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纪录片节目中编导意识的表达

2018-04-26佟姝慧

记者摇篮 2018年3期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表达编导

佟姝慧

【摘 要】近年来获得广泛赞誉的《舌尖上的中国》在第三季开播前期,就在网络上迎来了网友广泛的热议。如此影响力的背后,则是由于纪录片从选题、拍摄、编排等方面都具备着极高的素质从而换来的。这必须要求纪录片的编导具备极高的编导意识,并在纪录片中将编导意识有着出色的表达。因此,如何能够让电视纪录片充分表达出编导意识,是创作优秀纪录片素材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 编导 编导意识 表达

制作纪录片从选题到制作成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作,每一项工作都需要编导对其进行严格的把控。而若想制作出一档出色的电视纪录片,编导除了需要具备出色的专业知识外,还需具备较高的编导意识。只有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充分体现出编导意识,才能保证纪录片的画面和主题能够有更好的衔接,进而展现给观众。

一、编导意识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作用

1.编导意识是编导素质的表现。编导意识是编导在电视纪录片制作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编导是否具备优秀的编导意识,是电视纪录片制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从纪录片初期的选题开始,便需要编导利用优秀的编导意识对其进行合理的构思。而对于纪录片的类型、镜头画面的风格以及纪录片后期剪辑的方式,都需要编导在纪录片制作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清晰的认知。由此可见,一档电视纪录片的整个制作过程,都有编导意识的参与,可以说编导意识是决定纪录片整体水准的一块试金石,也具有展现编导职业素质的作用。

2.编导意识是编导情感的表现。一档电视纪录片的制作风格,是需要编导将自身对于纪录事件的个人理解,倾注在整个作品中。编导需要通过画面、声音的传达,让观众能够较为深刻地理解编导对纪录事件的个人理解,从而更好地抒发出纪录片的整体情感基调。而编导意识在这其中,起到的作用便是能够将编导的情感更好地表现出来,从而让纪录片充满个人的作品风格与色彩。编导将个人理解与情感展现出来,从而更好地增强纪录片的故事性。

3.编导意识体现了编导的审美。此外,编导意识还能够体现出编导的审美能力。纪录片必须通过真实的场景叙述来体现出纪录事件的真实性,而具有美感的镜头便是场景叙事的必要条件。编导自身的审美能力能够在繁多的镜头画面中,挑选出最适合当前情景的画面,从而更好地将纪录事件的场景展现给观众。由此可见,编导意识能够更好地体现出编导的审美能力,而编导的审美能力决定了纪录片的真实感受。

二、纪录片编辑过程中编导意识的体现

1.纪录片选题决定了其内涵。编导意识在纪录片的编辑过程中有着诸多的体现,其中在纪录片的选题层面上,出色的编导意识能够决定纪录片的内涵。在如今观众具备主动的选择权情况下,唯有具备吸引力的纪录片选题,才能够吸引到足够的观众对其进行关注。而出色的编导意识,能够帮助编导知晓观众在哪些时间段中最为感兴趣的主题,从而让纪录片的主题充分地发挥其自身优势。编导在选题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选题的审美和价值性,只有具备这两点的纪录片选题,才有传播开来的意义。纪录片选题是一切工作的开端,唯有抓准观众的喜好,进而选出具有传播价值的纪录片选题,才能够制作出出色的纪录片。

2.編导意识能够反映纪录片的真实程度。纪录片中的镜头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镜头能够充分体现出纪录片的真实程度。纪录片的制作分为拍摄和剪辑两方面,编导需要在拍摄过程中,尽可能地抓取好的镜头来体现出纪录片的真实性;其次在剪辑的工作中,还需要利用多样的剪辑手法,将不同的镜头画面做出更好的衔接。这都需要出色的编导意识,来帮助编导更好地反映出纪录片的真实程度。

3.剪辑风格决定纪录片的社会价值。拍摄出的纪录片素材,都需要进行后期的剪辑,来将其更好地衔接在一起,只有借助更适合的剪辑风格来将素材衔接在一起,才能让纪录片成为成品,由此可见,纪录片的剪辑在制作中的比重十分之大。良好的纪录片,不仅能够反映出纪录事件的真实性,更能够体现出其应有的社会价值。而剪辑风格能够决定纪录片是否具备有效的社会价值。如何将复杂且繁多的拍摄画面,通过一系列的剪辑,将其灵活地展现给观众,便需要编导具备出色的编导意识,从而将剪辑风格更好地运用并贯穿整个纪录片。

三、纪录片编辑过程中编导意识的表达原则

1.纪录片必须真实。编导具备出色的编导意识,便能够正确地引领节目制作组进行纪录片的拍摄与剪辑制作。而编导在整个节目制作过程中,始终应将真实性列为纪录片制作的第一原则。纪录片的价值在于将纪录的事件原原本本地展现给观众,并以独特的视角对事件进行客观、专业的解读,从而实现其社会价值。如果没有真实性的加持,甚至用虚假的镜头滥竽充数,将严重影响纪录片的整体水准。编导必须具备正确的编导意识,以满足观众的观赏感受和喜好来进行纪录片的制作,将事件最为真实客观的一面,原原本本地展现给观众,从而给观众更为清晰的事件解读和内容呈现。

2.纪录片需要主观情感和客观历史的结合。纪录片的内容,往往都是发生过的真实事件,通过纪录的方式,让如今的人们更准确地了解到当时的历史情况。所以,纪录片需要做到将主观的情感与客观的历史相结合,既让观众了解到当时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真实情况,又能够由纪录片制作者的引导,进而认识到如今的人对当时事件的主观情感感受。那么编导的编导意识必须以还原事件真实本质为目的,进而添加主观的情感,来突出放大纪录片的主题,从而体现出更好的社会价值。

3.纪录片需要具有逻辑艺术性。纪录片之所以吸引人们的关注,是由于其具备优秀故事的逻辑性,通过前期的铺垫能够让人对事件之后的发展产生浓厚兴趣。而在纪录片的拍摄制作过程中,编导需要具有缜密的逻辑艺术性,做到讲好故事从而提升纪录片的整体层次感。编导需要利用出色的编导意识,在将事件交代真实准确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在情节上体现出逻辑艺术性。虽然交代事件通常较为死板,但是若能够以合理的剪辑从而增加其逻辑艺术性,能够将事件的趣味性和真实性相结合,从而让情节更为灵活生动。

四、结语

纪录片的创作,需要出色的编导意识进行加持。编导在制作过程中,既要严格遵守事件的真实性原则,还要通过对情节的疏导与铺垫,让纪录片的内容更为灵活生动。可以说,编导意识是需要贯穿整个纪录片制作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乃编导综合素质的准确体现,也是纪录片整体水平的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电视纪录片表达编导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电视纪录片解说者应具备的素养及风格的形成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