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美术教学的探究

2018-04-26曾清君

读天下 2017年18期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提问误区

摘要: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和树立正确形象认知的课程,更是美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目前无论哪门课程都会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课堂提问,初中美术教学也不例外,但该门课程在课堂提问中普遍存在难以有效控制问题难易、问题效用低下以及学生思考问题时间较少等误区,以至于课堂提问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提问;误区;对策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常用的沟通交流方式,借助提问可以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程度以及诊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调整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初中美术课堂也是如此,然而受较多因素限制,部分美术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存在较多误区。在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应正视课堂提问误区,真正发挥课堂提问效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 初中美术课堂提问误区

(一) 问题难易失调

一般从事初中美术教育教师都接受过高等专业美术教育和相关专业技能训练,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会下意识地将在学校中接受的教学模式照搬到美术课堂当中,以至于提出的问题过于专业或脱离学生实际认知,长此以往学生对美术知识只能望而却步,影响美术教学质量。

(二) 问题效用低下

课堂问题要和教学内容有着联系,更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通过问题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错误地认为只要提出较多的问题就能使学生投入其中,教学效果也会更好,以至于很多教师缺乏考虑问题设计和其有效性。例如在讲解美术某一基础知识时,教师选择拆分概念讲解,只提问概念中的字词且喜欢反问学生“对不对”、“好不好”等假问句,而学生则应付式回答,可以说这种提问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实际能力和学习兴趣,无法发挥问题作用。

(三) 学生思考较少

部分美术教师受课程时间影响而选择将更多时间留给美术基础知识讲述,以至于在提出问题时过于追求快节奏,常见即抛出一个问题后自己很快给出答案,没有给予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的时间,这种注重提问形式,忽视学生思考的提问方式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二、 改善初中美术课堂提问对策

(一) 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把握问题难度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问题是改变初中美术教学课堂提问现状的关键,所谓精心设计问题即科学把握提问时机和问题难易程度,尤其问题难易更是重中之重。如果教师提出问题较难,那么学生必然会感到茫然无措,降低学生兴趣,反之,问题太过简单则会让学生产生无趣心理。美术教师可以将根据顺序将问题划分为多个关联紧密和层次分明的小问题,之后在适合的时机依次提出问题,此时学生的思维就会沿着教师问题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突破问题重点和难点,从而保证借助问题锻炼学生能力和引发学生联想目的。

(二) 立足学生现实生活,活跃学生思维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美术教学内容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过于沉闷,课堂气氛轻松有趣,美术教师就可结合此课堂特征提出有效性、趣味性和针对性问题。首先美术教师应充分了解美术教学大纲精神,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识线索等准确切入教学内容,由此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其次美术教师根据学生现实生活和实际认知水平等提出问题,调动学生参与美术教学的积极性。以《单色版画》一课为例,教师就可借助校园或班级的版画作为问题切入点,使提问问题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活跃学生思维和深化教学深度。

(三) 结合多种资源,创新美术课堂教学方式

首先,教师可将课本内容和网络资源相结合,应用视频、动画、网页等资源弥补教材篇幅的不足,加强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例如某教师在讲解教材中的艺术作品《向日葵》时,先结合百度百科为学生全面地讲解了创作者梵高的生平和《星空》等其他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后为学生放映了动画短片《至爱梵高》,使得学生进一步直观、强烈地感受梵高的画作之美。

其次,为了强化学生的美术学習兴趣,教师还可与之俱进,将美术教学与时下热门的社会事件相结合。

(四) 组织多种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

首先,艺术与自然是分不开的,采风是艺术家激发创作灵感、锻炼创作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美术教师应定期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乡村、公园、景区等自然化的环境之中,进行采风和写生。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审美视角和参照物不同,往往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美术作品,继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性。

其次,教师还可在课堂上组织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构建出自由、愉悦的美术学习氛围。例如某初中教师结合当下流行的“表情包”元素,设计了特色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将世界名画和表情包结合起来,创作出新的美术作品。活动主题一出,学生便积极投身到绘画当中,向教师交出了“机器猫式呐喊”、“愤怒的斗牛士”等由世界名画改编的新作品。

(五) 从多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感悟和鉴赏美术作品

作品鉴赏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学生审美能力和美术常识储备具有巨大的提升作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出发,带领学生全面地赏析艺术作品。以《蒙娜丽莎》的鉴赏教学为例:在上课前,教师为学生布置出作业,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搜索、书籍查阅等形式了解《蒙娜丽莎》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人物原型等,以便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在上课时,教师向学生展示出《带胡须的蒙娜丽莎》《蒙娜丽莎·达利》等历代画家的改编作品,并带领学生进行对比分析,继而了解各个画家的艺术特点和画风特色。

三、 总结

总而言之,将初中美术教学基于新课程标准进行优化改良,是推广素质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分析可知,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学习阶段,初中对学生日后世界观、审美观等素质的塑造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教师在此时结合网页、动画等网络资源以及自然写生、主题绘画等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美术素质水平,有效地提高了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最后,希望本文对初中美术教学日后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永丽.试论当前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美术教学要点[J].新课程(中学),2015,(07):59.

[2]邱长华.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对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新课程(下),2017,(02):48.

作者简介:

曾清君,四川省南充市,四川省南部县大坪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美术课堂提问误区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