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顶三叶与其它主要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2018-04-22杨晋丽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4期
关键词:旗叶穗长粒数

杨晋丽

以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中的5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小麦顶三叶与其它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选育旗叶叶面积较大,倒二叶、倒三叶面积适中且旗叶长小于倒二、倒三叶的塔型结构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和籽粒产量。

叶片是制造光合产物的主要器官,小麦产量的90%~95%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因此,延长上部叶片和穗部的功能期,防止早衰,是增强光合效能的关键措施,为此,本试验对小麦叶片性状与其它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进行研究,选育合理株型,为选育高产、稳产、抗病为的小麦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用省区试陇东片中的5个冬小麦品种:陇原04341、普冰9946、陇育9945 、灵选4号、西平1号为研究材料。

1.2 方法

1.2.1 试验时间、地点

试验于2011年9月~2012年6月,在陇东学院教学试验田省试区进行。

1.2.2 试验设计与管理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行长7m,10行区,行距20cm,小区面积12.6㎡,基本苗450万/公顷。田间管理同大田生产,每品种随机选取,每重复各取10株共30株。

1.2.3 试验测定项目

在成株期(2012年6月20日)测定旗叶长、旗叶宽、倒二叶长、倒二葉宽、倒三叶长、倒三叶宽。成熟期收获后(2012年7月8日)考察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单产等性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旗叶面积与其它主要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旗叶面积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穗长、夹角、株高、千粒重、产量呈弱正相关.说明随着旗叶面积的增大穗粒数显著增多,夹角、株高、穗长、千粒重、产量有增高的趋势。因此,在性状选择时,应注意对旗叶面积作重点考量,同时必须兼顾对夹角、株高的选择,才能达到丰产的效果。

2.2 旗叶长度、宽度与其它主要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旗叶长与株高、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产量呈弱正相关;与小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旗叶过长,会造成下部叶片遮阴,减少光合作用的面积。旗叶宽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千粒重、 穗长、小穗数、夹角呈弱正相关。说明随着旗叶宽度的增加,穗粒数明显增多,株高、千粒重、穗长、小穗数、夹角均有增大的趋势。

2.3 倒二叶性状与其它主要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倒二叶长和倒二叶面积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倒二叶宽与株高呈弱正相关,倒二叶的生长主要为拔节孕穗、穗下节间的伸长制造养料,所以倒二叶越长,植株越高。倒二叶面积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有利于形成大穗。

2.4 倒三叶性状与其它主要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倒三叶的宽度、长度、面积与产量呈弱负相关,说明随着倒三叶长度、宽度、面积的增加,产量有降低的趋势。

从试验结果来看,选育旗叶叶面积较大而厚,倒二叶、倒三叶叶面积适中的材料,运送到穗部的营养也多,产量提高。这样的结构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和籽粒产量。

(作者单位:730699甘肃省靖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旗叶穗长粒数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四倍体小麦株高和穗长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不同品种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特性及光合基因表达对臭氧浓度升高的响应
水分亏缺对小麦芒和旗叶光合特性及蔗糖、淀粉合成的影响
旗叶衰老产量差异 可作小麦优选依据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抽穗后不同时期去除旗叶对不同穗型小麦产量的影响
甘蓝型高角粒油菜不同部位角粒数差异研究
水稻株高、穗长和每穗颖花数的遗传研究
水稻穗长和有效穗数的QTL定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