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颈部夹脊穴PGLA埋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2018-04-24孙文善王偲婧蔡元坤楚宁宁王余民姜国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夹脊根型肌层

孙文善 王偲婧 蔡元坤 楚宁宁 王余民 姜国芳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上海 200240)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临床最常见的颈椎疾病之一,约占全部颈椎病的60%~70%[1]。CSR主要表现为对椎间孔内外空间位置的占据,累及相邻脊神经,使之受到不正常的刺激、压迫、损伤,主要表现为颈、肩、背部疼痛、不适,单侧或双侧上肢麻木、放射痛或无力感,皮肤感觉异常等症候群。针刺治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颈椎病治疗方法之一,特别是对于颈椎病疼痛具有显著的疗效。微创埋线是在传统针刺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长效针刺治疗手段,其原理是将生物可降解材料(如聚乙交酯丙交酯,PGLA)植入特定部位形成类针刺样的局部刺激,从而产生治疗作用[2]。相比传统针灸,其治疗效应强而持续,不需患者多次往返医院接受治疗;而相比传统埋线使用羊肠线作为植入材料,则具有更好的组织相容性和安全性。

近年来,超声医学为临床各种介入治疗提供了可视化、客观的手段。我们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引导下可以清晰显示颈部夹脊穴的解剖结构和组织层次,可以实现埋线进针和植入线体材料的可视化,明确得气与进针层次的关系,同时提高微创埋线治疗颈椎病植入层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3]。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微创埋线治疗颈椎病疗效与埋线材料植入层次深度有关,在神经根型颈椎病埋线治疗时,不同深度的埋线其疗效有明显差异,深层埋线即在多裂肌层次埋线更有利于颈椎病治疗[4]。为探讨在超声引导下颈部夹脊穴PGLA埋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对我科门诊收治的60例CSR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和非超声引导下颈部夹脊穴PGLA埋植的疗效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CSR患者均来自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中医埋线科门诊,随机分为非超声引导组和超声引导组,每组30例。各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表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组别 例数 男性 女性 年龄(岁)最小 最大 平均病程(月)最短 最长 平均非超声引导组 30 13 17超声组 30 10 20 33 31 75 75 56.53 58.77 3 72 19.83±17.59 2 72 19.77±18.07

1.2 诊断标准 依据《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中CSR诊断标准:(1)具有典型的根性症状,其范围与受累椎节相一致;(2)颈肩部、颈后部酸痛,并沿神经根分区向下放射到前臂和手指,有时皮肤有过敏,抚触有触电感,神经根支配区域有麻木及明显感觉减退;(3)脊神经根牵拉试验多为阳性,痛点注射对上肢放射痛无显效;(4)X线正位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侧位片生理前弧消失或变直,椎间隙变窄,骨刺形成,伸屈动力片示颈椎不稳。

1.3 纳入标准 (1) 符合上述CSR诊断标准;(2) 年龄在18~75岁,男女不限;(3) 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按照要求完成各项检查及调查表。

1.4 排除标准 (1)其他类型颈椎病;颈椎骨折、脱位、关节结核、肿瘤等;(2)已接受其他有关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的效应指标观察者,如已做过颈椎椎板减压术等;(3)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4)符合纳入标准,但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5 治疗方法

1.5.1 植入部位 受试者取仰卧位,进行C5、C6夹脊穴定位,即第5和第6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取穴。

1.5.2 操作 埋植器械采用一次性微创埋线针,规格φ0.9 mm,PGLA线材,规格2/0,10 mm。超声引导组操作时,超声条件设定为小器官预设条件模式,探头频率为7.5 MHZ。分别对相应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的植入部位进行标记,常规消毒,将探头(涂上超声胶后用灭菌塑料套包裹)置于周围皮肤表面,通过调整探头角度和扫描深度来获取植入部位图像,然后将针刺入皮肤,调整探头角度使埋线针显示于探头采集平面内。缓慢进针,当针尖到达多裂肌层后,推动针芯将PGLA线体推出。材料植入结束后,出针,用棉棒按压,敷以医用胶贴。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3周。非超声引导组不采用超声定位引导,根据经验进行夹脊穴埋植,其他与超声引导组相同。

1.6 观察指标

1.6.1 麦-吉尔疼痛问卷(MPQ) 采用简化MPQ(SFMPQ) 量表评定疼痛,包括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现有疼痛程度测定(PPI)。得分越高,自我疼痛感觉越大。

1.6.2 症状与功能评定量表 采用田中靖久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与功能评定量表进行分级,得分越低,症状与功能障碍越明显[5]。

1.6.3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问卷针对患者颈痛及相关的症状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越高,表示功能障碍越大[6]。

1.7 安全性评价 观察植入治疗中和治疗后是否有与试验方法相关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血肿、局部肿胀等不良反应。

1.8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组内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治疗后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MPQ评分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PRI、VAS、PPI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治疗后PRI、VAS、PP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超声引导组患者治疗后PRI、VAS、PPI评分与非超声引导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SF-MPQ评分比较 (,分)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SF-MPQ评分比较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⑴P<0.05;与非超声引导组治疗后比较,⑵P<0.05

PPI 3.47±0.77治疗后 4.73±2.32⑴ 3.4±1.58⑴ 1.37±0.71⑴超声组 治疗前 12.2±3.86 6.87±1.25 3.50±0.86治疗后 2.23±2.03⑴⑵ 2.67±1.66⑴⑵ 1.10±0.75⑴⑵组别 时间 PRI VAS非超声引导组 治疗前 12.97±3.12 6.93±1.36

2.2 2组患者症状与功能评分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症状与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与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5),超声引导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与功能评分高于非超声引导组,2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与功能评分比较 ()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与功能评分比较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⑴P<0.05;与非超声引导组治疗后比较,⑵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非超声引导组 30 10.07±3.27 15.6±2.34⑴超声组 30 9.63±3.63 17.13±2.30⑴⑵

2.3 2组患者NDI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ND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治疗后ND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超声引导组患者NDI比非超声引导组治疗后降低更显著(P<0.05)。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NDI比较 ()

表4 2组患者治疗前后NDI比较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⑴P<0.05;与非超声引导组治疗后比较,⑵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非超声引导组 30 38.56±14.53 18.78±10.52⑴超声组 30 37.11±15.23 11.44±8.74⑴⑵

2.4 安全性评价 非超声引导组中2例出现局部肿胀,出针时出血稍多,可能与进针时损伤血管有关,均在2~3 d后肿胀基本消退;1例出现头晕、恶心,可能与患者精神紧张有关;超声引导组中未见不良反应病例。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以颈项疼痛、肢体麻木、疼痛为主要表现。肢体疼痛区域多分布于手三阳经所经区域,而麻木则多出现在与之相表里的手三阴经循行部位。颈夹脊穴位于颈椎棘突旁,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之间,足太阳经不仅循行于头项后侧、后背部,且分布着脏腑的背俞穴,既可振奋阳气、调畅督脉、足太阳经经气以缓解颈项疼痛,又可调节手三阳、三阴气血治疗上肢麻木、疼痛。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治疗穴位并无统一标准,临床上,我们采用最简化取穴原则,仅选取局部颈夹脊穴作为治疗穴位,临床疗效满意。而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CSR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的变性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造成炎性反应,引起肩臂疼痛、麻木。颈夹脊穴下有相应的脊神经后支及动、静脉丛分布,颈夹脊穴埋线能够改善颈部局部微循环,促进局部炎性物质代谢,增强病变组织营养供给,协调颈后肌群与颈椎关节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从而缓解、消除颈部及肢体疼痛、麻木。

我们的早期研究显示PGLA微创埋线治疗CSR比针灸起效更快、更持久[7],虽然将线材埋植在斜方肌层、头夹肌层、头半棘肌层和多裂肌层均可产生得气感,但多裂肌层胀痛感更明显,且将线材埋植在颈多裂肌层时治疗效果最为显著[4]。因此,准确将线体植入多裂肌层是获得最佳疗效的关键。我们曾测量健康男性的多裂肌距离皮肤表面平均值为2.83 cm,女性则为2.17 cm[3],但由于体型胖瘦等原因造成个体差异,术者虽可以根据个人经验调整进针深度,但往往不能准确地将线材埋植到多裂肌层。应用超声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夹脊穴内的层次结构,准确地将线体植入多裂肌,因此超声引导组疗效优于非超声引导组。此外,超声引导下进行埋线治疗还可以帮助术者在进针过程中避开较大的血管、神经组织,避免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增加了微创埋线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实时观察治疗过程,同时可以将线材准确植入多裂肌层,从而提高了疗效,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安全性。

[1]杨辉,郭丽新,武媛媛.颈椎病病因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6):1152-1154.

[2]孙文善.临床实用微创埋线技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13.

[3]孙文善,楚宁宁,封燕婷,等.超声引导下颈夹脊穴埋线层次与得气的初步研究[J].中国针灸,2015(9):931-934.

[4]孙文善,楚宁宁,马伊磊,等.超声引导下埋线治疗颈椎病的有效层次研究[J].中国针灸,2015(10):1001-1004.

[5]田中靖久,国分正一,佐藤哲郎,等.颈部神经根症に对する保存的治疗の成绩とその预测[J].整灾外,1997(40):167-174.

[6]Vernon H,Mior S.The neck disabilityindex:a studyofreliabilityand validity[J].J Manipulative Physol Ther,1991,14(7):409-415.

[7]孙文善,王余民,陆伟珍.PGLA微创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3):43-45.

猜你喜欢

夹脊根型肌层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子宫内膜癌的ADC 值与肌层浸润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案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蒙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