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2018-04-23万燕娃杨琦清陈中英朱炽东曾小梅

关键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缺血性

万燕娃,杨琦清,陈中英,朱炽东,曾小梅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广东 广州 510970)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神经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高三大特点。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卒中及缺血性卒中两种,缺血性卒中的比率要高于出血性卒中,中老年男性是患脑卒中的主要人群[1]。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约有70%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包括:肢体瘫痪、言语障碍、认知障碍、抑郁、吞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丧失等。既给病人造成痛苦,又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我院为更脑卒中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升脑卒中的治疗效果,特将本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5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干预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治疗,男15例,女13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6.4±6.0)岁;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男16例,女12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7.1±3.5)岁,两组患者均经头颈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内科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在护理方案实施前均对两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告知并取得患者及其家属认可,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药物进行治疗,治疗药物如下:尼莫地平(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H20033413);溶栓剂选用注射用阿替普酶(安徽天怡药业有限公司生产,S20110052),神经保护剂选用注射用尼科林(日本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生产,H20040632)。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治疗,护理人员给予28例患者用药监督、生活护理等常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需要定期为患者更换卧具为病房消毒保证病房整洁。

给予观察组康复护理,详细护理方式如下:(1)心理康复护理:护理人员不仅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进行监督,还需要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监督。若护理人员发现患者出现不良的心理状态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告知患者家属要尽量满足患者在生活方面的需求,不良的心理状态不利于患者康复,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性格内向的患者多给予陪伴并在生活中多关心患者,拉近与患者间的距离,护理人员可为患者多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提升患者依从性及治疗信心。(2)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应尽快为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并对患者的康复训练进行监督,训练强度应逐渐增加并配合针灸康复治疗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护理人员可在患者软瘫期为患者进行按摩护理,促进血液及淋巴回流,对患者运动感觉进行刺激,有利于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3)吞咽障碍康复训练:多食用流食或半流食能帮助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护理人员可在患者成功吞咽后,鼓励患者多做几次空咽练习。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用棉签蘸取不同味道的食物,放入患者口腔,对患者进行味觉刺激。(4)尿潴留和小便失禁是脑卒中后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要观察观察尿量、颜色、气味等,如有异常变化,报告医师及时处理。会阴部2次/d用0.5%碘伏棉球消毒,引流袋1次/d更换,防止尿液逆流引起感染。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干预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情况。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显效: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85%,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有效: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减少60%以上,临床症状下降50%以上。无效:患者经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加重或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未出现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2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康复护理干预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28例患者经常规护理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为78.57%,在治疗总有效率指标比较上观察组患者占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3 讨 论

脑卒中具有极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脑卒中患者总数达到700万以上,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6]。嗜睡、血液波动大、肢体麻木、突然跌倒都是脑卒中的常见临床症状[7]。有相关学者表示:康复训练能帮助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功能良好恢复,能提升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减轻脑卒中患者家属的精神压力。文中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康复治疗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尽量让患者保证心情愉快,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时候要语气温和,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对于有吞咽障碍的患者要对患者尽早进行吞咽障碍康复训练,对喉部上抬无力患者,可帮助患者按摩喉部,促进患者吞咽,反复练习,训练时间及强度循序渐进。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应用康复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护理相比优势明显,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1] 何东松.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84-85.

[2] 乔 航.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4):165-165.

[3] 张锦珊.关于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5(11):232-233.

[4] 杨凤云.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24):191-192.

[5] 梁 冰.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5):255-256.

[6] 张英岚,庞彩云.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旬刊,2015,3(5):212-213.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康复训练缺血性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