动关键是思维互动而不是形体互动,是全体互动而不是部分互动。教师可在班级授课时建立学习小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做法。互动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之间“学力差异”,为后进学生及时解决学习困难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优秀教师有着优良的教学风格,优良教学风格可以潜移默化的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

猜你喜欢

教学风格因材施教教师
最美教师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中小学教师教学风格现状的调查研究
常州市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调查与分析
名师的教学风格与课堂文化
高校数学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