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及其不良情绪的影响

2018-04-20胡春娟

关键词:情绪高血压心理

胡春娟

(忻州市宁武县人民医院,山西 忻州 036700)

睡眠障碍和不良情绪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1],为稳定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应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本文针对高血压的睡眠和不良情绪采取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到我院治疗的112例高血压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中失眠症的相关诊断标准。采取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男35例,女21例,平均年龄(59.73±8.78)岁;对照组男34例,女22例,平均年龄(59.64±8.96)岁。排除标准:(1)其他慢性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2)严重器质性疾病;(3)精神类药物依赖史等。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心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睡眠干预和心理护理,具体包括:(1)提高病房的舒适度,控制温湿度,降低噪音,光线柔和,营造良好的适合休息的睡眠环境,对鼾症患者,应与普通患者隔离;(2)评估患者睡眠质量,每30 min观察1次患者睡眠情况,可采取药物辅助;对可能影响睡眠的药物,应在18:00以前服药;(4)向患者讲解睡眠卫生知识,了解患者心理需求,避免外界因素刺激患者情绪;(5)睡前进行穴位按摩,促进睡眠;(6)嘱咐患者避免睡前剧烈运动,吸烟、饮酒、饮咖啡或浓茶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患者睡前洗澡、看书,建立合理的睡眠周期,尽快进入睡眠期。

1.3 评价标准

采取HAMA焦虑量表和HAMD抑郁量表,在干预前后分别评价患者的不良情绪,超过18分为阳性;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采用SPIEGEL量表[2],包括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深度睡眠、夜醒频率、做梦情况等,采取5级评分法(0、1、3、5、7)。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A、HAMD、SPIEGE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及不良情绪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及不良情绪对比(±s,分)

组别 HAMA HAMD SPIEGEL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21.37±3.48 9.26±1.56 21.38±3.76 10.27±1.98 38.28±4.65 5.81±0.72对照组 20.36±3.55 14.78±2.47 20.75±3.58 16.74±2.71 37.45±4.78 24.38±3.33

3 讨 论

失眠是高血压患者的常见症状,由于血管硬化、痉挛,脑部供血出现异常,患者出现失眠和不良情绪,影响降压药物效果,需要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有研究显示[3],高血压患者入院后第1天失眠率高达56%,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应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

本次研究中,治疗后,两组患者HAMA、HAMD、SPIEGEL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加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营造舒适、温馨的睡眠环境,在19:00后,应禁止陪护人员随意进出病房,保持安静,避免影响患者休息;关闭不需要的仪器,减少噪音;可以使用屏风或窗帘,帮助患者营造相对独立的个人空间,使患者在轻松的状态下尽快进入睡眠;减少夜间医疗操作,避免影响患者休息;帮助患者制定睡眠周期表,除午睡(30~40 min)外,不提倡患者白天睡眠,打乱睡眠周期;指导患者正确睡眠方式,采取自我暗示、数数等诱导睡眠方法,配合助眠药物,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进入睡眠。

同时,针对高血压患者不良情绪问题,应采取科学的心理护理策略,患者入院后,应采取心理测验法,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心理护理评估,做出心理护理诊断。根据诊断结果,采取心理护理措施。首先,应对患者无条件积极关注,消除患者对病房的陌生感。有研究认为,住院期间生活环境的改变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重要因素。向患者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重要性和原理,与不良情绪患者交谈,引导患者积极对待病情,鼓励患者多用接受、多接触新鲜事物,避免患者过分自责引起不良情绪。以情绪调节为主题,组织团体辅导活动,帮助患者控制血压。适当采取音乐疗法、注意力转移法、生物反馈法等,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消除紧张情绪,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充实日常生活,定期进行放松训练、腹式呼吸训练等。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消除不良情绪,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 杨丽春.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负性心理、遵医行为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内科,2015,10(06):903-905.

[2] 薛卫红.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2):1729-1732.

[3] 王冬云.针对性睡眠护理措施在高血压患者睡眠障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6):137-138.

猜你喜欢

情绪高血压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全国高血压日
心理感受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