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起步作文教学

2018-04-21周乔云����

考试周刊 2018年38期
关键词:起步作文表达教学

周乔云����

摘要:作文起步教学难的应对之策:针对写作欲望不强时应先观察后作文;作文时应抓住时机以及要放低写作的门槛教学方法;表达能力不足时要做到循序渐进,把握好作文教学的步骤;写不出真实自我时要让学生养成勤写日记的习惯,作文指导中也要因材施教。

关键词:起步作文;教学;表达

一天中午,我来到三年级组办公室,看见几位老师正在聊学生的习作。“这次写课余生活,你们的学生写得怎么样?”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先问起来。“我啊,不用说了,学生写的基本千篇一律。”她旁边的老师直摇着头回答。“我班也是,好不容易看到几篇写得好的,细细一读,发现是从作文书上抄来的。”一位年长的老师补充着。“是呀,现在的作文越来越难教了。你指导详细一点吧,学生写出来的都差不多;不指导吧,一部分学生根本无从下笔……”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也发出了如此感慨。最后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到我这个不速之客身上,好像等我说什么高见呢!我如实告知,我把上一届各年级写得不错的作文还保留着,到时候拿过来让大家看看。聊罢散去,回到备课室,我翻着一本本的学生作文来,边读边回想刚才的那一番番谈话,打开了我的记忆闸门……

作文教學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步作文教学更是作文教学中的难点,一直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我们深知起步阶段对小学高年级乃至中学的作文教学具有奠基作用。我知道有的学生后来到了高年级或上了初中讨厌写作文就是在刚刚起步时就产生了厌烦情绪。

学生在习作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有的语句单一、不生动,仅仅三言两语,没有具体细节;有的就是记流水账,主次不分、详略不当;有的条理不清、语序混乱;还有的生搬乱套,假话连篇……针对这些现象,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想通过以下应对之策破解起步作文教学难题。

一、 应对写作欲望不强之策

新课标对中年级的写作明确提出了阶段性目标:“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增强习作的信心。”想写作文的学生太少了,说起写作文,孩子们都很头疼,大有“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碎铅笔头”的苦恼。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孩子们乐于写是新课标的重点。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知识如此,习作又何尝不是这样?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灌输,而是激发兴趣。起步作文多鼓励学生,善于引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在“好”与“乐”两字上下功夫。我是这样做的:

1. 先观察后作文

写作文其实就是写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其实就是要生活开口说话。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是写人的习作,我从班级中挑选出几个有特色的学生作为习作“模特”,让其余同学用心仔细观察每个人外貌,活动时的神态举止以及平时的爱好、特长等,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位写下来。

还有一次,我特意准备了一包口味不同的糖果带进课堂,一下子把孩子们的眼球吸引过来。我先让他们把当时脑袋中想到的写下来,然后让学生们选择一颗自己喜欢的糖果分别调动耳、鼻、嘴巴进行观察研究后,用两三句话写下来。就这样,孩子们在吃糖果的过程中,很轻松地将这颗糖果来了个全方位详尽的描述。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一方面知道了怎样去观察,另一方面体会到写作其实不难,并且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2. 善于捕捉习作时光

学生习作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善于抓住时机让学生即兴作文,学生就会感觉困难小了很多。例如:课堂上的一起“小风波”,课间一个精彩的场面,实验室里一次有趣的实验——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下来。或者,在讲读课文中补充一个情节,续写一个结尾等,学生肯定兴趣盎然。

3. 放低写作的门槛

课标中提出:“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根据这一理念我采取仿写的办法。教学习作描写人物外貌时,我经常利用课本资源。如,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课《妈妈睡了》第二自然段“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蛋上。”利用这段文字,我进行了四次仿写。第一次换“做饭”,学生这时知道把“闭上”换成“睁大”等。第二次换“陪我玩”,学生就把“闭上”换成“经常看着我”。第三次换“明亮的”,学生这时就有“水汪汪的”“亮晶晶的”等等。第四次把“红润的”换掉。于是就有“白皙的”“苹果似的”……在评讲时,只要习作中出现了优美的词句,哪怕是一个词,或一句话,我都会打高分激励他写作。更多的时候,将学生的优秀习作粘贴在教室内,供同学们随时随地参观学习。我常常通过这些来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

二、 应对表达能力不足之策

凡事“欲速则不达”,鉴于学生表达能力差的特点,在起步中,切莫过急,要做到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把握好作文的步骤。每一次的作文,我都不急于让学生动笔,而是让他们先动口——先说后写。如写一次活动,我想了很久觉得学生平时活动不少,但是他们只顾着玩耍,没有留心观察,很少将自己活动过程中的感受积累下来。因此,我有一次专门安排了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分组,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活动结束后,我让学生回到教室将刚才的活动说一说。这时老师就要当好学生说话的导师,教会学生该说些什么。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同学们,刚才都玩得开心吗?请你把自己参加的活动说一说,注意说出你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和哪些同学进行了什么活动。你们是怎么玩的,玩的时候心情怎样。”结果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的不亦乐乎。有些学生没有说到的,让其他的同学马上补充。对说得好的及时给予称赞。这时他们感到特别兴奋。于是,我们问他们:“你们想过一把小作家的瘾吗?”孩子们都欣喜若狂地说:“想!”我说:“只要你们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你们就是一名小作家了!”后来发现效果还不错,所以我常常利用这种方法来指导学生的作文。

针对写作中学生出现语言贫乏,写得不生动的弱项,我总是鼓励学生善于运用最近从课文里学到的词语。有时我也会提供一些词语和句子供学生选择运用。除此之外,我注重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不错的。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将优美的词句“收藏”在专门的笔记里,以备后用。作文讲解时,我对词语用得准、用得妙和句子写得精彩的作文大加赞赏,另外加分。这就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 应对写不出真实自我之策

新课标指出:“作文指导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我认为自由表达有两层含义:一是让学生自由选择表达内容,写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说心里话,抒发其真情实感;二是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表达方式,无拘无束地写,即想写什么就怎么写。这样减轻学生对作文的心理压力,使作文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然而,我有时也带学生欣赏范文,让学生按其思路去写,结果导致作文中谎话连篇,我认为这种方法不可取。

写真事,说真话,对于习作起步的学生尤为重要。为人真诚,方能说真话,吐真情。我采取的措施是:

1. 让学生养成勤写日记的习惯

现代社会,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生活丰富多彩,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写作材料。我极力提倡学生把一天中自己喜闻乐见的人、事及时地写下来,鼓励他们用心体验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用笔记录假恶丑。我还鼓励学生把不敢公开的事,不敢说的话写在日记里,甚至承诺给他们保密。这样,学生就会大胆地表露真实的内心。于是,日记显示出许多的真人真言:“奶奶把我惯出了毛病”“我后妈真好”“老师,您的‘法宝是我藏起来了”“我把爸爸教训了一顿”——读了这些日记真是忍禁不禁,别有一番滋味。

2. 作文指导也要因材施教

一个中秋节之后,我让学生写了一篇“快乐的中秋节”。写之前,我照例让他们先把过节的快乐说出來与大家分享一下。大部分孩子兴致勃勃,众说纷纭。没想到一位平时很活泼的男孩站起来嘟囔着小嘴:“我家今年的中秋节过得一点也不快乐。”看来这次他是没法完成这样的作文了。于是我顺势让他说说为什么不快乐。他回答:“为了过节,爸爸提前几天从打工地赶回家了,本来一家人都非常高兴。可就在前天过节时妈妈因爸爸玩麻将的事狠狠地吵了一架,弄得大家不欢而散!”我问他是谁的不对,他振振有词:“爸爸虽然输了一点钱,可是平时打工很辛苦,节日里轻松娱乐一下,妈妈怎么就不能原谅一次呢?”听完他的讲述,我问他想不想把发生的事情和心中的想法写下来,他有点惊讶地反问我:“老师,那也行吗?”我说行,只要把题目重新拟一下。这个小男孩就以“今年的中秋节”为题写出了一篇有真情的作文,而且文字流畅,情节生动。结果受这位男生的影响,不少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写出了各有特色的“中秋节”。

通过这件事,我想到了不能把学生的作文思路堵死,应该围绕一个主题尽量多写半命题的作文,让学生自由表达,学生才有事写,有话说,才能写出有个性的作文。

作者简介:

周乔云,安徽省安庆市,安庆市潜山县源潭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起步作文表达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语言探讨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文本阅读中读写结合的几个策略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