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2018-04-26孙宏燕

读天下 2017年18期
关键词:传统艺术视觉传达

摘要:山西皮影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一颗闪耀的明珠,它在继承了中国传统皮影的特点上,又融入了自己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对山西皮影的造型特征与变现形态的分析与研究,探讨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

关键词:视觉传达;传统艺术;山西皮影

一、 山西皮影概述及艺术特色

(一) 山西皮影概述

这里所讲的皮影包括皮影的雕镂、制作、舞台表演以及唱腔,是艺人们根据舞台表演用手工在皮子材料上雕刻、彩绘出人物、道具、场景等的系列制品,是对皮影和皮影戏人物制品的通用称谓。

山西是中国皮影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千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山西皮影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而享誉国内外,山西孝义皮影戏已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审美价值。

山西的皮影艺术在创作中吸收了山西戏剧与剪纸的精华,根据自身特点加以改造。从山西皮影的造型广泛,题材丰富,从天上的神仙到妖魔鬼怪,从平常的人物到传说中的精灵,无所不有,这样的造型艺术最大限度地吸收了剪纸艺术的造型特点,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与前面所述的戏曲脸谱相近。同时民间艺术中浪漫与现实的表现手段也影响到了皮影的表现,如造型雕镂的简洁、夸张,人物表现的真实、细腻,给观众以极大的想象空间,准确地将故事内容传达给了观众,将艺术表现中的浪漫与现实结合得恰到好处。

(二) 山西皮影艺术特色

山西皮影具有独特的造型特點,在皮影雕镂过程中巧妙地运用点、线、面的基本元素将皮影的审美艺术同表现力的时效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后期加工方面具有装饰、夸张、观赏的工艺特点。与其他地区的皮影相比,山西皮影的影人外形高约九至十寸,头部占全身的六分之一,大小合适,在舞台表演时灵活多变。小生、小旦的额头宽大,鼻子高且直、嘴型小巧,形象妩媚;男性角色多豹头浑眼、鼻如悬胆。山西皮影的造型特征概括起来可以有以下三方面:平面性、戏曲性、地域性。

1. 平面性

平面造型是皮影造型的主要特征,同时也是山西皮影最外在的表现形式。在皮影的拓色中人物的造型一般均采用侧面造型,部分场景、背景灯采用正面造型。山西皮影艺术装饰意味浓郁,在制作上广泛吸收了剪纸、版画、年画、泥塑、刺绣等许多民间艺术的特点,并将剪纸、年画、戏曲脸谱等艺术的影像造型特点渗透于皮影艺术中,并使之更为丰富、生动。

2. 戏曲性

山西皮影人物造型参考了中国戏生、旦、净、丑的特征,又根据皮影表演时的特点而设计的。皮影人物形象接受戏曲人物形象的影响,从皮影人物造型中可以看到戏剧脸谱的“影子”,根据皮影舞台表演特征,影人的造型与戏曲脸谱特征有相似之处。

3. 地域特征

山西皮影的造型严谨,刻工细致。影人的男性一般比较粗。例如多为豹子头,环眼,深目,鼻如悬胆。女性比较娇小,尽显妩媚之致。一般嘴型小,高额,直鼻,形象娇俏生动。

山西皮影的雕镂技术有独到之处,其工艺之精细在全国是比较突出的。其中“推皮走刀法”的技法使皮影雕刻刀口准确流畅,曲直有致,再配以多种雕镂工艺,更加显示出山西皮影的雕刻之美。山西皮影的影人雕镂造型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影人的大小、长短,雕刻花纹的繁简、疏密,色泽的明暗、鲜淡,线条的曲直、虚实,场面的富丽、古朴等各具特色。

二、 视觉传达设计概述

视觉传达设计是人和人之间通过“看”这种形式进行交流的,依靠对图像、形状、颜色、外观的视觉元素达到充分的认识与体验,是通过视觉语言的表现传递给大众的设计。各地区的民众,凭借视觉元素表达情感,进行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从而达到信息的传递,借助不同的视觉语言充分地传递着人们的美好意愿。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进步以及新材料的出现使得视觉传达设计涉及领域逐渐扩大,而视觉传达设计也慢慢走向了与另外的信息媒介互相关联的创作新领域,一步步走向设计领域的成熟,拓展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创作范畴。它还涵盖了平面设计的各个领域,比如有装饰设计、包装设计、企业 VI 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平面招贴、视觉环境设计、影视创作等等,其领域涉及范围更广,涵盖的内容不计其数。

三、 山西皮影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视觉传达设计是建立在艺术理念和造型特征上,再次解构山西皮影艺术的表现技巧,完美地将山西皮影与视觉传达设计相结合,从而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范畴。当今视觉传达设计的延续趋于个性化和传统化的艺术表现新形式。山西皮影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的结合,是时代进步的最直观的艺术表现新态势,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发展。

(一) 山西皮影平面造型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皮影造型古朴、简约、抽象、艳丽,有着比较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图案的组成变化之中有统一、对比之中有调和,体现了一种赏心悦目的装饰性。可根据山西皮影的这种特点将其应用在室内设计中,对需要设计的空间进行适当的分析,将要装饰的物品与皮影的造型、色彩等元素结合在一起,形式上可以使用原本的皮影造型或有一定夸张的造型,依据大小、疏密重新排列组合,让室内设计更具有一种民族特色。

(二) 山西皮影中的镂空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视觉传达设计领域采用的视觉元素是相当广阔的,可以结合山西皮影中特有的审美文化,将皮影中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着手,从皮影中独具一格的镂空手法作为出发点,将传统的山西皮影进行一定的变化,丰富平面化的皮影表现形式。在传统技法上融入新的造型语言,将富有现代感的造型与皮影镂空的艺术技巧相结合,使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充满了新意。

镂空是一门雕刻艺术,它是利用刻刀或剪刀等工具在画面上透刻出作品,在表现形式上进行处理“阳线镂空”(即镂空艺术所谓的画面线线相连)或者“阴线镂空”(即镂空艺术上所谓的线线相断)。皮影的雕刻刀法以镂空为主,结合传统的绘画线描形式雕刻。皮影上留有大面积的实体,它通常用较细窄的镂空线条及图案来装饰,巧妙多变,有着很丰富的表现意味。

镂空效果能够在视觉上给人一种通透的感觉,其装饰效果,艺术表现力都比较突出。镂空设计大胆地将设计和雕刻良好地结合到一起,通过烘托、映衬、融合雕刻在形式和功能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诠释了设计的艺术质感。镂空除去了一部分面积,缺口形成之后带来的空白和不完整的效果改变了原本沉闷死板的空间,空间的层次感加强,影响了人们的视觉感受。镂空之后的表面上被分割成许多的形状,形状之间的大小对比以及疏密关系在空间中形成一种节奏,空白处与整体空间形成了虚实之美,能营造一种融入自然、透气悠远的空间。

(三) 山西皮影中的光影效果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皮影通常是根据灯光照明投影以表达出事物的造型特征,根据皮影形成的光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进行很多相关实践。将各种形象经过巧妙的组合,然后通过光线映射到平面或者墙面上,产生了生动逼真的投影。在光影的作用下不同的艺术造型和周围的景观互相融合到一起,有时将灯光照射到立体的墙面上时,静态的剪影在光照下却变得有了动感,使灯光下的艺术造型“活”了起来,赋予他们鲜活的生命,在光线营造的空间场景中演铎着他们自己的故事。

将皮影中的镂空效果和光影效果相结合,不僅能在同一个空间展现同一事物的不同角度,还能将多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特征进行组合。结合镂空的表现手法,在光影的衬托下,使平面化的物体更具立体感,并透过光影的效果呈现出不同的视觉体验,将这种表现方式运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给人带来别样的艺术体验。视觉传达设计就是给受众产生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光影和镂空的作用下,观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光影变化观察到不同的平面化效果,而观者所处的角度不同观赏到的艺术形象也不同,从而拓展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艺术领域。

山西皮影中的“镂空”效果与光影效果的巧妙结合,丰富了平面化的设计思维,无形中扩大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范围,同时可以延伸到其他的艺术领域,比如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以及动画等设计领域。以多种视角表现物体,超越固有的思维模式,带给人们别出心裁的视觉感受,能够牢牢抓住人们的眼球,这无疑扩大了对山西文化的宣传。

(四) 山西皮影造型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民间美术图案、纹样在设计中的运用是我国民族风格包装设计的传统文化特色表现之一。民间美术图案虽简洁但是不失生动,其图案体现出浓厚的民间文化艺术。皮影来自民间,因此其纹样也吸收了民间的各种纹样,图案及纹样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皮影的设计采用雕花的形式镂空,纹样的装饰种类比较多,将这些民族特色文化符号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应用在包装设计中,会赋予现在视觉设计以新的生命,但前提是设计者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探究传统理念和现代文化的契合点,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艺术设计流露出我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皮影艺术色彩语言的源头是传统民间美术的色彩,因此皮影艺术的色彩蕴含着我国的民间文化内涵,其含义超越了一般色彩的审美特性。色彩在审美中给我们的感觉是非常直观的。

某种颜色往往象征着某个特定的内容,比如红色象征着喜庆、吉祥。颜色对人们的视觉有导向作用,色彩能够影响人们的视觉及心理感受,简单明快的色彩搭配能很快抓住人们的视觉神经。因此,醒目的色彩是优秀的设计作品有力的语言。皮影艺术的色彩用得比较少,但是具有简洁明快的艺术特征和强烈的装饰意味。颜色用得少但是如果用得比较巧妙的话,效果就会非常好,用色的纯度要高,同时要讲究对比色的使用,强烈对比色的使用对我们的视觉会有很强的冲击力,给我们视觉上和心灵上的震撼。皮影色彩的纯粹单一,风格简约,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追求简洁明了的色彩功能,因此皮影用色风格和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有着共同的理念。

四、 总结

视觉传达设计作为现代设计领域的先导,在当代的艺术创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山西皮影同样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在现代的设计创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平面设计是立足于时代的艺术产物,并且根植于民族文化的传统是想用特定的视觉语言来传递传统文化,表达着山西特有的风土人情,并把最活跃的艺术风格传递到大众的视野去,成为推动民间文化继续延续的生命体,丰富了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方式,同时为山西皮影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魏立群.中国皮影艺术史[M].文化出版社,2006.

[2]魏力群.中国民间皮影造型考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3):120-125.

[3]李慧峰.传统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再生[D].同济大学(社会科学版),2002,13(6):27-32.

[4]孙建军.中国民间皮影[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孙宏燕,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猜你喜欢

传统艺术视觉传达
试探赣南采茶戏与传统艺术的结合
视觉传达艺术与中韩网页艺术设计的比较研究
设计素描结合视觉传达专业特点的教学探索
当代中国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戏曲元素
民间舞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浅谈字体设计在商业运用中的创新与表达
浅谈赣南采茶戏传统艺术的传承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近十年古筝创作特征
鹤文化视觉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