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18-04-20马赛红胡春华
马赛红*,胡春华
(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 广州 510180)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患者长时间存在严重失血过多造成一部分心肌快速坏死而引发的心血管疾病[1]。根本病由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供血不达标和管腔变得十分狭窄,从而使侧支循环得不到有效建立[2]。同时,供血量严重不足或停止,会让心肌长时间缺血,超过一定时间就会立即造成心肌梗死。常见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烧发热、恶心呕吐等,该病的发病时间非常快速,直接造成猝死,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除此之外,患者在入院治疗前都要进行急救护理,为患者的下一步治疗做准备,保障患者安全[3]。因此,本文将对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及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我院院前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1例,年龄20~60岁,平均(35.2±3.9)岁,住院时间11~21天,平均住院时间(13.3+0.5)天;对照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25~65岁,平均(34.6±5.2)岁,住院时间8~20天,平均住院时间(12.6+0.7)天。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该组组患者实施常规的院前急诊护理方法。首先,在接到急救电话时,仔细询问并记录患者具体病情、所在位置、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其次,根据来电时间,用最快的方式赶到患者所在位置[4]。到达后,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处理,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协助医生进行急救措施,比如,人工呼吸、心电治疗、固定骨架等。 再结合具体病情为患者配制急救药物,协助患者服用[5]。
1.2.2 研究组
对该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救治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第一,实施急救处理,在急救过程中控制患者情绪,以防患者由于不断运动造成的胸闷以及疼痛等不良情况。同时,护理人员在协助患者服用药物的时候,要不断的对患者进行交流,鼓励患者,提供患者的治疗信心。并且在急救时医护人员不仅要熟悉穿刺步骤,还要知道患者具体病情,根据患者的体征,制定并实施合适的救治方案,做好护理记录,从而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6]。第二,实施健康饮食护理。心肌梗死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多,常常会影响到患者自身的营养状况,造成患者立马消瘦甚至食欲不振,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自身的生理和饮食特点配制出独特的饮食护理方案,并鼓励患者尽量多吃低脂、低盐、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以及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增强营养;同时,也可告知患者多食用富有粗纤维的食物,避免造成便秘[7]。第三,实施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是个性化护理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因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又快又高,患者常常要忍受强烈的剧痛,为患者埋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从而消极治疗,不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加重病情[8]。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病情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如果明显感觉到患者在治疗时的不配合、抗拒、不安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就要及时和患者及家属沟通与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他们相应的开导与鼓励,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能有效的避免因患者害怕抗拒而带来的不良治疗效果。第四,实施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常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单独护理,并及时告知患者,避免加重病情。
1.3 观察指标
1.3.1 对两组患者在院前急诊护理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评比内容包括恶心呕吐、昏迷不醒、心律失常等情况,三者相加除以总例数可得总发生率,总发生率越高则说明不良反应状况越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也就越大。
1.3.2 两组患者对该组护理人员在院前急诊护理期间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评比,评比内容包括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用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统计总满意程度,满意度越高则说明患者对该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越认可。
1.3.3 两组患者根据在院前急诊护理中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越高,治疗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在院前急诊护理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
研究组在院前急诊护理期间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该组护理人员护理的满意程度
两组患者对该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评价,数据表明,研究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总满意程度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2.3 两组患者对该组治疗效果的评价
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 论
近年来,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而造成的死亡人数不断增多,该病病情十分严重,不仅为患者及家属造成巨大的心理阴影,还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9]。据相关报道提出,心肌梗死的病死率非常高,并且治疗后身体恢复能力较差,而这一切都与院前急诊有一定联系,通常患者在院前救治中得不到有效护理的死亡率都会超过原本生存率的60%,由此不难看出院前急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常见的急救措施包括人工呼吸、构建静脉通路、胸外心脏挤压、骨折固定等。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突发性与迅速性,发病期间常常会造成强烈的剧痛,为患者的心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会产生不安、急躁等不良情绪,严重时还会对护理人员的救治产生抗拒,因而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为急救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0]。院前急诊护理时患者的转运工作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影响很大,在转运途中要十分关注患者的各种状态,尽可能的采取最合适、最有效护理方案,切实解决转运途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提高患者的救治效率[11]。在院前急诊过程中,要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指导,不定时的对患者家属进行病情汇报,让家属也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让家属和护理人员一起救治和护理患者,尽可能具体地掌控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的各项检测报告和生命指标变化情况来改进护理方案的实施,以此为根据对患者的病情给予适当的治理措施。如果患者发病时胸口疼痛的厉害,护理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为患者服用相关药物。除此之外,本研究还进行了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调查。患者满意度是患者根据自己对健康、疾病、生命质量等众多方面的理解,再结合自身身体条件以及自己对医疗保健服务的要求与期望所进行的一系列综合评价。本研究进行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旨在提高护理管理体系建设以及护理质量,这也是关乎患者健康护理的重要手段。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患者发病时的疼痛,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水平;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获得患者的认可与配合,值得广大临床医学推广[12]。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院前急诊护理的工作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造成医护人员不能对患者进行有效救治[13]。因此,本文将研究组的个性化护理方法结合了对照组的常规急救措施,将二者有效联系在一起,降低了院前急诊护理的工作难度,增强了急诊的个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具有着不错的临床应用效果。根据数据发现,研究组在院前急诊护理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事实证明,个性化护理方法不仅提高了急救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体会到作为急诊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关键性,在整个急救过程中都以患者生命安全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还以积极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与支持[14-15]。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在院前急诊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非常好,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1] 张伟萍.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公共卫生,2015,2(A03):300-300.
[2] 戎伊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中严重并发症的急救护理[J].中国急救医学,2016,6(z2):33-55.
[3] 韩朝霞.集束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z2):88-99.
[4] 王姗姗,薛小玲.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8):998-1003.
[5] 赵光英,邹成春,李天鸿,等.Firebird药物涂层支架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6(a02):152-152.
[6] 金 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应用临床路径护理程序的效果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6,3(s1):334-336.
[7] 杨 莹,刘秋霞,陈 默,等.院前联合院内急救护理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预后影响探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9(11):13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