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验案一则
2018-04-24杨岚菲黄于婷廖军
杨岚菲 黄于婷 廖军
【中图分类号】R7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2--01
《灵枢·经筋》篇首次提出“经筋”的概念,经筋即指人体筋肉系统,包括人体的皮肤、肌肉、肌腹、筋膜、韧带等结构,起着约束骨骼,连接关节,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功能。《灵枢·经筋》中有关于“经筋病”的论述:“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其中,筋纵者指人体筋肉组织发生松弛纵缓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为眼睑下垂、口角歪斜等一类以肌肉经筋弛缓不用为主要特征的病症[1]。在经筋循行过程中,手足三阳之经筋结于面颧部。因此,面瘫属于经筋病的范畴,临床上,用经筋理论来治疗面瘫有着十分显著的疗效。
面瘫是以口角向一侧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为主症的病症,又名“口眼歪斜”。本病可发生在各年龄段,发病急,多见一侧面部发病。因其病位在面部,与手足三阳经经筋关系密切[2]。面瘫的发生常与过度劳累、正气不足、风寒或风热侵袭面部等因素相关。因面部经气不能正常驱散,致面部经气痹阻,经筋功能失调而发为本病。现代医学将面瘫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本文选取周围性面瘫临床验案一例,进行探讨分析。现报道如下:
王某,男,35歲,福建人。两天前发现右侧面部不适,遂来门诊就诊。主诉右侧口眼歪斜2日。现病史:患者于两日前吹风,突然出现右侧口眼歪斜,右侧鼻唇沟变浅,额纹消失,口角下垂歪向健侧,耳后按压疼痛,舌淡苔白,脉浮数。中医诊断为:面瘫(风寒束表)。治疗:1.取穴:平刺阿是穴、双侧阳白、地仓透颊车、颧髎,患侧翳风,健侧合谷,烤灯照射患侧,留针30min;2.取针后,揉按患侧脸颊,重点揉按翳风,约10min。一周3次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在揉按后加闪罐轻刺激患侧面颊。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患者额纹对称,鼻唇沟对称,口角无歪斜,耳后压痛明显减轻。操作:第一周为面瘫急性期,则面部穴位手法宜轻,针刺宜浅,取穴宜少,肢体远端的腧穴手法宜重。一周后,症状逐渐改善,则可在患侧加重刺激,有利于改善血流循环,加速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现代研究认为:阳白穴位于颞支支配的解剖位置上,额肌受面神经颞支支配,则阳白穴有利于病损面神经颞支功能及额肌肌力的恢复[3]。地仓、颊车的取穴首见于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玉龙歌》:“口眼喎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地仓透颊车后针体与面神经下颊支、下颌缘支、面动脉和以口角轴为中心的肌肉等密切相关,有助于恢复局部协同肌、拮抗肌的相互联系, 恢复口角轴正常的三维运动[4]。颧髎的局部解剖位于咬肌的起始部,颧肌中有横动静脉分支[5];翳风穴在面瘫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以翳风压痛的轻重来判断面瘫的恢复程度,该穴下布有耳后动静脉、颈外浅静脉、耳大神经[6],通过针刺这两个穴位,可调节面部神经,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促进损伤面神经的再生。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四总穴歌》云:“面口合谷收”,面瘫用合谷穴治疗一直以来都被各大医家所奉行。面瘫患者由于丧失面神经功能,面神经不能控制面部肌肉,血液循环和代谢也处于低下状态,针刺合谷穴可引起升温效应而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组织代谢,并能有效改善面神经的功能[7]。
经筋病的取穴大多以局部为主,以痛为输,或以针刺入所病之肌肉或筋上,视病的虚实而施以补泻手法[8]。此验案的面瘫选穴遵从经筋病的取穴,取局部阿是穴,以痛为腧,以痛止痛;并在手足三阳经筋上取穴,以通达三阳经脉之气,条达经脉气血,促进经脉运行通畅。面瘫使面部经络痹阻,经筋失于濡养而致“筋痿”,则取穴以平刺透穴为主,通过针刺患部的周边穴和远端穴可以达到“依脉引筋气”的目的,从而使受损的面部经筋得到较好的恢复[9]。因此,在经筋理论的指导下,面瘫的治疗疗效有着显著的提高,也为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郭长青,刘乃刚.经筋病阿是穴分布特点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8):899-900.
刘维光.针刺配合理疗治疗交感型颈椎病30例[J].现代中医药,2014,34(02):49-50.
杨素飞,孟智宏.针灸治疗面瘫选穴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01):59-62.
徐照.地仓透刺颊车治疗面瘫的解剖学基础[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04):35-37.
李彩琴.重用颧髎穴治疗面瘫[J].临床医药实践,2012,21(03):234-236.
陈兴良.试论翳风穴在面瘫治疗中的地位[J].中医外治杂志,2009,18(05):58-59.
杨素飞,孟智宏.合谷穴治疗面瘫机理浅探[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08):1619-1621.
马立新.经筋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
王霭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从“经筋”论治[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0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