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CA循环在品管圈活动效果维持阶段应用的效果研究
2018-04-23李锐曦
陈 珊,李锐曦,庞 燕
(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护理部,重庆 400060)
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内部差错,改进医院管理质量,目前已开始广泛用于临床,为了保证品管圈活动效果,部分学者提议实施SDCA循环(标准化维持循环),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完善品管圈活动,利于日后效果的追踪和维持,实现品质持续改善的追踪目标[1]。而本文旨在探索对品管圈活动效果维持阶段实施SDCA循环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11日~2017年9月11日30名参与品管圈活动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例,女27例,平均年龄(36.19±2.33)岁。随机抽取我院30例静脉输液患者为实验对象。
1.2 方法
(1)标准化阶段。本次圈员30名,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组成后,由圈员需实施头脑风暴模式,提出临床工作中需解决的一系列问题,且从圈能力、迫切性、上级政策、问题重要性等几个方面实施投票,本次圈名为“降低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运用SDCA循环法,制定活动计划表。
(2)执行阶段。通过分析早期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了解其中不足之处,且对各类原因实施详细归类,目前常见的几项原因包括:①患者血管因素:若患者血管条件较差,且依从性较低,容易导致输液外渗的发生;②护理人员心理因素:若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强,可导致穿刺部位选择错误,再加上穿刺技术差,从而导致穿刺失败;③其他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周围噪音过大、操作空间狭窄、病房光线弱等[2]。
(3)查核阶段。在进入效果维持阶段时,需要求护理人员根据上期开展活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且追踪活动效果,并开启头脑风暴模式,共同讨论目前科室存在的不足之处,由护士长进行统计、反馈,拟定相应的整改措施[3]。
(4)调整阶段。导致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针柄固定不牢、血管选择不当、经验缺乏,对此需加强护理人员以下几点的培训:①重视护理人员心理素质培训:培训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时,需告知其冷静对待,学会自我克制,在穿刺过程中,需做到冷静、沉稳;②在日常工作中,由经验丰富护理人员负责调教、监督新进护士,促使其勤练习、多观察;③加强护理人员操作培训和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可通过制作静脉穿刺操作评分表和流程图,让每位护理人员规范自身操作,且开展静脉穿刺技巧讲堂,利于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提高。
(5)效果维持阶段的质量控制:由于护士的工作经验不足和技能不强,容易发生穿刺失败,对此需在日后加强新进护士的输液技能培训,保持每月2次的培训频率,确保每位护士能够独自处理各项护理风险,避免静脉输液外渗发生。
1.3 观察指标
对比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静脉输液外渗率、理论知识评分、实践能力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管理后护理人员实践能力评分、理论知识评分高于管理前,静脉输液外渗率低于管理前(P<0.05)。见表1。
表1 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管理质量情况
3 讨 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体系的推进,品质管理圈开始广泛用于临床,至今已有44年的历史,又称之为“质量小组”,早期是在1962年提出,主要特征是将互补、相同的见解做系统分析,利于组员之间相互协作,集思广益,提升护理人员管理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工作业绩的提高[4]。但常规情况下,结束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无法自觉维持此类效果,容易导致标准化执行不到位,从而出现虎头蛇尾现象,对此还需加强SDCA循环管理。
SDCA循环即“标准化、执行、检查、总结(调整)”模式,其中A是总结,是指对质量体系做出评审,且制定相应处置方案;C是检查,是指质量体系的各种检查和内容审核;D是执行,是指执行质量体系文件;S是标准,是指为了提高产品质量而拟定出的各种质量体系文件。将SDCA循环用于品管圈活动中,能够创建愉快的工作环境,调动医务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医务人员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其工作创造性,提高医院服务水平和整体管理质量,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加强SDCA循环的实施,还能够提高基础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优化工作流程,发挥医务人员主观能动性,降低静脉输液外渗率[5]。
总之,SDCA循环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全面性等特点,能够利于品管圈活动成果的维持,提高护士的实践能力水平和理论知识。
[1] 葛春燕.SDCA循环在品管圈结束后食管癌患者营养支持管理的应用[J].交通医学,2017,31(2):200-201.
[2] 石慧敏,刘庭芳.我国医院品管圈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医院,2015,19(7):15-18.
[3] 刘凤丽.品管圈对提高“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晨交班依从性的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6):63.
[4] 曹 玲,仲悦萍.品管圈在提高标准化(SBAR)沟通方式晨交班依从性中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85(2):259-261.
[5] 宋秀婵,黄萍英,徐 红,等.运用SBAR沟通模式降低ICU护士交接班缺陷率[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5):41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