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稳定性踝部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

2018-04-24李德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踝部外踝内踝

李德宇

白银市平川区人民医院骨科,甘肃白银 730913

人体踝关节在机体关节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经相关研究表明,于站立位状态下,机体踝关节承载重量为其自身体重1/2,而于行走状态下,踝关节最大承载重量则远大于其自身重量5倍。基于踝关节骨结构复合体和其周围临近韧带在维持关节稳定中起重要地位,因而针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以恢复踝关节稳定性和灵活性[1]。患踝关节骨折者,如不正确治疗,不仅可引发关节疼痛,且可限制其踝关节活动范围,进而影响患者正常生活[2]。针对此,该文将以2015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40例不稳定性踝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就手术治疗在其中的临床价值展开简要实验对比分析,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所收治不稳定性踝部骨折患者为例,根据乱数表法从中择取40例进行对比实验。总计有24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 21~72 岁,平均年龄(54.11±4.69)岁。

1.2 临床手术方案

该次实验所有参与者均取平躺位,经连续硬膜外麻醉后予以其患肢驱血处理,采取气囊止血带将其大腿根充分包扎以达到止血目的,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气囊止血带压力应控制于350 mmHg左右为佳。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骨折类型患者予以不同手术处理途径。①内踝骨折型患者:于其内踝处选择切口入路,经一定牵引复位后择取空心拉力螺钉(直径3.5~4.0 mm)行骨折固定术。针对骨折块相对较小者,则予以其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术;而针对内踝旋后内收型垂直性骨折者,经予以其抗滑钢板内固定;对后踝处骨折接连内踝情况,则应选择内踝入路方式以螺钉行固定,同时尽可能避免损害其胫后血管神经。②外踝骨折型患者:充分暴露患者骨折端,纠正其外踝外移、短缩和外旋等情况,后将恢复其腓骨长度。在此基础上予以其锁定钢板内固定术。针对无移位现象患者,予以其闭合髓内钉进行固定;而对外踝远端撕脱型患者则可采取BOLD进行对固定,后对其近端腓骨骨折则应用半管型干板固定;而对胫腓骨前端联合损伤型患者,则应先予以修复术,以其外踝前入路,避免伤其腓浅神经,将其Chaput、Wagstsffe充分暴露后予以螺钉固定;针对后踝骨折且需进行手术治疗型患者,则先从其后外侧入路,后分离其踇长屈肌、腓骨短肌,将其Volkmann充分显露后予以螺钉内定。③后踝骨折型患者:于患者踝前行小切口,后择取1~3枚克氏针予以内固定术,于C型臂X线机下检查良好后,择取空心拉力螺钉加强固定;而针对粉碎型骨折者,则可从其后外侧入路,后采取T型钢板予以固定。④下胫腓联合损伤型患者:在确认其内踝、外踝均复位、固定良好后,予以Cotton腓骨牵拉试验术,针对活动范围大于4 mm者,于距其踝关节上端水平处1~3 cm处行皮质骨螺钉植入,经贯穿患者两侧腓骨后,择取皮质骨螺钉于其胫骨外侧3层处予以固定,在此中,应确认螺钉顶部应居于患者胫骨髓腔内。

1.3 指标观察

参照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踝和后足评分相关标准,主要指标包括功能、对线、疼痛3个方面,以评分>90分为优秀,80分<评分<89分为良,70分<评分<79分为可,评分<70分为差,统计手术优良率、愈合时长、Ⅰ期愈合率和术后感染并发概率。

2 结果

40例患者中总计手术优良率为77.5%(31/40)(详情见表1)。经1年后随访,40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长最短者为11周,最长者为15周,平均愈合时长(13.12±1.47)周。与此同时,总计有38例患者实现Ⅰ期愈合,Ⅰ期愈合率达95.0%。经随访发现,40例患者总计有2例病发术后感染,经换药后治愈,占比5.0%。

表1 40例不稳定性踝部骨折患者手术结果

3 讨论

于临床诊疗工作中,踝关节骨折主要方案在于恢复踝关节结构完整,进而降低其关节疼痛感并尽可能将其踝关节功能恢复,在此过程中,维持踝关节生物力学稳定和解剖复位关节面为重中之重[3]。而作为不稳定型踝关节治疗的成功前提,科学手术方案尤为关键,其可显著影响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的程度。因此,确定合理针对性手术治疗方式有助于降低术后愈合不良概率[4-5]。同时,针对踝关节骨折患者,不仅要注重其骨折区域的复位固定,还应做好其周边韧带损伤组织的修复工作,从而实现手术效果优化。在踝关节骨折临床治疗中,在复位良好基础上应强化其内外侧结构固定工作,以期提高其整体稳定性;于手术修复期,外踝解剖复位良好和腓骨长度正常恢复是修复关键,针对距骨外移现象,可将机体外踝复位固定,进而降低半脱位概率;与此同时,为提升复位效果,提高踝穴稳定性,应充分确保下胫腓解剖结构、胫距关节,外踝解剖复位良好。针对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拉力螺钉内固定。在此过程中,螺钉方向应确保和患者腓骨纵轴向平行,同时尽可能和骨折线呈垂直角度。基于机体前丘部中心区域具有坚实皮质层,因此,建议第一枚螺钉植入位置可考虑此处,尤其在骨质相对疏松患者固定术中。②外踝解剖型锁定钢板选择。在手术中应以外踝解剖型锁定钢板为外踝骨折固定术首选,同时借助中和技术于解剖位良好固定患者腓骨。而针对外踝粉碎型骨折患者或伴有骨质疏松情况的后外旋骨折者,可应采用半管型接骨板进行内固定,进而最大化贴近生物力学,实现机体抗外旋应力优化。本次实验中,经采取相应手术方式后,40例患者手术优良率达77.5%,术后感染率则为5.0%。

综上所述,不稳定性踝部骨折中手术治疗途径为优选,但在此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不同情况制定针对性手术方案,进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实现其预后工作优化,以达到促进骨折愈合目的。

[参考文献]

[1]高明刚,张洪兰,解先堂,等.后外侧入路结合内侧入路治疗不稳定三踝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7(16):31,34.

[2]叶嘉豪,陈浩龙,林强,等.不同治疗方案在踝关节骨折并发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中的疗效对比[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9):141-143.

[3]陈斌,刘钊勇,王虎.后外侧入路治疗后踝骨折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6):89-90.

[4]常保磊,章全,蔡训,等.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内踝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8):880-882.

[5]买买提江·库尔班,徐建海.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与保守治疗在不稳定型踝关节骨折中的疗效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6):58-59.

猜你喜欢

踝部外踝内踝
居家运动——踝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踝部练习(中级篇)
居家运动——踝部练习(高级篇)
外踝尖部钩匙状锁定钢板治疗外踝骨折
内踝截骨术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外踝上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三踝骨折采用后踝一内踝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分析
带血管蒂腓骨头骨骺截骨整形重建内踝的应用解剖与临床应用
55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合并外踝撕脱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
腓动脉骨皮穿支蒂小腿外侧皮瓣逆行转位修复外踝部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