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全运会乒乓球比赛中丁宁的技战术分析

2018-04-23汪伟东

运动 2018年21期
关键词:丁宁整场落点

汪伟东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丁宁是我国优秀的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左手横拍,弧圈型与快攻相结合。近几年,其排名长期位居世界第一。她的技术全面,尤其是下蹲式发球极具威胁,中远台有很强的进攻能力,被动防御下的反攻能力也较强,能根据对手打法特点及时调整自己的进攻战术。本文通过对丁宁2017年天津全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的3场比赛分析,总结丁宁技战术的优劣并提出相应训练措施。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丁宁在2017年全运会乒乓球比赛中的技战术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书籍、报刊、网络查阅关于乒乓球技战术的文献资料,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统计,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录像观察法 对2017年天津全运会1/4 决赛(丁宁 VS 孙颖莎,4:2)、半决赛(丁宁 VS 朱雨玲,4:3)、决赛(丁宁 VS 刘诗雯,4:2)3场比赛视频中丁宁使用的技战术进行观察分析。

1.2.3 数理统计法 对丁宁在天津全运会1/4 决赛、半决赛、决赛 3 场比赛数据进行统计。

1.2.4 三段指标评估法 采用三段指标评估法, 对丁宁在天津全运会中的3场比赛中运用的技战术进行分析。三段指标评估法的使用可以使教练员从多方面、多维度地对运动员多场比赛的技战术进行分析,比对优劣,寻求积极有效地训练方式和手段。得分率= 段得分/(段得分+段失分)× 100%;使用率=(段得分+段失分)/(全局得分+ 全局失分)×100%。表1为乒乓球三段指标评估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丁宁对孙颖莎比赛的三段技战术分析

2.1.1 发抢段 通过表2可知,丁宁在发抢段的得分率为61%,评估结果及格。丁宁的发球具有明显优势,在整场比赛中,丁宁有6个直接发球得分,占发抢段得分的43%。丁宁独特的下蹲砍式发球,能够以同样的姿势发出不同旋转的球,具有迷惑性,并且依靠左手优势,发出的球使对手接球增加了难度。但丁宁在整场比赛中的发抢段得分较少,使用率较低,仅为21%,评估结果不及格。

2.1.2 接抢段 由表 2可以看出,丁宁在此阶段得分率为46%,评估结果为良好。接抢段丁宁的每局得分与失分和对手基本持平,其使用率为31%,评估结果为优秀,表明丁宁的接抢意识较高,并且能够较好地处理对手的发球。

表1 乒乓球三段指标评估表

表2 丁宁对孙颖莎的技战术统计结果(比赛结果:4:2)

2.1.3 丁宁对孙颖莎比赛在相持段的技战术分析 由表2 可以看出,相持段丁宁的得分率为61%,评估结果为优秀,表明丁宁的相持水平与对手相比较高,具有明显的优势;相持段使用率为48%,评估结果为及格;在第3局时,丁宁的相持水平明显降低,说明在比赛中段,可能由于丁宁体力下降、注意力缺失等因素影响了相持球质量。

2.2 丁宁对朱雨玲比赛的三段技战术分析

2.2.1 发抢段 由表3看出,丁宁在与朱雨玲的比赛中,发抢段的能力表现较为平稳,得分率为60%,使用率为20%。使用率不高,但在发抢段得分率达到较高水平。在前4局中发抢技术的使用率较高,发球直接得分的有6次,所以丁宁发球的主要战略是将发球落点放在朱雨玲正手位偏中线处,长短与上下旋相结合,发球直接得分占发抢段总得分15分的40%,并且在整场比赛中丁宁的发球没有过失误,体现了丁宁较强的发球能力。丁宁发球突破了一味的下蹲式发球,整场比赛将下蹲式发球与正手位发球相结合,发球的落点及旋转变化较大。

2.2.2 接抢段 由表3看出,在此阶段中丁宁得分率是44%,使用率是28%,属于优秀水平,说明丁宁能够较好地把控对方的发球落点及旋转。整场比赛中,丁宁在比赛中因接发球直接得分的次数有8次,而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丁宁正反手的主动攻防能力差,步伐不到位,使击球失误。起手拉球失误的落点主要在丁宁的反手位,所以丁宁应加强接抢段第4板防御对手进攻和自己反手拉球抢攻的能力。

2.2.3 相持段 由表3看出,相持段丁宁得分率是48%,使用率52%。在比赛中,丁宁的能够较好地适应比赛节奏,相持能力突出。相持技术作为一场比赛中重要的得分点,丁宁应加大使用率,提高得分率。

2.3 丁宁对刘诗雯比赛的三段技战术分析

2.3.1 发抢段 由表4看出,丁宁在对战刘诗雯的整场比赛中,发球抢攻和接发球抢攻段的得分率均达到优秀,丁宁在各局发抢段的得分也一直占据领先优势。丁宁发球直接得分的情况在整场比赛中共有4次,而且丁宁的发球保持着100%的成功率,体现出了丁宁在发球技术方面失误率低且威胁性大。刘诗雯接丁宁发球,回球落点大多在丁宁的反手位,丁宁的第3板抢攻主要运用反手拉球,且成功率能保持在80%左右;对于刘诗雯中线位置的回球,丁宁主要以正手拉球回击,增大回球威胁性。

2.3.2 接抢段 由表 4看出,在比赛中丁宁接抢段的得分率达到优秀,使用率也比较高。丁宁对于刘诗雯的发球控制较好,整场比赛只有一个接发球失误,6个接发球直接得分。其中,有3个接发球得分出现在第六局比赛中,说明丁宁对对手的发球以及发球抢攻有很好地应对能力。丁宁在回球时也会控制球的落点和节奏,使球速快慢结合,增加刘诗雯进攻难度,同时自己也提高防守意识。

2.3.3 相持段 由表 4看出,丁宁在相持段的得分率与使用率均为 50% ,评估结果为良好。得分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主要是对手刘诗雯的相持能力也较强,与丁宁不相上下,双方具有明显竞争性。丁宁可以在日后训练中加快相持过程中的步伐移动,取得相持过程的优势。

表3 丁宁对朱雨玲的技战术统计结果 (比赛结果:4:3)

表4 丁宁对刘诗雯的技战术统计结果(比赛结果:4:2)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丁宁的发球技术在3场比赛中具有明显优势,发球方式多样,发球的落点变化多。这3场比赛中,丁宁的发抢段使用率不高,主动上手进攻意识稍差,可见丁宁发球抢攻能力和意识在日后训练中还有待加强。

3.1.2 在接抢段中,丁宁使用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但得分不稳定,需要时间适应对手发球和强攻。

3.1.3 相持段在比赛中使用率最高,是得分的主要手段。形成相持球将有利于丁宁发挥自己的连续对攻对拉能力,是丁宁技术打法的优势所在。

3.2 建 议

3.2.1 丁宁应加强接抢和前3板上手的意识,在保证发抢得分率的基础上提高发抢的使用率。

3.2.2 在接抢段,丁宁应提高控制能力,抑制对方主动上手,为自己创造进攻机会,同时处理好接发球后的衔接与防守。

3.2.3 丁宁在相持过程中应要加强反手上旋多板对峙的能力, 同时也需进一步加强侧身抢攻的意识, 在以后的训练中逐步提高正手拉攻球的力量和稳定性。在相持段在求稳的基础上,加大击球力度,改变击球节奏和位置,扰乱对方进攻的战术。

猜你喜欢

丁宁整场落点
关注有效落点 优化交往策略——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交往策略
足协收紧高价引援
丁宁你凭什么
有友谊,才会有胜利
心的落点
心的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