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视域下中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剖析

2018-04-23潘增云

运动 2018年21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体育课中学

康 聪,潘增云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迤山中学,陕西 渭南 714000)

1 “健康中国”的概念及其与中学体育课程的相关性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2016年经国务院颁布的一项指导性文件,该文件对今后15年有关“健康中国”建设进行了指导。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国强之基础,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下简称“体育课”)是青少年在学校取得健康教育的基础课程。《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法规文件选编》中界定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使学生掌握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体育课包括传输知识和学习运动技能2个目标,其发展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学习运动技能有助于学生人格和情感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学校体育课程理论课的传输甚少,普遍认为体育不是一门文化。而中学体育课程融合的理念就是把体育变成一种知识,把学生作为一种生物体,将身体运动融合到身体教育中,将体育知识融合到文化课知识中,将体育课变成第二类课堂,体育课和文化课相互促进,让学生懂得中学体育不仅是跑、跳、投,还要学会运动及关爱自身生命,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

《纲要》的提出,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有深刻的指导意义。《纲要》对课程的要求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学生健康是首要发展任务。将健康的理念与中学体育课程相结合,以学生兴趣为中心、教师授课为方式、学校管理为基础,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创新为主。社会、学校、家长及学生等,冲破原有思想禁锢,结合信息化和科技化,塑造健康的课程发展平台。第三,科学的发展模式。在健康发展规律把握的同时,结合多样课程融合的途径,把握学生成长的协调性发展。第四,具有公平公正性。农村学校为根基,课程设置公平公正化,缩小城乡、东西部、阶层之间课程发展的差异性,实现课程的健康持续发展。

2 “健康中国”视域下中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但是,离开学校体育,学生很少再花时间与精力去进行系统性的体育运动,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树立学生终身锻炼、掌握一两项体育技能、强健体魄的思想不能忽视。总体上,体育课程社会重视程度不够,过于关注文化课程。近年来虽有所转变,但是不足以改善现在教育体制下的问题。《中国体育报》称,经过3~4岁,学生的体质就开始下滑,这说明我国在中学体育教育方面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即政府、学校、家长、学生等各环节存在以下问题都应进行思考。(图1)

图1 现阶段课程存在的问题图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教育经历了5次改革,尝试与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使学校体育在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体系、师资、管理制度上趋向成熟,以书本和课堂为中心,发展素质教育,以学生的健康为要务。

2.1 各学段之间培养体系缺乏连贯性

我国体育课各个学段之间培养体系缺乏连贯性。课程改革实施多年,但各学段之间教学内容与课程自成体系、相互独立,内容上重复点居多,缺乏实用性,其他科目循序渐进,教学体系还欠完善,难度与知识面上逐步扩展。体育课应制定完善的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在培养体系上要有阶段性与连贯性,制订合理的运动技能学习计划。体育课要涵盖运动技能,体育心理、运动损伤与护理、裁判组织、自我学习指导、欣赏体育美学等学科。学生在毕业后能掌握相关项目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2.2 教学大纲落实未到位

据访谈得知,教学大纲未落到实处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学内容空洞单一,教学大纲未能有效执行,有些乡镇学校由于师资水平、场地器材、经费等限制,体育课的主要内容就是跑步,学生无法学到感兴趣的项目,对体育课缺乏兴趣。教师起不到主导作用,学生起不到主体作用,如有些农村学校以“放养式教学”方式为主,甚至都没有热身活动。学校无法有效执行教学大纲,教师不积极按大纲进行教学,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体育课内容无法得到有效的教学与实施,使体育课程的发展停滞不前。“健康中国”文件的出台,有利于教学大纲的有效与科学落实。

2.3 课程开展缺乏创新意识

“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为中学体育课发展提供了契机,但也面临诸多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中学体育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等问题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健康中国”政策的有效实施。由表1可知,我国学校体育课教材比较古板,小学至高中的教材中教学内容变化甚少,缺乏趣味性与创新性。据调查,我国大部分中学对教学质量主要以升学率为主来做评价,体育作为非高考科目,学校缺少评价机制与考核制度,缺乏监督机制,体育课的发展空间受到极大限制。“健康中国”文件的出台,为体育课程的创新开展指引了道路。

表1 最新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

图2 课程融合策略图

2.4 学校和家长重视不够

课程改革实施多年,但是学校在应试教育下注重升学率而忽视体质健康与学生素质的发展。有些乡镇学校,甚至会出现体育课被占用、体育经费被挪用、补习文化课的现象极为严重。学校不重视体育课的发展,甚至有人认为体育教师都是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家长认为体育课是副科,无关紧要的科目,有些农村学校体育课被任意占用,每年的体质测试学生成绩都普遍偏差。潜移默化下,学生认为“体育无用论”,体育改革政策效果不甚理想。“健康中国”文件的出台,使家长和学生对健康的概念有了重新的认识与反思。

2.5 学生缺乏兴趣

兴趣是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动力,当学生对某项技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主要产生在课堂实践中。但是,由于中学文化课的压力,每天做不完的卷子、参考书、资料等,使学生的思想压力过重,教师自身业务的不够科学、教学手段缺少创新性,很多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不够的局限性等原因,使学校对体育课缺乏浓厚的兴趣,不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有些学生甚至逃避体育课。

3 “健康中国”视域下中学体育课程发展思路探究

要实现中学体育课程融合的设想,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要齐心协力。如图2所示,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引领下,解决当前各方面存在的问题,相互协同,相辅相成,才能实现中学体育课程融合的设想,促进中学体育的长效发展。

3.1 政府(教育部)层面

中学体育课程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与政策保障。第一,要促进制度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近年来,学生体质的下降、肥胖率、升学压力等问题出现,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增加了难度。学校体育离不开“健康中国”文件的指导,根据现状,加强体育评价考核机制、创新教学手段、有效监督与评价、实行“教考分离”、绩效考核、因地制宜等制度创新。第二,优化教材设计。可以在学校开设体育心理知识座谈会、制定体育健康手册和体育心理辅导站等补充教材知识,将体育素养纳入健康指标评价机制中来,这包括健康知识、科学饮食、卫生知识、锻炼时间和次数、运动的动机和信息等内容。

3.2 学校层面

学校是学生进行体育课程学习及身体锻炼的直接场所。第一,拓宽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范围。学校在执行中有效进行引导,教师提升自身知识面与技能,在教学中落实相关政策与文件,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进行科学的技能学习,为以后的发展夯实基础。第二,拓宽体育教学平台。积极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构建相关学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与途径,集中式或经常性宣传各学科有关的健康教育模式,将健康教育培训写入相关的政策条例。

3.3 教师提升个人能力

体育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知识结构。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健康中国”理念的引导下,将有形物化的教学与无形的人性精神进行整合,与学生进行交流与谈心,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擅长或喜欢的项目作为爱好。在教学中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统化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提高自我修养,从而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3.4 培养个人学习兴趣

学校通过组织体育社团培养学生的兴趣,在体育教师专业的训练下科学的提升自身的专长;家长通过课外兴趣班增强学生对自身爱好的发掘。在“健康中国”理念的科学引导下,将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知识点相融合,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营养学生进行终身锻炼的意识。

4 结 语

“健康中国”是中学体育课程发展的理念指导,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未来之星,必须要从学校抓起、从小抓起,为以后强健的体魄奠定基础。学校、社会、家庭、政策和学生五位一体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多方位多维度的合力,发挥中学体育教学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价值,促进健康事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体育课中学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体育课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