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在产后盆底肌力减退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8-04-24顾虹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分度生物反馈盆底

顾虹

宁阳县人民医院,山东泰安 271411

女性盆底肌肉的构成包含多层肌肉,可以起到有效支撑盆底脏器的重要作用,促进重要生理活动的顺利开展[1],由妊娠、分娩所致的盆底功能减退可导致阴道松弛、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生活不满意等,进而会产妇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2]。该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在产后盆底肌力减退中的临床价值,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产后6周的初产妇和经产妇为分析对象,现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的方式治疗,具体情况探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妇产科在2016年1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产后6周的初产妇和经产妇,现根据入院时的数字编号进行随机分组,每组50例。观察组年龄 22~34 岁,平均年龄为(26.41±6.4)岁,新生儿出生体重为 2.26~4.36 kg,平均体重(2.94±0.5)kg;对照组年龄最大35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为(28.0±6.2)岁,新生儿出生体重为 2.21~4.59 kg,平均体重(3.01±0.4)kg[3]。对比两组产妇的一般统计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开展组间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治疗前先进行生物反馈训练,采用盆底肌肉康复治疗仪,电刺激后利用阴道电极将生物反馈电流收集起来,根据患者感觉肌肉强力收缩和疼痛感、或者是盆底肌肉跳动不会产生疼痛为主[4],以治疗仪屏幕上的压力波形为依据,有针对性的指导患者进行训练,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20~30 min之间,每周锻炼两次,总共进行10次训练;待结束医院的盆底康复训练后,产妇回到家以后可以利用阴道哑铃康复器进行反复锻炼,20 min/次,前3个月每天锻炼1次,接下来可以每周锻炼两次,为保持临床治疗效果需要坚持不懈的锻炼[5]。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利用盆底肌肌张力和POP-Q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患者盆底肌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估,治疗后进行12个月的随访与再次评估,利用对盆底肌肌张力进行测量的方法来对盆底肌锻炼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价[6]。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来完成该次研究的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的等级资料采用t检验,其他相关计数资料以相对数构成比(%)或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盆底肌等级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Ⅰ和Ⅱ类肌纤维等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Ⅰ和Ⅱ类肌纤维等级明显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的POP-Q分度

观察组治疗前的POP-Q分度:0度24例、Ⅰ度21例、Ⅱ度5例,治疗后0度、Ⅰ度和Ⅱ度分别有29例、17例和4例;对照组治疗前的POP-Q分度:0度33例、Ⅰ度22例、Ⅱ度5例,治疗后0度、Ⅰ度和Ⅱ度分别有25例、20例和5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OP-Q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现阶段,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人们逐渐认识到盆底障碍性疾病的重要性,该病的产生与盆腔支持结构受到损伤,所造成的功能障碍疾患有很大关系,最初的损伤以盆底肌电生理改变为主,即肌力、肌电位和肌肉疲劳的改变为主,患者在临床上症状主要表现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以及性功能障碍等[7]。

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在先进生物工程技术的帮助下,利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能够对盆底肌肉和纤维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准且客观的评估与检测,在此基础上有助于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制定出来,基于患者自身情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频率、脉宽和强度的电刺激,然后将不同效果的生物反馈模式与场景翻身训练有机结合起来[8],被损伤的盆底肌肉与神经可以在电生理层次上得到有效修复,以此有助于盆底肌力与弹性的显著增加,确保能够尽快恢复盆底功能。在该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Ⅰ和Ⅱ类肌纤维等级、POP-Q分度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情况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等级的比较

综上所述,产妇在产后6周作用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有助于取得良好的产后盆底肌力减退效果,无创伤和痛苦,有助于风险系数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毛彬,洪莉.肌电生物反馈联合阴道肌力训练器治疗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9(3):59-63.

[2]孔祥浩.初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生物电刺激对其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5):108-109.

[3]刘丽,滕惠芳.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9):1091-1093.

[4]周剑.不同分娩方式盆底肌力减退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20):82-83.

[5]胡艳,李云,张巍颖,等.盆底仿生物理治疗对产后女性盆底肌力减退治疗的疗效评价[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21):1759-1761.

[6]谢丽晶.产后生物电刺激对阴道分娩者盆底肌力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4):94.

[7]黄健,丁岩,陈丽梅,等.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疗效评估[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547-550.

[8]张斌,王素珍,黄健.生物电刺激治疗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比较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10):849-852.

猜你喜欢

分度生物反馈盆底
制动主缸体斜孔加工夹具的设计应用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三齿盘定位分度工作台的设计研究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基于STM32F4的时栅数控分度转台控制系统设计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60例阈下抑郁人群在脑电生物反馈干预后的转归及P3b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