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疝术术后护理的压迫带
2018-04-23陈云云徐芳玲谢从雪
陈云云,徐芳玲*,谢从雪,孙 岩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23300)
腹股沟疝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婴幼儿和老年人是高发群体,同时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要多。腹股沟疝大多数的发生位置在于大腿、腹壁的交界位置[1]。按照动脉和疝环之间的关系可以将腹股沟疝分为斜疝和直疝,同时斜疝的发生率比较高[2]。为了更好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特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进行疝术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压迫带在疝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疝术的腹股沟疝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l~38岁,平均年龄(29.36±1.26)岁;实验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8.79±1.9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本实施例压迫带的使用方式为:(1)在口袋内放入合适的沙袋7;(2)将腰带1环绕在患者的腰部或腿部,沙袋7轻压在切口上;(3)利用双环扣4连接腰带1的两端,适度绷紧腰带1,在绷紧腰带1的同时塑料环10压缩弹性件11,医护人员在为患者佩戴压迫带时以露出的指示柱9的长度作为松紧判断的参考,方便操作;同时,在患者卧床休息的过程中,如果指示柱9完全缩回塑料环10的内部意味着压迫带松弛,方便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及时发现并调整松弛的压迫带[3]。见图1~图3
1.4 观察指标
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包括患者使用压迫带过程中,出现的不适、皮肤勒痕以及身体其他不良反应等;自行松解发生率:主要记录患者在医护人员不允许的情况下,自行解除压迫带的发生数量;舒适度: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在使用压迫带的过程中的舒适度、满意度进行调查。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自行松解情况、舒适度评价比较见表1;实验组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3。
3 讨 论
疝术又称疝气手术或疝修补手术,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疝气手术为腹股沟疝气手术,该手术会在患者的腹部形成切口,在术后护理中需要使用沙袋压迫切口以帮助恢复,一般成年人使用500 g的沙袋压迫切口至少6 h,儿童使用的沙袋重量适度降低。单纯的将沙袋放置在切口上并保持6 h以上是比较困难的,为了帮助疝术术后护理,现有技术常采用一种具有压迫切口功能的短裤;但是对于刚刚完成了疝气手术的患者来说,穿戴短裤是一件比较困难而痛苦的事情[4]。
图1
图2
图3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自行松解、舒适度评价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n,%)
一种用于疝术术后护理的压迫带,包括腰带和基带,腰带的一端设置有双环扣,基带安装在腰带的中部,基带的背面设置有一层或多层口袋;多层口袋层层叠加,多层口袋由内层至外层尺寸逐渐减小;基带的正面设置有硬质基板,基板上设置有指示柱;腰带的中部设置有塑料环,塑料环的底端设置有弹性件,腰带将塑料环及弹性件扣在基板上,指示柱从塑料环中穿过。进一步的,还包括乳胶垫,乳胶垫通过软绳连接在腰带上,乳胶垫用于承托患者的阴囊(在腹股沟疝术和巨大阴囊修补术之后容易出现阴囊浆液肿和血肿现象)[5]。
压迫带使用基带上不同尺寸的口袋放置不同规格的沙袋,腰带能够轻松的将基带及沙袋固定在疝术患者的切口上,比传统的具有压迫切口功能的短裤更方便,舒适感更强。在基带上设置具有指示功能的指示柱,医护人员在为患者佩戴压迫带时以露出的指示柱的长度作为松紧判断参考,方便高效。压迫带配置有乳胶垫同步承托患者阴囊,有助于防止术后阴囊浆液肿和血肿。
综上所述,在疝术术后护理中使用压迫带,护理风险事件少,护理风险发生率低,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高,实施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高。
[1] 刘艳英.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术后护理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3):220-220.
[2] 任德荣.腹股沟斜疝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术后护理效果观察[J].医药,2016(4):00048-00048.
[3] 王 晶,王丽丽,付晓丽,等.改良式小儿腹股沟疝术后护理带临床应用效果[J].新疆医学,2016,46(1):110-111.
[4] 李 菁,刘 畅.耳穴贴压对日间手术腹股沟疝术后疼痛护理的影响[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11(3):235-236.
[5] 王 笑.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6,10(2):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