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家庭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影响
2018-04-23朱乾英
陈 金,朱乾英*
(重庆市江津区之萍中心卫生院,重庆 402278)
糖尿病是困扰中老年人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上并未有治愈该疾病的方法,患者只能通过口服药物、调整饮食习惯、增加运动等方式加以控制。长期与疾病抗争,加之遭受疾病引发的视网膜病变、神经障碍、心肾功能异常等各类并发症的折磨[1-2],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积极措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状态。本研究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总结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参与研究的8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登记薄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男29例,女14例,平均年龄(52.9±4.2)岁,平均病程(3.9±4.8)年;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平均年龄(51.8±4.9)岁,平均病程(4.1±4.2)年。两组患者经检查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并未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或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依从性良好。
1.2 方法
住院期间,给予两组患者对症药物治疗如口服双胍类降糖药、注射胰岛素等,控制其血糖增高趋势,进行糖尿病及饮食健康知识宣教,待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改善后,可办理出院手续,回归家庭进行康复计划。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患者出院后遵医嘱服食药物,医院提供《糖尿病健康知识手册》等健康资料供患者自行查看[3]。要求患者出院3个月及6个月后回院进行复查。
1.2.2 试验组采用家庭干预护理,待患者出院后,为其指派具备家庭护理资历专员进行1对1护理干预,进行每周不少于1次的电话回访,视情况安排登门护理服务,要求患者出院3个月及6个月后回院进行复查。护理内容主要包括:①心理疏导。适时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健康指导是维持治疗效果的基础,因为一旦患者出现意志消沉、抑郁等不良心理,将会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反应。回访时,护理人员应详细询问患者服药情况,讲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运用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准确判断其心理状态,给予适时指导,建议患者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等社会活动,培养种植花草等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提高对生活的热情。劝解家属给予患者足够的亲情支持,争取家属的信任和配合[4]。②生理干预。控制饮食是延缓糖尿病进程的关键。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合理规划一日三餐,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进食清淡营养膳食,避免高糖、高油脂、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制定的作息表规范作息时间和习惯,保证睡眠质量和时间,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5-6]。
1.3 评价标准
依据心理健康及生理功能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及6个月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理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及6个月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理功能恢复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及6个月后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功能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及6个月后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功能评分对比(±s,分)
注:与出院时比较,a,bP、a1,b1P<0.05;与出院6个月比较,a,bP>0.05,a1,b1P<0.05;两组出院3个月比较,a1P<0.05,b1P>0.05
类别对照组(n=43) 试验组(n=43)心理健康 生理功能 心理健康 生理功能出院时 53.8±12.5 64.6±11.7 52.9±12.7 65.1±11.4出院后3个月 62.4±5.7a 82.5±3.4b 73.8±5.5al 83.7±2.4bl出院后6个月 63.3±5.2 83.7±3.2 87.9±6.1 90.6±7.4
3 概 述
通常,遵医嘱长期用药,搭配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便能基本维持糖尿病治疗,控制其进程。因此,绝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选择回归家庭开展康复计划。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的康复情况并不理想,因此,以延续治疗为目的,以家为护理单位的家庭干预应运而生。本研究采用家庭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经观察总结,出院时,两组患者心理健康和生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较出院前,其心理健康和生理功能得到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不同时间段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呈逐步好转趋势(P<0.05),对照组不同时间段内比较差异不大(P>0.05)。
综上所述,实施家庭干预能够使糖尿病患者平衡心理状态,使其不良应激反应得到有效缓解;同时,患者各项生理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其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1] 韩东玲,翟晓娟,陈秀清,等.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04):518-519.
[2] 林 庆,田 凌,杨云山,等.团体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首都医药,2013,(16):37-40.
[3] 杨桂琼,麦明霞,叶 静.糖尿病的社区护理方式和存在问题的探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17):125-127.
[4] 李 华,李亚洁.生活质量量表应用于中老年糖尿病病人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0,(09):15-18.
[5] 李文凤.糖尿病病人服药依从性的个体化护理[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2):126-127.
[6] 常寅龙.社区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及自我监测[J].甘肃科技,2009,(19):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