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8-04-20李丽丽
李丽丽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快速转变,人们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于其他科室,由于儿科内患儿疾病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等主要特点,加之患儿的心智尚未成熟,因此在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患儿家属的积极参与方可实现对患儿的有效护理[1]。家庭中心式护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临床护理模式,其主要是指以患儿的家庭为中心,在尊重患儿选择权的基础上,提高家庭成员与患儿之间的协同作用,以此来实现对患儿的有效护理。然而,由于家庭中心式护理在我国的起步相对较晚,导致其并未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应用。基于此,本研究随机选取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针对家庭中心式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期望以此实现家庭中心式护理在临床中的广泛推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院内儿科收治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在患儿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4.57±1.86)岁;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4.86±2.23)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密切监测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并对患儿予以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做好对患儿的出院指导。
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家庭中心式护理模式,护理方法为:(1)制定家庭中心式护理的护理制度: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岗位职责分配制度,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全面管理,通过对其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对家庭中心式护理的重视程度,并共同为患儿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了解患儿生理及心理的基本需求;(2)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针对患儿家属给予“一对一”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家庭中心式护理的护理价值及方法,同时使其了解与患儿病情相关的疾病知识,了解疾病的具体护理和治疗方法,提高患儿家属在患儿护理中的积极参与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3)设立家庭式病房:于病区内设立专门的护士站,使患儿及其家属随时可以与护理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安全感,并为患儿营造一个良好、温馨的病房环境,如在病房内布置患儿喜欢的贴画等,或在儿童节等节日为患儿准备小礼物,使患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4)对症护理:针对患儿临床症状的不同,在患儿家属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下,对其实施相应的对症护理模式,如针对出现疼痛症状的患儿,可以提高家属对患儿的关怀,并告知患儿家属疼痛的处理方式,确保在患儿疼痛时,患儿家属可以保持平静的心态,并通过安抚或讲故事等方式,缓解患儿的疼痛症状。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并利用院内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针对两组患儿家属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技巧、健康教育及护理行为等,根据调查结果的不同,将其分为:①十分满意;②满意;③一般满意;④不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度+满意度+一般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
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13±1.29)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75±2.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34,P<0.05)。
2.2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儿童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儿科内的患儿人数也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家庭作为人体社会化的核心场所,同时也是个体的主要支撑来源。相较于其他患者,由于小儿的生长发育尚未成熟,从而导致其对人或事物的理解能力也相对较低,传统临床护理中,多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患儿进行护理,但这不仅无法满足患儿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同时也是目前导致护患纠纷的主要因素[2]。因此,临床中在对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必须与成人患者进行区分,对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模式,才能为患儿的身体健康恢复产生积极的影响。
家庭中心式护理是由美国研究学者于1972年所提出的临床护理模式,其认为患者并非一个孤单的个体,因此在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家属,并动员其家属参与到护理过程当中[3]。大量临床经验表明,通过家庭中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有效应用,不仅使护理人员可以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尽量满足患儿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同时也可以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参与度,增进其与患儿之间的情感交流,为维护家庭和谐,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4]。目前,家庭中心式护理在日本、美国以及以色列等诸多国家的临床护理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研究在对家庭中心式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时,发现干预组的住院时间为(5.13±1.2)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进一步说明家庭中心式护理可有效应用于儿科的临床护理中,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家庭中心式护理模式可有效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有利于患儿的身体健康恢复,宜广泛应用和推广。
[1] 马丽咏,张秀团.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用于儿科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6,6(9):308-309.
[2] 蒋华杰,陈培佩,何红芬.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实施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31(24):156-157.
[3] 王 琳,翟晓楠,马新影.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创建与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8(6):289-290.
[4] 张 萍.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6,11(1):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