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2018-04-25耿素亚李国锋
耿素亚,李国锋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职业病防治院检验科,河南 平顶山467099)
临床检验中最常见的不良影响因素之一便是标本溶血,它会导致血液中部分成分发生一定的改变,同时溶血后红细胞、血小板及白细胞等释放某些干扰因子,这些因素均会影响临床生化检测结果[1,2],导致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及治疗产生偏差。为分析标本溶血现象对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探讨预防溶血的有效措施,特设计本实验,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本院上岗前体检的健康患者50例,每位患者空腹采集5ml静脉血,平均注入2个试管,要求没有溶血和乳血,做好标记,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1.2 仪器与试剂 检测仪器使用Sysmex BX-4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湖北吉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定标血清为RANDOX(上海倍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检测试剂和定标血清均在有效期内。
1.3 检测项目与方法 检测两组标本7项临床常用指标: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乳酸脱氢酶(LDH)。 实验组使用振荡器使其溶血,室温下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上层血清进行检测。对照组室温静置30min以4000r/min,离心5min正常的离心处理后取血清进行检测。两组标本均测量5次,取平均值进行计算。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 组 检 测 结 果 显 示 :ALT、AST、ALP、LDH、GLU 两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P<0.05);TC、TG 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溶血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红细胞破裂后,血清被细胞内容物混入,从而使血清呈淡红色的情况。标本溶血可分为体内溶血和体外溶血两种类型。由于患有恶性疾病或者服用容易诱发溶血的药物引发的溶血称为体内溶血。由于采血方式不正规、操作不规范、水浴箱温度过高、标本送检过程震荡剧烈或者被表面活性剂沾染等原因引起的溶血称为体外溶血[3]。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检测结果
我们对50例标本通过人为溶血与正常标本检测对比发现临床常用的7个检测项目中,ALT、AST、ALP、LDH、GLU 5 项结果受到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于细胞内ALT、AST、ALP、LDH等浓度是细胞外液的22~160倍[4],当标本溶血出现后,细胞内物质释放入血清,使这些生化检测指标的结果会升高[5]。由于血细胞内不含葡萄糖,细胞破裂后,细胞液稀释血清,使GLU检测结果降低[6,7]。我们的实验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结论。TC、TG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溶血对血脂指标的影响有限,与龚正[3]报导的结果吻合。
检验人员发现溶血标本,首先应与临床医生取得联系,确定是否为体内溶血,如果排除体内溶血,要考虑溶血对检测项目是否会产生影响,必要时重新采血。不能二次采集标本的应在报告单上注明,表明可能会出现改变的检测结果[8,9],以便临床医生做出正确诊断。
我们通过本实验验证了溶血标本对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提高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在临床检验过程中要采取正确的措施防范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尽量避免人为造成的溶血现象发生。首先,采集标本时止血带不宜绑的过紧,时间不宜太长(1min内)[10];不要拍打采血部位;不要反复穿刺;不宜反复握拳[11]。保持采血针和试管的清洁、干燥、无菌[12];使用正确的试管;擦干消毒液;血液注入真空试管时避免速度过快出现气泡[13]。其次,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避免送检过程中剧烈震荡标本;标本保存温度以4℃为适,标本保存时间不宜过长;水浴箱的温度适宜;注意离心时间不要太长,离心速度不能过快[14]。再者,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高有关人员对溶血现象危害的认识;使用合格的医疗器械,定期保养维护设备,避免器械引发的溶血现象[15]。
总之,标本溶血后对部分临床常用的生化检测结果产生影响,为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对临床检验的整个过程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避免标本溶血现象发生。
[1]李俊英,董芸,周平,等.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5):263-264.
[2]毛小君.浅谈临床血清标本溶血对自动生化仪检验结果的影响[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1):93-93.
[3]龚正.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3):406-407.
[4]张秀明,杨志钊,杨有业.临床基础检验-质量管理与标准操作程序[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36-37.
[5]周梅芳.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准确性的影响[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2):108-109.
[6]马青松,张云芬.血液标本的采集送检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4):2113-2114.
[7]张爱华,王小芳,陈桂兰.溶血对常见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校正方法的探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4):491-494.
[8]刘爱国.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1):1954-1955.
[9]刘晓英.探讨血清标本溶血对部分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3):368-360.
[10]汤卫菊.轻度溶血对血清常规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及预防[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6,34(5):611-612.
[11]罗祖军,邹德学,王强,等.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及对策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22):2879-2883.
[12]李秋馨.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9):135-147.
[13]陈志平.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84-85.
[14]陈红琴.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探析[J].现代诊断与临床,2014,25(2):387.
[15]丰琳.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及纠正措施[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4):55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