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比

2018-04-24刘艳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9期
关键词:吉非组间肺癌

刘艳萍

(沈阳市胸科医院肿瘤二科,辽宁 沈阳 110044)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近年来,我国肺癌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肺癌严重威胁着公众健康。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0%,约15%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会出现脑转移,严重威胁着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传统化疗只能延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个月中位生存期。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络氨酸酶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靶向治疗方式得到应用,为探究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本文收集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①经伦理委员会批准。②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1]。③各项重要器官正常,预期生存期超过半年。排除标准:①慢性湿疹疾病患者。②严重心肺疾病患者。③接受其他药物治疗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男25例,女20例,患者年龄在18~69岁,平均年龄为(55.6±3.4)岁;观察组45例,男23例,女22例,患者年龄在18~72岁,平均年龄为(56.9±3.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厄洛替尼治疗,口服,1天150 mg。可空腹或与食物同时服用,药物时间固定,无须调整药物剂量。出现不良反应致使服药中断最长允许21 d,治疗到不耐受或症状恶化、疾病进展。

1.2.2 观察组:观察组接受吉非替尼治疗,口服,1天250 mg。可空腹或与食物同时服用,药物时间固定,无须调整药物剂量。出现不良反应致使服药中断最长允许14 d,治疗到不耐受或症状恶化、疾病进展。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2],将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疾病进展。②比较两组患者皮肤干燥、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每周随访1次,连续随访10周。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3.3%)、疾病控制率(93.3%)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观察组1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皮疹5例,恶心呕吐8例,腹泻7例,肝功能损害5例),概率为28.9%;对照组2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皮疹12例,恶心呕吐22例,腹泻9例,肝功能损害8例),概率为51.1%,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肺癌是全世界第一大致死病因,每年约30%的患者死于肺癌。放疗对患者生存期影响非常有限,因肺部原发病灶得不到有效治疗而导致疾病进展。厄洛替尼与吉非替尼具有特异靶向性与非细胞毒性作用,其能直接阻断络氨酸酶活性,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转移。二者都是广泛应用于转移期或进展期的小分子物质,其能有效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传递,进而阻止细胞周期生长,导致癌细胞凋亡。二者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用药,治疗效果良好。通过本文研究证实,效率(73.3%)、疾病控制率(93.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1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为28.9%;对照组2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为51.1%,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吉非替尼最大耐受量为1000 mg,常规使用剂量为250 mg;厄洛替尼最大耐受量为150 mg,常规使用剂量为150 mg,这可能是厄洛替尼不良反应率较高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资料指出,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日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厄洛替尼[3]。故而,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经济、安全、疗效可靠等优势。

综上所述,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相当,但前者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1] 张雅军,李红兵,李现东,等.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二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1):899-901.

[2] 郭刚,李恒,郭琦,等.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6):505-507.

[3] 谢铮铮,梁瑶,孙路路.厄洛替尼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胰腺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8):25-27.

猜你喜欢

吉非组间肺癌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的合成工艺探讨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吉非替尼通过促进H3K27甲基化水平抑制恶性周围神经鞘瘤细胞的增殖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吉非替尼的含量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