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补肾灸结合“非针”治疗寒湿型腰痛的临床观察※
2018-04-20王明明费爱华贺成功通信作者蔡圣朝
王明明,费爱华,贺成功,代 飞,通信作者:蔡圣朝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8;2.安徽省针灸医院,安徽 合肥 230061)
腰痛是指以腰部单侧或双侧的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又称腰脊痛,是临床常见疾病。该病多由腰骶部局部发生无菌性的炎症,导致腰骶部单侧或双侧的弥漫性疼痛。中医将腰痛分为寒湿型、湿热型、肾虚型、瘀血型,其中寒湿型腰痛最为多见,表现为腰腿部位冷痛伴重着、辗转不利,遇到阴雨潮湿天气疼痛加重,缠绵难愈。针灸在防治寒湿型腰痛临床疗效显著[1-2]。导师蔡圣朝在梅花针灸学派几代人的临证基础上,采用温阳补肾灸结合“非针”治疗寒湿型腰痛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安徽省针灸医院门诊收治的72例寒湿型腰痛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男15例,女21例;年龄24~75岁,平均(51±10)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6年,平均(2.8±1.5)年。治疗组男17例,女19例;年龄23~74岁,平均(49±10)岁;病程最短1.5个月,最长7年,平均(3.1±1.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典型的单侧或双侧腰部疼痛;②可有反复发作的腰痛病史;③中医证候属于寒湿型,症见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天气加重,肢体发凉,舌胖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3]。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的诊断标准;②23岁≤年龄≤75岁;③患者知情同意,且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腰椎有滑脱、结核、骨折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腰椎管狭窄症者;②有出血倾向者;③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④合并脏器功能衰竭或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及精神病患者;⑤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者;⑥晕灸及对灸烟过敏者;⑦因淋证、水肿、肿瘤及妇科病等引起腰痛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商品名:迪克乐克,山德士(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37,75 mg/片],75 mg/次,每日1次,晚饭后用温开水送服(需整片吞服)。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1 治疗组 采用温阳补肾灸结合“非针”治疗。
(1)“非针”治疗 选取双侧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关元俞与大肠俞连线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大肠俞与气海俞之间、气海俞与肾俞之间,合称为“腰三交”。针刺此14穴形似“非”字,故名为“非针”,治疗腰部疾病疗效显著[5-6]。操作方法:嘱咐患者取俯卧位,取0.30 mm×40 mm毫针,肾俞、气海俞、“腰三交”直刺25 mm,大肠俞、关元俞直刺20~30 mm,各穴进针得气后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中间行针1次。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再进入下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温阳补肾灸 定位于患者腰、骶部,即腰骶部督脉、膀胱经循行区域,从悬枢至腰俞穴,涵盖腰骶部膀胱经、夹脊穴和督脉。操作方法:①嘱咐患者取俯卧位,裸露后背,将灸液和灸药均匀撒在所灸部位,并在上面铺一层纱布(40 cm×60 cm);②将自制灸盒放置在定位处,将0.5 kg生姜粒(0.5 cm×0.5 cm×0.5 cm)均匀铺在灸盒内;③在生姜上放置锥形艾柱(直径为2 cm,高2.5 cm),自上而下点燃;④采用纸盒扣住所灸部位,并在纸盒上连接排烟管;⑤灸完第1壮后重复③④步骤,共灸3壮,约2 h;⑥结束后提起纱布4个角将灸盒与生姜取下。隔2 d灸1次,2个针刺疗程内共做6次温阳补肾灸。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7]:用10 cm标尺,一端为“0”分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分表示难以忍受的疼痛。患者在直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刻度,医师根据患者标出的刻度位置得出结果。
3.2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腰痛等相关症状完全消失;显效:腰痛等相关症状明显缓解,但劳累后或气候改变时可有较轻度的疼痛;有效:腰痛等相关症状有缓解或改善,但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进行重体力劳动;无效:与治疗前比较腰痛等相关症状无明显改变[4]。
3.4 结果
(1)治疗后VAS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第1、2个疗程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寒湿型腰痛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寒湿型腰痛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腰痛”“痹证”等范畴。《诸病源候论·腰痛候》记载:“凡腰痛有五:一曰少阴,少阴肾也,十月万物阳气伤,是以腰痛。二曰风痹,风寒著腰,是以痛。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痛。四曰暨腰,坠堕伤腰,是以痛。五曰寝卧湿地,是以痛。”详细归纳了腰痛的病因为少阴(肾)阳气伤、风寒著腰、肾虚劳损、外力伤腰、久居湿地等。《素问·病能论篇》云:“岐伯曰:少阴脉贯肾络肺,今得肺脉,肾为之病,故肾为腰痛之病也。”《素问·刺要论篇》曰:“刺筋无伤骨,骨伤则内动肾,肾动则冬病胀腰痛。”强调腰痛的内因在肾,腰为肾之府,腰痛是肾的反应[8]。《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曰:“感于寒……腰椎痛,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也。”《医学入门》曰:“久外卑湿,雨露浸淫,为湿所着,腰重如石,冷如水,喜热物熨。”《素问·举痛论篇》记载:“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中则气不通。”阐述了寒湿腰痛多因感受寒湿之邪所致。寒邪具有凝敛收引的特性,湿邪黏滞不去,留着腰府,导致腰府部气血凝滞,经脉痹阻,血络运行不畅,肌肉筋脉拘急阻塞而发生腰痛。寒湿型腰痛多因患者素体阳虚,感受寒湿之邪,寒湿凝聚腰中,气血运行不畅,筋骨、肌肉失于温养,阴寒内生所致,故本病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因此蔡圣朝强调在散寒除湿治疗的同时,要注重温阳补肾,活血化瘀,故采用温阳补肾灸结合“非针”治疗寒湿型腰痛临床效果显著。
《素问·骨空论篇》曰:“督脉为病,脊强反折,腰痛不可转摇。”《灵枢·经筋》曰:“足太阳经筋,其病,脊反折。”故本病在经络上主要归于督脉和膀胱经,如督脉及膀胱经气血失和,运行不畅,可导致腰背部疼痛、活动不利等症状。针刺“非针”与温阳补肾灸均依赖于督脉、膀胱经发挥治疗作用。针刺“非针”选用的肾俞为肾中经气输注的部位,为先天之本,可壮腰益肾,祛寒除湿;气海俞为气海的背俞穴,可培补元气,强腰益肾,有调整全身经气的功能;关元俞可调节机体整体的阴阳平衡;“腰三交”能够疏导局部经筋络脉的气血,具有活血化瘀通络之功。针刺“非针”直指病灶,诸穴合用共奏益肾强腰、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之效。
《灵枢·官能》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灸疗法可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继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温阳补肾灸施于背部膀胱经皮部、络脉及督脉之别络,可达到温阳补肾、疏通络脉、缓急止痛之功。督脉可调节全身阳经,总督一身阳经之脉气,温煦脏腑,使机体阳气盛,经脉畅通[9]。膀胱经与督脉运行于背部,背俞穴可疏通调节经络气血。膀胱经可有效抵御风寒等邪气入侵。温阳补肾灸运用艾灸使生姜与艾叶药性通过对膀胱经、夹脊穴、督脉的作用,起到温阳补肾、散寒除痹、化瘀通络等作用[10]。
现代研究证实,艾灸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皮肤的刺激,使肌肉分解代谢增强,改善微循环[11],对淋巴细胞的活性和淋巴因子、白介素-2(IL-2)的分泌具有促进作用[12],激发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自疗机制[13]。温阳补肾灸的热辐射效应对经穴有刺激作用,刺激血管的自律运动,产生较强的得气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14]。
本研究运用温阳补肾灸结合“非针”治疗寒湿性腰痛,可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临床疗效,且优于对照组。故温阳补肾灸结合“非针”治疗寒湿型腰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牟宗军,康振军,姜萌.针刺加热疗贴治疗寒湿腰疼230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6,34(9):183-185.
[2]蒋素珍.电针结合麦粒灸治疗寒湿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0):122-124.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王明明,蔡圣朝.蔡圣朝针刺“非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10):1016.
[6]王明明,蔡圣朝.针刺“非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8(4):64-65,83.
[7]赵俊,李树人,宋文阁.疼痛诊断治疗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201-209.
[8]陈宗勇.腰痛治肾体会[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1):36-37.
[9]王明明,蔡圣朝.针刺“龙骨针”结合通脉温阳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6,17(6):43-45.
[10]王明明,蔡圣朝,黄雪珍,等.通脉温阳灸临床操作及机理探析[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11):88-90.
[11]熊济明,毛先珍,杨一中.灸法的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概况[J].针刺研究,1997,22(3):236.
[12]唐照亮,宋小鸽,李俊,等.艾灸抗炎免疫作用的实验观察与分析[J].针刺研究,1996,21(2): 67-70.
[13]蔡圣朝.试论针法与灸法的共同基础[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6(5):304-305.
[14]许焕芳,赵百孝.艾灸疗法作用机理浅述[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