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梅瓶的功能
2018-04-21姚佳玲
姚佳玲
摘要:梅瓶历史悠久,窑口众多,以小口、短颈、宽肩、腹修长、近底处微外撇,全器成修长优美的曲线独特造型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主要从其功能性来探究梅瓶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梅瓶 造型 陶瓷
梅瓶是我国古代一种比较典型的实用性器物,是瓷器中一种常见的瓶式。它最早可以追溯到新时期的储水陶器,经过不断的改良,产生于唐代,定性于北宋时期的民窑。
梅瓶的功能存在许多的争议。有人说是盛酒器,有人说是观赏瓷。上海市博物馆收藏有两件宋代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瓶身上书写有“清沽美酒”,“醉乡酒海”的文字装饰,由此可见宋代的梅瓶是盛酒的用具。在宋代这种瓶是酒器,考古发掘资料也是有证明:1951年安徽白沙北宋墓甬道西壁画上,三人一马,马后人头系一卷,卷上墨书“昼上崔大朗酒”6字,双手捧一黑色酒瓶,形制与梅瓶相同。
另外,辽宁省锦州市博物馆收藏的两件金代白地黑花梅瓶,瓶身上也分别书写诗文“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和“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甘肃省汪世显家族墓中出土的梅瓶,在肩部也有墨书“细酒”二字;1958年在内蒙古察右前旗出土一件这样的瓶,明确在肩部有“葡萄酒瓶”的刻划字样;1971年山东邹县鲁王朱檀墓出土了盛有酒的梅瓶,而且有的宋代梅瓶还带有器盖,这一点也充分说明了梅瓶盛酒的功能。
宋人赵德麟《侯鲭录》卷三记载:“陶人之为器,有酒经焉。晋安人盛酒以瓦壶,其制小口颈,环日,修腹,受一斗,可以盛酒。凡馈人牲,兼以酒置,书云酒一经。或二经,至五经焉。他境人有游于斯邦,不达其义,闻五经至,束带迎于门,乃知是酒五瓶为五经焉。”另外,万历朝宰相张居正曾设定每十天举行一次经宴,他主讲,每次经宴都要上酒,而装酒的瓶子就是“梅瓶”。
宋人称这种“经宴”上特用的酒瓶为“经瓶”,也有称“鸡腿瓶”的。以“经”名瓶是有三层含义,即(1)它是一个盛酒的酒器;(2)它有特定的样式;(3)它有限定容量。一瓶酒就是一经,五瓶酒就是五经。
由上述古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资料可以看出,宋代梅瓶应该是盛酒的酒瓶无疑,梅瓶在元代和明代仍然有作为酒器使用,元明之际的《碎金》一书的“家生篇”(三十二)载:酒器有“樽、木累、果合、泛供、劝杯、劝盘、台盏、散盏、注子、偏提、盂、榴、酒经、急需、酒罂、马盂、屈卮、觥觞、大白”之属,酒经罗列其间。可见元代梅瓶还是以酒经为称,并且仍然为酒器。明代梅瓶在南京、山东等地常有出土,像之前提到的山东邹县鲁王朱檀墓中的梅瓶,就充分说明了其盛酒的功能在明代依然有延续。但它的名称已经有所变化,在明代已经被称为“瓶”或“酒瓶”了,这在《大明会典》卷一九四《工部十四》的“窑业·陶器”条中有所记载,且需求量十分巨大。
到了清代,梅瓶打破了以实用为主的酒具,而是更趋向于赏玩的陈设器,因此,就梅瓶造型而言,清代更趋向于小型化、精巧化发展。清代梅瓶最明显的变化是口部与肩部,口径增大,肩部加宽且常有附加装饰。而口径的增加也有大小之分,肩部也有丰肩、平肩或溜肩。特别是在康熙、雍正时期,梅瓶的肩部较前更宽,由溜肩变成了平肩。
梅瓶不仅作为酒具和观赏陈设所用,还另有其他用途。日用器陪葬的现象从春秋战国开始从未断过,梅瓶自宋墓就有出土现象,历经各朝各代不断,对于这些随葬梅瓶的等级制度人们持有不同的意见。有的学者认为墓室出土的梅瓶尤其是明墓出土的梅瓶存在一种等级的差别。如孔繁峙先生将从明墓出土的梅瓶数量进行排列归类,得出皇帝从葬梅瓶4件,皇后、皇妃从葬2件,公主、藩王、郡王从葬梅瓶一件,太监、品官葬未见梅瓶的结论,从而认为是等级的差别,并且认为“梅瓶是皇帝、皇后、皇妃、公主和皇子得封郡王所专的一种随葬品。”
其实不然,因为根据桂林出土的明代墓室梅瓶发现,即在靖江及其王妃墓葬中发现有梅瓶,也在靖江王府宗師成员,甚至在各级品官员,上至内阁大学士,下至七品文林郎墓,都有梅瓶随葬的情况出现,可见梅瓶在当时并非是“皇族专门使用的一种供器”。(具体数据见下表)
梅瓶在悠久的中国陶瓷史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并受到人们的赞赏,透过梅瓶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文化认知,社会心理,审美情趣和先民们表达的情感或寄托的思想,体现了每一个时代的不同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