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班风、学风形成中的作用

2018-04-26吴沛源

读天下 2017年18期
关键词:学风班风德育教育

摘要:一个班级的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班主任是否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工作做得是否细致,关系理得是否顺畅,对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的形成尤为重要。我在班主任的工作岗位上也有很多年了,现把自己工作的做法与各位同仁分享。

关键词:德育教育;班风;学风

引领班风,是指班级的风气、作风。班风外在的表现为班级的形象、班貌。内在的表现为班级的一种氛围、一种潜在的隐形力量。良好的班风是班级建设的核心,它对学生的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了良好的班风,班集体就充满了鲜活的动力,就有了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团队精神。因此,每位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都应该注重良好班风的创建。

一、 通过多种活动进行德育教育,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初中学生正处于思想可塑性较强的阶段,所以我们要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但是进行教育要避免简单的说教形式,因为枯燥乏味的说服教育是很难被思想处于高度活跃状态的初中学生所接受的。所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课堂教学活动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一种主渠道,例如通过欣赏学习语文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祖国文字的美妙与博大精深,增强爱国意识;通过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德育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以内,在课外活动中,班主任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的拔河比赛,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激烈精彩的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一次深刻的集体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提高每一位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二、 加强班风建设

(一) 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向上的班级氛围

1. 确定班训,建立班级风向标。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奠基工程,班训是必不可少的。班训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是一个班集体目标的凸现与浓缩,是一个班集体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精神源动力。凡是接手新班,我要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班训的制定,每个人都要提出一条班训,然后由班委會选出实用性、有效性、科学性的班训。这样,更有利于营造平等、团结、和谐、进取的班级氛围。

2. 创建干净、舒适的教室环境。为学生创建一个理想的学习、生活环境也是班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设立“班务日志”“图书角”“卫生角”等专区,并充分利用墙面的立体布置,设置名人语录区、学生德育记分区、目标墙、学生作品展示区和班级获奖展示区。使学生在和谐、自主、温馨的环境里快乐生活,努力学习。

3. 班主任的思想观点、言谈举止、工作方法以及生活习惯,都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尤其是班主任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对学生更是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如要求学生不穿奇装异服,首先班主任要做榜样;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班主任首先要早到等等。俗话说得好“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班主任的学识和人品,都会耳濡目染地影响着学生,其责任心、义务感及诚实正直的品格也会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4. 重制度,重班规。班级管理,离不开规章制度的建立,制度产生于学生、执行于学生、约束于学生。然而这是否有成效,关键在于执行是否到位以及班主任是否重视。因此,班主任应要求班干部们公平、严格考核,每月、每期评出操行分前五位进行表扬、奖励。所以,一直以来,学生都很重视操行评定。也有和操行分无关的记录,比如午睡或自习进出教室的时间和缘由都有登记,班主任每天在班里检查并公开记录情况,所以学生在无特殊情况下是不会随意出教室的,而作为班主任的我,也不用长时间驻守于教室。

5. 重班干,重榜样。传统的班级管理是以班主任为主导,班主任管理,学生们被动地服从。我认为,新型的班级管理班主任应学会“放权”,由班主任管理变为学生自主管理。当然,管理得好与坏,取决于班干部队伍是否得力,所以,在班务工作中,我重视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对于班干部的选拔,我向来主张人人参与竞选。“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竞选班干部前,我都提醒同学们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尽量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人当选。选拔好班干部后,班主任要对他们进行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让他们大胆独立开展工作。要指导和支持他们,树立榜样的力量。

(二) 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关心爱护学生,形成良好班风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是难免的,那么该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学生表面上接受批评,其实内心是很反感的。因此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站在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和立场,以帮助学生成长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为出发点,让学生自己谈谈自己的错误所在。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自我批评、自我分析和自我纠正,效果要比教师的严厉批评要好得多。如2003~2004学年的林富景同学,他在古井镇念了几间学校,经常上网吧和游戏机室,甚至与校外人员一起打群架。转入我校的第一个星期,他坐在座位上,歪着身子,无所事事。课后,我找他谈心,谈人生,谈理想。要求他分析错误的原因,引导他辨别是非,深刻认识打群架是严重的违纪行为,要求他逐步改掉了那些坏习惯。在学习上,我也经常关心和辅导他,激励他努力学习,争当一名好学生。通过半个学期的努力,他改掉了很多坏习惯,上课开始举手发言,遇到疑难问题也大胆问老师,成绩不断提高。通过一年的努力,他考上了江门市新会第四中学会考班。

班主任与学生们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和开始,因为在班级中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沟通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学生把老师看成是自己的良师,更是自己的益友。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可以使学生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能够充满战胜困难的勇气与自信。同时学生也愿意与班主任老师交流自己的思想活动,为帮助老师搞好班级工作出谋划策,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良好的班风。

综上所述,良好班风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须始终抓紧经常性的教育和训练,不可一日松懈。同时班风教育还有些容易获得更大成效的时机,例如新生入学,新学期或新学年开始,校庆、校运会、艺术节、卫生文明评比表彰会、段考与期考总结等等。班主任要信任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班风的集中教育,或检查、总结班风标准、具体规范的实施情况,表扬好人好事,以推动班风建设。

作者简介:

吴沛源,广东省江门市,江门市新会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学风班风德育教育
特殊时期居家线上学习学风建设路径探索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多元化评价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
炊事员的几宗事
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概念主体及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