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应用于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精确定位
2018-04-20傅国谭挺生区学明李间欢
傅国 谭挺生 区学明 李间欢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广东 佛山528200)
前言
颅内血肿为临床常见病,需行钻孔引流术治疗,将血肿清除,挽救患者的生命。传统外科手术过程中,术者需根据自身的经验定位血肿。但由于病例的千差万别,手术差异性同样较大。目前,医学3D打印已经替代或部分替代了医生的经验累积,让手术如同流水线生产一样按照预计图纸完成。本文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60例作为样本,观察了3D打印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60例作为样本,根据定位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传统定位与三维打印组两组。传统定位组患者资料:例数:30例。年龄(39~87)岁,平均(58.48±2.84)岁。疾病类型:慢性硬膜下血肿12例、高血压脑出血10例、丘脑血肿8例。三维打印组患者资料:例数:30例。年龄(40~85)岁,平均(58.52±2.60)岁。疾病类型:慢性硬膜下血肿11例、高血压脑出血11例、丘脑血肿8例。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 排除标准
(1)病人血肿<10ml或>30ml者排除。(2)需开颅去骨瓣者排除。(3)合并其他系统重大疾病者排除。(4)患者术前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传统定位组采用CT辅助定位。三维打印组采用三维打印技术定位:(1)建立三维模型:根据颅脑CT检查结果,明确血肿面积。将CT数据导入Mimics17.0软件中,建立颅脑及血肿三维模型。(2)构件面具:在颅脑三维模型上设计“面具”,勾画鼻梁、颧弓等面部重点标志,为血肿位置的确定奠定基础。(3)穿刺通道的建立:由急诊科选择合适病例,CT扫描后使用mimics系列软件重建病人三维模型,精确观察血肿以及各颅内大血管位置,精确选择进针通道,基于头部外轮廓建立贴合头皮的模型,并在模型外侧留置进针通道,术前使用3D打印设备打印出贴合头皮的导航模板,由于进针通道角度已经精确定位,术中只需精确进针深度即可。(4)面部模型打印:打印面部模型,供手术所用。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定位及手术情况,包括定位精度、一次穿刺成功率、治疗效果3项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代表数据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定位及手术情况
三维打印组定位误差(0.12±0.05)mm、一次穿刺成功率96.67%、治疗有效率96.67%,与传统定位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定位及手术情况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三维打印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与传统定位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3.讨论
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是由于硬膜外、硬膜下及脑内短时间大量出血迫使脑组织移位,对脑干形成压迫所导致,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死亡率高[1]。由于脑干受压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或者脑干受压时间长,病人术后昏迷时间延长而引起各种并发症,患者死亡率较高。颅内血肿部分病人可以采用钻孔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手术创伤极小、手术时间短。手术后病人恢复较去骨瓣开颅减压或小骨窗手术要好。临床中对高龄或深部接近丘脑区血肿仍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实用的手术方法。但目前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如无神经导航仪下基本为经验置管,不能使引流管精确定位于血肿中心区域。甚至会因穿刺偏差而导致大出血,损伤脑组织,严重甚至容易导致患者于术中死亡[2]。CT扫描后使用mimics17.0软件重建病人三维模型,可以精确观察血肿以及各颅内大血管位置,精确选择进针通道。基于头部外轮廓建立贴合头皮的模型,并在模型外侧留置进针通道。术前使用3D打印设备打印出贴合头皮的导航模板,由于进针通道角度已经精确定位,术中只需精确进针深度即可。本文研究发现,采用3D打印方法定位,定位误差(0.12±0.05)mm、一次穿刺成功率96.67%、治疗有效率96.67%、并发症发生率3.33%,与传统打印相比,优势显著(P<0.05)。表明,该方法较传统手术方式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更少,对于精准化手术有积极意义。为进一步降低再出血率,临床应注意以下问题:(1)硬膜外再出血:穿刺后应以液化、引流为主,而冲洗次数及冲洗量要少;操作时避免“经颅骨孔反复重复穿刺”;穿刺时避开脑膜中动脉主干。(2)硬膜下出血:手术后应避免过度吸引及脑室引流,少量出血可定期观察,出血量较大时应冲洗止血、引流。(3)脑内血肿腔再出血:发生再出血后,可根据出血速度、色泽、出血量等采取不同的方法处理。(4)拔针时造成的再出血:少量出血可严密观察,大量出血则按照脑出血的处理原则处理。
综上所述,3D打印应用于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定位精度较高,有助于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治疗有效率,预防再出血,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孙其凯,李珍珠,曹智洁.3D打印模型引导下经颞部穿刺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6,21(10):586-588.
[2]陈光忠,李鉴轶,秦琨.3D打印技术在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6,13(0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