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对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2018-04-23马文娟
马文娟,马 万
(1.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青海 西宁 810000;2.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马营乡卫生院,青海 西宁 810000)
乙型肝炎属于传染疾病,其病程较长,转阴效果较差,在长期患病过程中,患者较容易出现诸多不良情绪,不利于病情改善[1]。本文主要研究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对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72例,均符合临床诊断的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41例,女31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38.9±4.26)岁;病程1.2~6.7年,平均病程(3.5±0.87)年。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生活指导、住院指导、饮食指导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用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心理护理。乙型肝炎很容易摧毁患者的康复信心,使其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并出现不同程度的抵触、焦虑、抑郁等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的心理状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通过劝解、启发、疏导等形式,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并重树康复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应对。
(2)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接受能力等,对其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包括疾病诱因、治疗方法、注意事项、饮食禁忌等,并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疾病的消极作用,以纠正患者出错误观念,让其主动、自觉的参与到护理及治疗过程中。
1.3 效果评定
采用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变化情况。同时,运用本院自行设计拟定的依从性调查表,对两组治疗依从度进行记录,包括:遵医嘱行为、定期用药程度、饮食控制、自我管理等,施行百分制,分值>85分及以上为基本依从、分值65~84分为部分依从,分值<65分为不依从,依从率=基本依从率+部分依从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心理状态
经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n=36) 58.6±4.2 41.6±5.3 58.2±3.6 41.2±3.7对照组(n=36) 58.9±5.8 55.1±4.0 57.9±3.8 55.8±4.7
2.2 治疗依从性
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基本依从24例,部分依从10例,不依从2例,依从率为94.44%;对照组护理干预后,基本依从20例,部分依从9例,不依从7例,依从率为80.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乙型肝炎属于传染性疾病中的一种,患者在患病后,不仅要承受身体负担,还要承受严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很容易对患者的预后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而在乙型肝炎患者中实施心理干预,有利于舒缓患者的不良情绪,纠正其错误观念,让其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疾病[2]。当然,在心理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要结合患者的接受能力、受教育程度等,对其进行适度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力,充分认识到良好心态对于疾病治疗的积极作用。本次研究结果可看出,研究组经过心理干预后,其SAS、SD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而治疗依从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乙型肝炎患者中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不仅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还可以舒缓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治疗。
[1] 许 萌.住院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及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04):715-717.
[2] 刘艳花,袁素娥.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8):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