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帕替尼联合希罗达在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2018-04-20郭开峰杨丽丽

医药前沿 2018年13期
关键词:希罗阿帕转移性

郭开峰 杨丽丽

(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科 四川 自贡643000)

结直肠癌属于一种恶性肿瘤,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78万/年左右的人患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在各类癌症中分别位居第三位、第四位[1]。本研究对我院肿瘤科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比较阿帕替尼联合希罗达与单独希罗达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肿瘤科收治的8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为转移性结直肠癌,均经X线、MRI检查等有可评估病灶,预计生存期均在3个月以上;排除标准:将有化疗禁忌、近半年内应用过其他抗肿瘤药物等患者排除在外。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阿帕替尼联合希罗达治疗组(2015年5月—2017年5月,实验组,n=40)和单独希罗达治疗组(2013年5月—2015年5月,对照组,n=40)两组。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0~81岁,平均年龄(64.3±10.2)岁。在转移部位方面,14例为肝脏,10例为肺,6例为浅表淋巴结,5例为盆腹腔淋巴结,1例为胆囊,1例为肾上腺,1例为髂骨,1例为外阴,1例为肛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1~81岁,平均年龄(65.2±10.4)岁。在转移部位方面,15例为肝脏,9例为肺,7例为浅表淋巴结,4例为盆腹腔淋巴结,1例为胆囊,1例为肾上腺,1例为髂骨,1例为外阴,1例为肛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独希罗达治疗,让患者早晚餐后30min用温开水间断口服1250mg/m2希罗达(Hoffmann-La RocheInc.,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40841,生产批号:20120428),每天2次,连续服用2周后停药1周,3周为1个周期,共治疗2~4个周期;实验组患者接受阿帕替尼联合希罗达治疗,希罗达用法同上,同时让患者餐后30min口服500mg阿帕替尼(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40103,生产批号:19991102),每天1次,在耐受的情况下2周后改为750mg,在不耐受的情况下重新减量到500mg,连续服用2周后停药1周,3周为1个周期,共治疗2~4个周期。

1.3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实体肿瘤疗效评定标准,如果治疗后患者的所有病灶均完全消失,则评定为完全缓解;如果治疗后患者的各病灶最大径乘积之和缩小了至少1/2,则评定为部分缓解;如果治疗后患者的各病灶最大径乘积之和缩小了至多1/2或增大了至多1/4,则评定为疾病稳定;如果治疗后患者的各病灶最大径乘积之和增大了至少1/4,或有新病灶出现,则评定为疾病进展[2]。

1.4 观察指标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抗癌药物毒副反应分级标准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分为0~Ⅳ度[3]。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进行观察和记录。

1.5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总缓解率50.0%(20/40)显著高于对照组27.5%(11/40)(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比较(月,±s)

表2 两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比较(月,±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n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中位生存期实验组407.4±1.0* 10.4±1.6*对照组404.3±0.56.8±1.2 t 3.1822.776 P<0.05<0.05

3.讨论

希罗达属于一种氟尿嘧啶类抗癌新药,是一种口服抗肿瘤药,用药后经吸收,在肝脏内希罗达经羧酸酯酶作用,代谢为去氧氟胞苷,在肝脏及肿瘤组织中经胞苷脱氨基酶作用下,转化为脱氧氟尿苷,在肿瘤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作用下,转化为5-氟尿嘧啶,从而充分发挥出抗肿瘤作用。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希罗达联合亚叶酸钙能够促进临床疗效的增强,但是不会在极大程度上增加毒性反应。临床实践证实,在结直肠癌、宫颈癌等很多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希罗达的抗癌作用均较强。现阶段,还较少有相关医学研究报道阿帕替尼的抗肿瘤作用。相关医学研究证实[4],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阿帕替尼均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能够使患者生存获益。相关医学研究表明[5],阿帕替尼可能能够将多药耐药逆转过来,从而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恶性肿瘤细胞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具有依赖性。相关医学学者三线Ⅲ期临床研究了晚期胃癌及胃食管联合部肿瘤,结果表明,和观察组相比,阿帕替尼组患者具有显著较长的无进展生存期及中位总生存期,但是也具有较多的不良反应。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说明阿帕替尼联合希罗达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中较单独希罗达更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总缓解率,延长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本研究结果还表明,两组患者的胃肠反应、腹胀、腹痛、腹泻、发热、头晕、出血、高血压、蛋白尿、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阿帕替尼联合希罗达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中较单独希罗达不会在极大程度上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安全性有保证。总之,阿帕替尼联合希罗达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较单独希罗达好。

【参考文献】

[1]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专家委员会,秦叔逵,李进.阿帕替尼治疗胃癌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5,20(9):841-847.

[2]涂艳,彭枫.阿帕替尼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6,43(12):545.

[3]龚伟,闵娜,刘丽华,等.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J].浙江临床医学,2014,11(16):1770-1771.

[4]李旭,张翠翠,谭红叶,等.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2):91-93.

[5]毕延智,宋红蕾,胡岳棣.吉非替尼联合卡培他滨三线治疗晚期结肠癌1例[J].胃肠病学,2012,17(10):639-640.

猜你喜欢

希罗阿帕转移性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SPECT/CT显像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希罗达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浅析《无事生非》的戏剧情境设置
女性主义视角下《无事生非》中的女性形象
变更声明
《阿塔·特罗尔》与《希罗底娅》中希罗底形象
非远处转移性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低剂量碘-131治疗
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转移性胃癌临床观察
影响转移性乳腺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